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辅助治疗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血管生成、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
2021-03-10王伟伟刘盼盼梁冉
王伟伟,刘盼盼,梁冉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1全科医学科,2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济南 250031
结肠癌是指位于结肠的恶性肿瘤,主要类型包括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常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黏液便或黏液脓血便等。结肠癌进展至晚期易出现转移,是指肿瘤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等途径转移至肝、肺、脑、骨等其他部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一般通过放化疗维持,但部分患者存在放疗抵抗,影响放疗疗效,因此,寻找合适的放疗辅助药物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有研究结果表明,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具有抗血管生成特性,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放疗联合可能会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利度胺辅助治疗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NCCN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中关于转移性结肠癌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放化疗治疗;②合并肝肾等重大器官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认知功能障碍;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12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辅助放疗治疗。对照组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41~70岁,平均(52.63±5.15)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4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23例;临床分期:Ⅱ期21例,Ⅲ期35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0~72岁,平均(52.58±5.27)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3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25例;临床分期:Ⅱ期20例,Ⅲ期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在CT定位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分别对原发肿瘤、肿瘤外层进行5、10 mm厚层的连续扫描,上下各扫描10层;采用6MV X线进行照射,间隔1天,选择6个共面及非共面进行照射,持续治疗7次,总剂量40 Gy,共治疗14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口服治疗:放疗前7天,沙利度胺剂量每次100 mg,每天2次,若无严重不良反应,沙利度胺剂量增加至每次100 mg,每天4次。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至少持续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减小≥50%,至少持续4周;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减小<50%或增加<2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增加≥25%,或出现新的病灶。总缓解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包括血管内皮生 长 因 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③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恶心、嗜睡、呕吐。⑤两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的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以死亡或随访期满为随访终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60.71%(34/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93%(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059,P=0.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2 血管生成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和M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和MVD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和MV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的比较
2.3 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 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4/5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667,P=0.031)。(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5 生存情况的比较
随访5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61.0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6.04,P<0.05)。(图1)
图1 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的中老年男性,且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由于人们饮食越来越丰富,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结肠癌患者进展至中晚期,常会出现肿瘤细胞的扩散及转移,肿瘤细胞通过血管、淋巴等途径转移至肝、肺、脑、骨等其他部位,也是结肠癌恶化的特征。
针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手术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手术创伤导致的并发症有可能加速患者身体的衰败。临床一般采用辅助放疗、化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但也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放疗抵抗,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寻求合适的药物辅助放疗非常重要。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不仅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减少整合素亚基的合成,控制肿瘤细胞转移,抑制细胞恶变,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结肠癌细胞的生长、转移依赖新生血管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血清VEGF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是促血管生长因子,能够在特异性受体细胞内进行信号级联,导致细胞增殖、迁移。血清bFGF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分裂,诱导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胶原酶活性,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刺激细胞增殖、迁移。MVD能够通过免疫组化法对肿瘤血管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准确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判断指标。若肿瘤细胞中VEGF、bFGF、MVD高表达,表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沙利度胺能够阻断内皮细胞迁移,下调VEGF、bFGF的表达,阻止血管内皮细胞粘连,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60.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9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和MVD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沙利度胺辅助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提高抗肿瘤效果,与金灵莉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结肠癌的发生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在多种条件刺激下,可促使炎性因子激活、分泌、释放,发生炎性反应。TNF-α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产生,参与调控炎性反应。IL-6能够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分化,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炎性反应的作用。IL-10是由辅助性T(helper T,Th)细胞家族成员Th2细胞分泌的负向调节因子,其水平升高会增强负性调节功能,不利于机体平衡。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体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呈高表达,可导致患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黏液便等症状,并引起疼痛。沙利度胺能够通过抑制结肠黏膜、肠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抑制TNF-α的转录;还能够通过促进TNF-α mRNA的降解,直接抑制单核细胞产生TNF-α;此外,TNF-α还可与α1-酸性糖蛋白特异性结合加强拮抗TNF-α的作用。沙利度胺能够作用于Th1、Th2,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下调TNF-α、IL-6、IL-10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5年生存率为61.0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87%。表明沙利度胺辅助治疗转移性结肠癌,能够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与刘涛等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辅助治疗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减轻炎性反应来提高抗肿瘤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