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弥勒市为例*
2021-03-10董云娟
董云娟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云南 红河 661199)
近年来,弥勒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2014年弥勒市贫困发生率为9.88%;2019年的贫困发生率为0.2%[1];2021年全市剩余289户78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弥勒市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实现贫困人口同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注重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结果。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抓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1 弥勒市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分析
从2019年底的弥勒市贫困人口分布看,除东风农场管理局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全市12943户473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在12个乡镇均有分布。归结其致贫的原因如下:
根据表1的数据,综合分析弥勒市贫困人口致贫的各个原因,不难发现:疾病、残疾、教育费用、灾害、习俗花费、耕地、水、资金、交通、网络等其他外部因素(占致贫因素的33.82%,约16026人)会暂时导致贫困,成为贫困的原因,影响贫困人口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缺乏技术、科学文化知识、劳动力、内生动力(占致贫因素的66.18%,约31360人),才是导致部分贫困人口贫困的第一位和根本的原因。随着国家、政府、社会各界扶贫力度的加大,导致贫困人口致贫的外部因素已经得到解决或缓解,脱贫致富、解决代际贫困问题最终靠的是贫困人口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动力。
表1 弥勒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2 弥勒市部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表现
对12个乡镇扶贫办及贫困户的调查问卷中,81.5%的扶贫干部选择了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是“贫困人口自身的原因”,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达到脱贫标准后主动脱贫的选项中,79%的贫困户选择不愿意。
2.1 争当贫困户,等、靠、要思想
随着国家、政府、社会各界扶贫力度的加大和深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建房、医疗、入学、就业等方面享有许多优惠政策(单建房一项,政府补贴建档立卡户户均约3万元人民币),使得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一种“光荣”的印象。有些村民因为没被评上贫困户而失落;有些村民抱怨村主任、村组长为什么没把自己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严重依赖挂联干部,等着挂联干部送“小康”;弥勒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期间,挂联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指导,有的说是指导,不如说帮其做家务,如:叠被子、清扫院落等,没过几天,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依然脏乱不堪,卫生习惯依然没有养成。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逢人便说:“城里的干部都来帮我打扫卫生!”言语间无法遮掩其内心的自豪。贫困人口试图隐瞒家庭财产状态,试图争取更多的帮扶资金和政策。挂联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询问生产资料和财产情况,每次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户主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说法不一,户主每次的说法不一,挂联干部只能让几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主和村组长坐在一起询问,才得到精准的数据。
2.2 休息时间占据大部分时间,劳动生产时间不足或效率不高
笔者走访的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日照山头依然在家睡觉,一天有效的劳作时间低于8小时。有的劳作时间不确定,完全按照个人喜好,睡到自然醒。家里几乎不使用闹钟提醒起床和劳作时间。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劳作时间随意,往往错过种植、收割、采摘等的最佳时机。年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边劳作边玩智能手机,劳动效率不高。
2.3 没有梦想,或者缺少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能力
在弥勒市五山乡某村委会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调研中发现,80%以上的贫困人口没有长期梦想;18%的贫困人口有短期梦想,梦想仅仅停留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存目标上;2%的贫困人口有模糊的梦想,但缺少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当问及贫困人口的理想是什么时,要么含糊不清,要么只限于眼前的物质理想;当问及“想不想发家致富?”有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因为贫穷已经成为了他(她)的一种常态;当问及“你想发家致富,打算怎么做?”有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回答是“走一步算一步”。由于缺少长期的、坚定的理想,缺少具体的实施措施,导致精神上缺“钙”,最终导致物质的贫乏。
2.4 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能力不强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管理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家庭的有效管理对家庭及成员的发展至关重要。弥勒市农村家庭按传统大都由女性管理,被调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1%的女性家庭管理者文化水平处于小学甚至以下,她们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原生家庭中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专业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方法,所以,几乎所有贫困家庭管理按习俗或者习惯进行。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没有有效的计划、组织,贫困人口对家庭成员、财产、土地等的管理处于初级水平的管理,没有体现“管理出生产力”的效果。
3 弥勒市部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
3.1 部分贫困人口没有正确对待国家和政府的扶贫政策,部分扶贫干部急于完成扶贫任务
弥勒市为如期完成“中国减贫时间线”的既定目标,部分扶贫干部在采取扶贫措施时,由于内生动力的激发比其他帮扶措施的可控性差、短期内见效不明显等特点,导致扶贫干部更愿意采取其他直接帮扶措施。忽视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忽视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衔接,忽视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同时,部分贫困人口在理解国家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中,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努力,靠政策、资金和送的物资,到时间节点自然就脱贫了,放弃了脱贫主体位置,没把帮扶政策作为激励自己脱贫致富的因素,坐等脱贫。
3.2 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意志不坚定
部分贫困人口受家庭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有的贫困人口虽然暂时有一定脱贫致富的思想,由于思想认识不深刻,往往毅力不足、意志不坚定,当受到一定的挫折时就因缺乏进取精神而“顺其自然”,不能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和发展,更不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影响其内生动力的发挥。
3.3 贫困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长期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几乎处在初中及以下水平。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缺乏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所熟知的农业生产知识靠父辈或家族传授经验,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自然就难以产生内生动力。
3.4 部分贫困人口有效管理缺失
3.4.1 部分贫困人口缺乏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自我管理能力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在家庭经营和管理中,家风、家训、家规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人的成功与其家风、家训、家规密不可分。调研发现,贫困人口在家庭中对自己及家庭成员忽于管理,家庭榜样的作用缺失,情况往往是:家庭中长者勤劳、善良、好学上进,孩子一般也会积极效仿;家庭中长者不思进取,或不懂家庭经营、管理,待孩子长大依然成为贫困人口;有着良好家风、家训、家规的家庭不会长期成为贫困户。这也是“志穷”导致贫穷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所说“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桑烟是突然散去的,向着四周,如轰然坍塌的水塔,很快便消散在了山风中。青辰望向塔内,铜盘内的桑料已然熄灭,白玉骸骨一如先前那般跪坐着。
3.4.2 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对贫困人口的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滞后
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政府和村委会疏于对自治能力差的贫困人口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贫困人口在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管理、职业规划、人力资源开发、适应市场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贫困人口全凭经验或邻里比对做事。面对现代化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高要求,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挥受限。
政府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力度不够,部分贫困人口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极少数走出贫困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鲜有选择“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导致内生人才流失。
3.5 贫困人口掌握的生产条件落后
在调研弥勒市五山乡某村委会四个自然村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贫困户几乎没有一件先进的生产工具,他们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依然是最简单的锄头、镰刀。一个自然村拥有拖拉机等农用车不超过10辆,大部分庄稼收割采取人力背、挑和人力车运送的方式。缺乏生产资金、其他生产资料和先进的农业水利设施,致使贫困人口在生产过程中只能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对农业依赖性较高,严重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内生动力的产生。同时,贫困人口的大部分收入所得并未追加到改进生产条件和劳动工具上,而是投入到住房、生活条件等的改善上。
3.6 贫困人口发展空间不足
从空间结构的发展看,发展空间不足,是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贫困人口发展边缘及自身空间结构单一,以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导致在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处于发展末梢,贫困人口发展空间不足[4]。远离发展中心,现代化水平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这也是农村贫困人口比城市贫困人口多和边远山区地区贫困人口多的原因之一。
4 激发弥勒市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措施
4.1 认真研究,分类施策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正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全面总结弥勒市精准扶贫以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经验、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措施等,及时完善激发内生动力的策略和措施。找准“穷根”,明确靶向,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部署,深刻认识内生动力问题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把内生动力问题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各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只是脱贫攻坚的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要通盘考虑,各项工作都要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供支持,有针对性地施策。特别要注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招。
4.2 强化宣传,营造“贫困人口争先恐后脱贫致富”的舆论氛围
4.2.1 重视标语的作用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需要积极有效的外界刺激。例如这样的标语:“少在墙角蹲,多在田间走;少买一斤酒,多施一斤肥;少办一桌席,多送一个娃;少扎堆闲聊,多谋谋出路;少胡思乱想,多听听党语”,不仅对贫困人口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也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有引领作用。因此,在贫困村选择适当的宣传标语对贫困人口勤劳致富、积极进取、改革创新等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利用好宣传标语、贴画、广告牌、手绘墙体、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农村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政策读物等宣传手段,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
要持续强化“明白人”“带头人”的培养,每年有计划地从村“两委”班子成员或者自然村中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明白人”“带头人”。通过打造一批作风正、能创新、有干劲、威望高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此外,扶贫办(或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定期地组织一些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明白人”“带头人”到贫困村进行现身说法,激励和引导贫困人口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4.2.3 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宣讲活动,重视文艺汇演的作用
弥勒市宣讲团在针对贫困人口的宣讲中要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梦想、管理、脱贫致富、养身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的知识,由浅入深地进行宣讲,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建扶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等的作用,从收家治家、实用技术等入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最简单的语言和最通俗的方式教会贫困人口发家致富的实招,让大多数人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同时,把脱贫致富、收家治家、人居环境整治等脱贫意识和观念用贫困人口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如:小品、情景剧等)方式呈现给贫困人口。用贫困人口身边的案例作为文艺汇演的素材,用贫困人口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3 引导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
村规民约、民俗不仅要靠传统,也要靠党组书记、村主任、村组长、村民委员会等的积极引导,在不违反《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建立红白理事会,减轻村民因习俗带来的经济负担;在传统的村规民约民俗基础上保留其精华部分,摒弃其糟粕部分;积极培育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勤劳致富、懒惰可耻的价值取向;促进民风向善、村风向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思想基础。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印发关于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和新村规民约等的宣传册,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推动革除陋习促脱贫。
4.4 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智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要求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脱贫致富,关键在人、核心在人、突破口也在人,必须持续推进贫困人口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促进其文化素质和科技技能提升,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4.4.1 推进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贫困人口适龄儿童受教育程度
国民教育仍然是提升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和主流方式。坚持对全市义务教育进行控辍保学的同时,要加大贫困乡镇学校校舍改造和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抓国民教育促进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快贫困乡镇普及学前教育。结合贫困乡镇学生大多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接受教育的实际,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使贫困乡镇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有一技之长,增强其生存就业能力。推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配置向贫困乡镇倾斜,实现优质资源城乡、山坝共享,不断提升贫困乡镇适龄儿童受教育程度。
4.4.2 推动城乡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变贫困乡镇陈旧的文化氛围
总体来讲,贫困人口有着纯朴的情怀和善良的心态,但他们内心也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那些陈旧观念或者说文化氛围,严重束缚着他们向现代经济形式和生产模式转变。譬如弥勒市西三镇某村的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其生产经营模式已实现了从一产到三产的跨越,但村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仍然停留在一产的传统观念中,他们既没有将景区作为生产要素去保护的自觉,也没有尝试新兴经营模式的行动自觉,这样的例子在贫困村寨比比皆是。因此,必须建立滴水穿石般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贫困人口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转变。加快推进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广播电视等项目建设,繁荣城乡文化和体育事业,实现城乡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尤其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贫困乡镇文化氛围转变。从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入手,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搞好家庭卫生、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培养贫困人口的健康生活习惯。将贫困人口从根深蒂固的“有粮心不慌”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改变积习观念,树立与现代经济形式和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相匹配的文化氛围,使接受新兴经济形式和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成为贫困人口的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4.3 鼓励贫困乡镇毕业生回乡建设、创业,积极营造回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贫困乡镇毕业生比外来人才更熟知贫困乡镇情况,对贫困乡镇有着不可替代的乡愁,贫困乡镇毕业生是贫困乡镇发展的“新生血液”。为此,政府要制定长效的人才培育机制,从初等教育起就要把“建设家乡当成己任”的思想观念植入贫困乡镇孩子的心灵中。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情感和政策留住内生人才,为毕业生回乡建设、创业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帮扶。彻底改变“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的困境。
4.4.4 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
坚定不移走“科技兴农”道路,加大贫困人口农科、农技和专业种养殖技术、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对贫困人口发展的贡献力。
4.5 持续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和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定的脱贫致富信念犹如贫困人口的“强心剂”。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帮扶干部要以“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为主题,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贫困人口要转变观念,克服自卑心理,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坚定“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脱贫”的决心和信心,树立“我一定要过上好日子”“等不如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勤劳致富”“自力更生脱贫”等意识和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全力以赴融入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中。
4.6 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贫困人口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让贫困人口切身体会到良好家风、家训、家规的重要性,并运用家风、家训、家规管理、鞭策自己和家庭成员。教育等相关部门要把家风、家训、家规相关知识融入国民教育中,让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深入青少年的心灵,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村党组织要把有着良好家风、家训、家规的家庭树立为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对有良好家风、家训、家规的贫困户进行奖励,颁发“文明之家”“勤劳之家”“清洁之家”“创业之星”等模范家庭奖牌,坚持从小处着眼,在大处发力,引导贫困人口自信自强、不等不要,从而助推脱贫致富工作。
4.7 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创新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
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一体化思路来发展农村;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商业投资,依据各个地方的特色发展产业,加强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加大对市场知识的宣传力度,让贫困人口平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4]。
贫困乡镇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不断夯实贫困乡镇发展基础,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可采取“政府+合作社+农户+社会资本”的模式(即政府牵头引进相关的企业(社会资本方)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合作社牵头,农户以劳动力、土地等与企业合作,在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社会资本方一定的优惠,从而对社会资本方投入的基础设施进行补助),创新贫困乡镇、边远山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4.8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让贫困人口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关键和基础举措是要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4.8.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弥勒市应该以纬度、气候带、海拔为依据,以村委会为单元,编制全市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结合各个气候带、海拔带等的特点,探索既符合市场需要,又适宜种养的产业,不断增强产业规划对贫困乡镇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例如,可根据气候、海拔、土壤优势与云南本土企业:云河药业、鸿翔药业合作。重点在西一、西二、西三、东山、江边、巡检司等山区乡镇发展三七、金银花、灯盏花、重楼、半夏、何首乌、白芨等药材,发挥本土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发展特色产业,以“一个乡镇开发一种特色产业”为目标,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要充分发挥竹园镇的卤鸡、东山镇的红骨羊、东风农场的红酒等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创建乡镇品牌、村寨品牌。
4.8.2 注重“志”“智”双扶,充分激发贫困人口致富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充分利用精准扶贫掌握的贫困人口动态信息,为每个贫困人口量身定制帮扶项目,适合发展产业的发展产业,适合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适用本地就近务工的就近务工,适合公益岗位的选择公益岗位就业……充分发挥各个贫困人口的优势和特长,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同时,适时对贫困人口的产业发展和务工情况进行回访和监管。
4.8.3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助推产业扶贫
在贫困村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需要引入“公司+农户”的模式,让贫困人口在公司制的现代管理体制下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以公司生产带动贫困人口的产业意识和行动,既让贫困人口认识到产业帮扶的长期性,也让贫困人口在产业帮扶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体验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为此,贫困乡镇要建立专门的招商机制,引入工商资本,在工商资本的带动下转变贫困乡镇的传统农业模式,迅速带动配套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总之,与贫困作斗争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帮扶干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贫困人口积极主动地发挥内生动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措施相互促进和渗透,在其过程中缺一不可,政府等相关部门既要重视贫困人口致贫的外因作用,也要重视贫困人口致贫的内因作用,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发挥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