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与心理恢复的影响
2021-03-10梁丽萍
梁丽萍
甲状腺手术是临床开展率极高的一类手术方式,术后综合状态的恢复是术后护理干预的重点,且随着临床“以人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术后机体与心理恢复的护理干预研究成为重点。以往的综合护理模式是将患者的护理进行整体综合处理,而随着临床对于护理问题改善需求程度的不断提升,对综合护理要求也不断提升[1-2]。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患者不适感的改善、术后机体的康复调适及心理状态等均是护理干预的重点,但是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其影响差异较大,因此在护理模式的选取方面应给予充分重视。本研究就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与心理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60岁;甲状腺良性疾病者。排除标准:文化程度低,不能完成相关问卷调查者;恶性肿瘤;合并心、脑、肾、肺器官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者;有精神病史;存在认知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36例;年龄21~72岁,平均(35.9±8.9)岁;甲状腺瘤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单侧叶次全切除术37例,双侧叶次全切除术6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例;小学文化程度6例,初中20例,中专10例,高中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37例;年龄21~73岁,平均(36.2±9.1)岁;甲状腺瘤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单侧叶次全切除术36例,双侧叶次全切除术6例,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3例;小学文化程度5例,初中21例,中专10例,高中及以上9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进行甲状腺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创口及其他方面的对症护理,并对存在心理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进行积极疏导。观察组则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管理小组
成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高年资护理人员任组员,结合文献及既往的护理经验,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患者术后面临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咨询护理专家,对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包括术后的疼痛问题、创口愈合问题及患者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切口外观的担忧等。
1.2.2 制定干预护理方案
依据管理小组归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1)疼痛相关问题。术前即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进行术后疼痛缓解方式的告知与指导;对于术后疼痛明显的患者指导其采用肌肉松弛及呼吸调节、冰敷、侧身头向下的体位及听舒缓放松的音乐等方式进行疼痛的缓解。(2)创口愈合相关问题。指导患者规避影响创口愈合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导致局部张力较大等;指导患者进行创面感染的防控,主要为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创面清洁,同时改善局部血供,如于术后2 d开始进行点头、仰头、伸展等活动,以促进创面愈合。(3)心理复原力相关问题。术前通过谈话与心理护理等干预方式提升患者应对创伤的心理韧性,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在出现心理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如转移注意力及倾诉等,提升其心理应对能力,同时对心理应对较弱及心理疏导需求较高的患者,重点进行疏导,提高干预频率,在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定时进行干预,指导家属进行心理情绪变化波动的观察,实时针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术后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在多次、一对一交流及心理疏导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护理人员、家属与病友间相互鼓励的形式进行积极情绪的树立,以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治疗护理态度的改善奠定基础。
1.2.3 以问题为导向对患者进行访谈及护理指导
入院后,对患者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护理访谈,访谈内容不限于既往总结的主要问题,鼓励患者提出新的问题,针对主要问题及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适应性锻炼的方法,同时使患者了解如何进行术后疼痛等问题的自评估与管理,访谈主要在术前进行,术后患者由于颈部存在切口及疼痛等问题对访谈多具有抵触情绪,不利于访谈的顺利进行,在访谈过程中使患者了解术后可能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指导。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再次访谈,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未能涵盖的问题或患者希望能够得到指导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适时纳入新的问题体系,以改进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创口愈合情况及心理复原力、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1)疼痛程度。于术后12 h及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于纸上画10 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0与10,随着数值增加表示痛疼程度加重,其中0表示无痛,分值升高则疼痛越重,评分≤3、4~6与7~10分别为轻度、中度与重度疼痛[3]。(2)创口愈合情况。术后2周评估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愈合良好,未表现出愈合相关的不良反应为甲级愈合;愈合过程中出现红肿、积液、破裂等不良情况为乙级愈合;愈合过程中出现化脓,需要进行引流等治疗为丙级愈合[4]。(3)心理复原力。护理前及护理后(出院时)采用心理复原力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问卷包括3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稳定性、问题解决、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及家庭支持,各维度的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力越好[5]。(4)护理满意度。出院时由患者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评估,问卷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创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2组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程度比较 (例)
表2 2组创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2.3 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复原力比较
护理前2组的心理复原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复原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3-4。
2.4 2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90±0.50)d,短于对照组的(5.86±0.6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2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见表5。
3 讨论
随着甲状腺切除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护理经验不断积累,但仍存在较多护理问题。近年来,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而除疼痛程度、创口愈合情况、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基本的效果评估方面外,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也是日益受到重视的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调适能力[6-7],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研究方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也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问题有较高的需求,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过程中的针对性问题解决极为必要[8-9]。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在保证常规基础的护理上,以患者的护理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且综合性的解决[10],在护理策略制定过程中及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及目的性[11-12],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和归纳,使护理人员能够更为系统地建立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访谈及引导,也能使患者对护理措施有足够的认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表3 2组护理前心理复原力比较分)
表4 2组护理后的心理复原力比较分)
表5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本研究就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与心理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的结果显示,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对本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其对患者术后12 h及24 h的疼痛程度具有缓解改善作用,创口愈合情况相对较好,护理后的心理复原力评分也较高,同时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相对更好,进而较为全面地反应了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这与本类护理模式在保证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有关[13-14],此护理方法不但更为彻底有效地解决护理问题,且在此过程中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问题改善需求[15-16],因此综合效果的改善优势突出。同时本类模式对问题的分析更为透彻,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更为积极,指导面进一步扩宽,更容易从问题的本质入手进行解决,患者在此过程中对自我护理、治疗护理配合等多方面知识的认知度与重视度均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并发症危害与防控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同时从心理及行为等多方面更为有效地遵从与接受治疗护理,这为疼痛的缓解及并发症的防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基础,因此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而患者的康复效果与速度提升则为患者心理复原力的改善提供了有效前提,故体现为患者上述方面状态的综合改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与心理恢复的影响更好,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在本类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