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实践路径
----基于辽宁省铁岭市兴德村的调研
2021-03-10梁国利管可可
梁国利,管可可
(沈阳化工大学 a. 高等教育研究所,b. 人文与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部署,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可以设计为在2022年前,保障农村老人基本享有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完善;到2035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生活质量提升和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推动中国特色养老制度的形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在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以农村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1]。近年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状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2];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失调,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老人、妇女、儿童被动构成农村人口主要来源,老人逐步代替青壮年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这种形势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亟待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急需改善,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更待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困境值得深入研究。
一、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空间
行政式的经济救助与物质帮扶远不能满足老人精神慰藉、心理安抚等愈发精细的养老需求,需要注入更专业的社会力量,进一步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政府也更加意识到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的具体指导意见和举措,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农村养老服务项目、设置农村基层社会服务岗位等方式,引入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和相关志愿者,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3]。
为深入了解农村老年养老现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笔者依托学校研究课题,于2018年10月到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成平满族乡兴德村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驻村书记和20名留守老人作为访谈对象。在与调研对象的交谈中,了解到兴德村目前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过程中的介入空间。
西丰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榛子种植、橡胶制品的加工及销售是该县的支柱产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兴德村位于西丰县西南40公里,紧邻301省道,周边交通便捷。该村属于平原地带,固有气候经常导致春旱、夏涝、秋霜早等自然灾害。该村耕地面积920亩,土壤条件为黑黏土,农业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村里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该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270户927人。2017年兴德村贫困户建档77户181人。2018年5月,脱贫54户133人。目前,西丰县内尚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兴德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只有基层农村政府组织参与,缺乏社会机构的驻村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能力明显不足。
面对该村的养老现状,社会工作能够在传统行政式养老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注重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精准评估,针对老人健康状况、精神慰藉、心理态势、社会支持等多层次需求合理设计方案,精准对接社会救助方面的养老资源,确保服务对象接受系统完善的专项养老服务。
二、 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分析
在兴德村实地入户调研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有效回收20份。系统录入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后,在查阅农村养老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过程中的困境及其原因。
1. 微观层次:家庭养老观念受到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从微观上看,农村老人家庭中的重要赡养人失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留守老人面临经济、情感、身体照料等多方面的困境。
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支持、农业生产和政府救助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三项主要家庭收入来源中,子女支持占较大比例。在接受调查的20人中,获得子女支持的有10人,其中留守老人接受子女支持食品的有1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有2人,支持医疗费用的有7人。这种经济支持力度取决于子女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责任心,具有不稳定性。相比之下,农业生产和政府救助支持的人数更少些。
表1 农村留守老人获得各项收入支持情况 人
从家庭结构来看,农村青壮年人口远离父辈和乡土,代际分离加速家庭分化,传统大家庭走向瓦解。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大部分农村老人都是独自生活,与配偶同居和个人独居的老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5%(见表2)。农村留守老人的平时生活难以被照料,特别是身患重病老人,生活困难较大。
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照料也是养老生活的重要部分。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机会减少,情感淡化,子女尊老敬老意识下降,家庭精神慰藉缺失,农村老人的精神孤独、心理抑郁等情感问题逐渐突出[4]。
表2 农村留守老人家庭结构
以上状况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制度赖以存在的传统文化基础,难以抵挡来自人口城市化迁移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巨变产生的冲击,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削弱。
2. 中观层次:农村养老机构发展薄弱,医疗服务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受制于经济水平落后、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多数农村还没有建立起以农村养老机构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机构中的医疗人员和相关医疗设施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兴德村医护场所和养老机构的实地走访了解到,该村现有一家规模很小的村诊所,诊所从业人员1人,仅能提供一些治疗普通感冒的发烧药。镇上有一家由校舍改建的养老院,缺少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员,能提供的服务与老人入住需求相去甚远,闲置床位多达20张,床位利用率只有60%。
长年繁重的体力劳作,严重损害了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对于农村高龄老人,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外,更需要医疗照料和临床护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虽然服务专业、见效迅速,但由于费用相对较高,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受经济条件制约只能望而却步。总体来看,农村地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于城镇养老服务,还存在着起步晚、底子薄,相关医疗护理人员和配套设施缺失严重等问题[5]。
3. 宏观层次: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养老支持体系主要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农村敬老院为主的机构养老三个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方面,据驻村书记介绍,该村养老保险1992年开始缴费。2011年,县里把“新农保”和城里养老保险合并一体化发展。现在,村里老人正常养老金月缴费60元,每月能领到养老金100元。“新农保”是以建立个人缴费账户为主,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为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下,政府补贴不足,集体补助偏低,个人账户缴费比重相对较高,无法实现社会统筹的目的[6]。各地区“新农保”落实情况不一,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出现了“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对接不规范,管理混乱等现象,加上城乡区域存在的不同保障标准等问题,降低了“新农保”政策对农村适龄参保人员的吸引力。
社会救助方面,虽然我国出台了包括“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救助政策,但由于救助对象有限和救助标准较低,农村仍有部分留守老人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以兴德村为例,村里只有极少部分老人享受每月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余留守的贫困老人主要以少量的养老保险和养老补助金维持基本生活。
农村留守老人对国家政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障碍。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调查对象多是小学文化水平。较低的文化水平、闭塞的信息环境,导致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医疗保险范围也缺乏认知(见表3)。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除了依靠家庭、亲属外,还需要国家社会保障机制和福利政策的支持。
表3 农村留守老人对医疗保险的认知状况
三、 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介入
1. 微观层面:个案介入
社会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专注、真诚、同理心等个案会谈技巧,与农村留守老年家庭成员进行单独交流与沟通,在深入了解农村留守老人身体、精神慰藉和家庭经济等状况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养老困境,采取不同的个案工作方法,解决养老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经济供养遇到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联系其主要赡养人,劝说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和责任,为老人争取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物质支持。此外,根据留守老人家庭经济和个人身体状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老人整理相关贫困材料,向当地乡镇政府提出社会救助申请。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为老人联系更多的社会资源,接收社会组织机构的物质捐赠,减轻困境老人家庭养老的经济压力。
对于出现孤独焦虑感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者基于人本治疗和认知行为的观点,开展个案访谈,运用鼓励、同理心等技巧,帮助农村留守老人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情绪疏导能力,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要想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缺失状况,还需要从老人所在家庭入手。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农村留守老人熟悉现代通信工具,为老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并对老人与子女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进行专业指导。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个体的不同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家访,建立个人档案,对老人的具体照料需求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留守老人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个案介入的方式,促进老人与亲属之间的联系,帮助留守老人从居住地周边的亲属中寻找生活照料,或在子女放假返乡期间,组织学习老年护理知识,提高子女的养老意识和能力。
2. 中观层面:小组工作介入
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实际情形,是指社会工作者依托村委会召集农村留守老人,按照其养老困境的不同,组建不同目标的支持小组。针对农村患有同种疾病的医疗困境老人,支持小组可以运用接纳、倾听、同理心等技巧,组织开展疾病康复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通过组织相关疾病康复主题活动,让小组中的留守老人互相之间深入了解和互动,帮助留守老人获得更多的朋辈支持资源,摆脱患病时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增加老人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之间对疾病治疗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助于留守老人学习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增加老人对抗疾病的经验和心得。可以安排留守老人与家庭成员同在小组内,帮助他们之间彼此分担、分享、学习及支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了解彼此的养老期望和责任,同时亦能帮助他们重建适当的沟通交流模式。
小组工作后期应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农村留守困境老人是否获得精神和情感安抚,是否习得适应环境的新行为等小组目标达成情况,为下次小组活动提供参考。在小组工作结束时,支持小组要和困境老人探讨维持新行为的技巧,使老人能将已习得的新行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困境老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去摆脱现实养老困境,最终通过小组工作,帮助组员进行良性互动,增强留守老人面对养老困境的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彼此相互照顾、和谐共处的农村养老互助氛围。
3. 宏观层面:社区工作介入
社区工作介入农村养老困境是指组织农村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调动社区资源,为农村留守老人建立社区互动和支持系统。
在生活照料方面,可以在农村社区内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引进相关专业人才,组建针对留守老人的专项养老服务小组。同时,联系当地志愿者组织,对社工工作进行辅助。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托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整合村庄留守老人,组建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小组,发展留守老人的互助养老模式[7]。服务小组需要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将每位留守老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录入数据库,根据家庭距离、血缘关系、性格爱好等因素,鼓励身体健康老人照顾患病老人,并给予提供服务者一定的补贴。针对农村社区身患重病、无人照料的老人,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周边农村社区集资众筹建立养老福利院,满足老人基本生存和生理需求。
在精神慰藉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培养社区内老年骨干参与到农村困境老人志愿服务队伍中,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和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等人的余热,为困境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关怀。针对留守老人文化素质低、爱好兴趣少等特点,建议乡镇政府为留守老人搭建公共娱乐活动平台,协助村委会组织老人喜爱的活动,增进老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其获得精神层面的支持。
在社区医疗方面,建议建立农村远程医疗服务站,招聘相关医护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问诊,配备医疗检查仪器,为行动不便的留守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8]。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当地医院,定期为村中老人开展远程医疗问诊,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桥梁,通过指导老人使用智能通信设备,与远程医疗服务站搭建联系,老人遇到身体突发状况时,可以向社会工作者发出快速求救信号,社会工作者收到求助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考虑到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对外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及时获取国家医疗政策方面信息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宣传册等多种宣传媒介,解读和宣传国家医疗保险政策的相关文件,帮助老人了解疾病治疗、费用报销及其申报手续[9]。
在充分尊重农村传统养老文化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尊老爱老孝文化活动[10]。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典型、评比孝养家庭等活动,强化其子女的赡养观念,形成爱老、养老、敬老的家庭氛围。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农村社区正确认识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帮助社区落实国家各项相关扶持政策,引进相关优质人才,建立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补助水平,缓解经济层面的养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