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群文整合式教学设计

2021-03-10权元元

教育界·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权元元(1985.8—),女,广东省深圳中学,硕士研究生,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创新作文大赛、语文素养大赛等比赛,曾获“大湾区教学成果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一、教学目标

1.概括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

2.设置具体任务,分析作者欣赏和描写自然景物的角度与方法;

3.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特点;

4.根据景情关系,探究几篇文章中“情”的丰富含义和不同层次;

5.探究这组散文中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的审美和民族审美心理。

二、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三、课时安排

五课时。

四、文本解读、教学设想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三篇现代散文依次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这种安排的顺序是有着良苦用心的,一方面,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看见景物背后作者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在这三篇不同的文章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和情感的不同层次。其中,《故都的秋》景物之中所包含的是作者纯粹的志趣追求,这里的“情”是一种审美情趣;《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包含的是作者淡淡的而又无人诉说和无人能解的愁情,这里的“情”是独属于作者的一种情感体验;《我与地坛》作者选取了很多平常、平凡、渺小的自然景物,但这些自然万物中却包含了一种强大、倔强而又富有韧性的生命力量,也正因如此让作者产生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里的“情”是一种有关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哲理。所以,三篇文章中的“情”不仅有着丰富的含义,更有着递进而深入的层次。

基于以上对三篇文本中“情”的解读,本人希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任务和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受到这些丰富而又多层次的“情”,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获得审美体验,掌握合理而深入解读文本的方法;同时,本人亦计划通过具体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把研究思考转化成文字和文章,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课时:初读细赏课文。

(一)整体把握群文,初步感受文中景物特点(课前自主阅读、梳理,课上小组展示)

1.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文章,圈点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小组合作,为文中的景物或画面命名,总结景物特点,思考其中作者的情感。课上完成下面的表格,交流分享。

(二)围绕关键字词、句和段,单篇分析《故都的秋》,鉴赏秋景美图,探究以下问题(小组研讨,交流分享)

教师问题一:“故都”和“北平”这两种称呼,表达有何不同?情感有何不同?

教师问题二:如果是你写故都,你会选择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和课文中的景物有何不同?

教师问题三:如果想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特点,你会如何选择、描写景物?对比分析。

课后作业布置:你最喜欢哪幅故都秋景图?请说明你的理由。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特点、表达技巧、景物色彩、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鉴赏,形成鉴赏文字,分享交流。

第二、三课时:深入探究课文。

(三)创设情境,赏析《荷塘月色》中情景交融的紧密关系

教师问题一:《荷塘月色》主体描写月色的是第4-6段,前面1-3段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让你修改前三段或对前三段进行压缩,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修改、压缩版,教师引导學生就原文和修改、压缩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删与不删的区别和背后的原因,体会情景交融的紧密关系……

(四)紧扣文眼、关键词,理清《荷塘月色》中情景交融的流动性

教师问题二:作者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一个人去到了荷塘边,可是描写完荷塘月色之后,为什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忆起《西洲曲》里的句子,并且用“忽然”一词引出情感的转变?

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抓住关键词“忽然”等,让学生体会在景与情的关系中景随情动、情随景移这种情景交融的流动性。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文中“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等关键句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曲线,让他们深刻感受情景交融的流动性。

(五)紧扣核心关键句,深度挖掘《我与地坛》,体会融情于景中的立意

教师问题三:《我与地坛》里的关键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分析为什么“荒芜”但不“衰败”,矛盾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节课完成的景物特点表格进行细致分析,分析《我与地坛》里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万物,比如:蜂儿、蚂蚁、瓢虫和露水……这些自然物,它们虽然极其普通渺小,它们所生长的环境虽然寂寞甚至荒芜,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生长,它们都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努力绽放并各自安好,这就是荒芜但不衰败,也正因如此,我们看见了自然万物那强大而又倔强的生命力。而这些普通又渺小的景物正是作者细致观察和用心选择的,在作者的细致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文章高远的立意。

第四、五课时:梳理总结三篇文章、布置具体任务。

本节课重点:通过前几课的铺垫,自然引入到对“情”丰富含义和层次的深入解读与高度总结。

(六)梳理群文中情景关系及特点,解读景情关系中“情”的含义与层次,感受文人审美

教师问题一:很多人都会从作者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角度解读《故都的秋》,通过“知人论世”解读作者笔下悲凉的故都的秋是作者悲凉心境的投射和反映,对此,你怎么看?

教师问题二:梳理三篇文章,探究三篇文章中情景交融中的“情”分别是什么样的情。

以上两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简单梳理上几节课的任务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且描写的都是同一个城市中的景物,但却呈现出多姿多样、层次不同的美。以此,让学生明白:相同情感可投射到不同景物中,不同景物也可承载相同情感,所以,解读文本虽然“知人论世”很重要,但不能机械、教条地“知人论世”,(此处可以呼应第一节课“景情特点表”里为什么《故都的秋》一栏没有设置“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其他两篇有设置。)强调解读作品和情感要研读文本,忠于文字,以此总结出以下结论。

《故都的秋》里的“情”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纯粹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是一种审美情趣,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有“清”“静”“悲凉”的特点,不仅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更是带着传统文人纯粹的审美情趣的。《荷塘月色》里的“情”是作者挥之不去的,同时又是无人可诉、无人可懂的淡淡的愁情,这是作者的一份情感体验。《我与地坛》里的“情”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之后的个人思考与感悟,也因这一思考和感悟,文章情感得到了升华,让我们在这有关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中看见了深刻和伟大。至此,我们看见了情与景的紧密关系,也感受到了情景交融的流动性,更懂得了三篇文章中情景交融的“情”是有着丰富的含义和不同的层次的。

(七)适当升华,感受民族审美心理

教师问题三:分析《故都的秋》一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教师引导:从文中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语句,结合古诗文中的与秋有关的常用意象,反复研读文本,让学生感受到秋之于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学生领悟在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是带着传统文化底蕴的,从而感受民族审美心理。

(八)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探究总结散文写作的方法,为后两篇文言散文《赤壁赋》《登泰山记》提出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置这一学习任务,一方面想检测学生前几课的学习效果,不仅让他们懂得积累、梳理和整合的重要性,更让他们逐步掌握写景散文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获得个体鉴赏与写作的经验方法;另一方面,让他们自己对后两篇文章提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这也是在努力锻炼学生主动发生知识迁移和主动运用规律的能力,提升“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三篇写景抒情散文,让我们看见了自然万物之美,体会到了情景交融的紧密关系,理解了“情景交融”中“情”的不同层次和深度。这三篇写景抒情散文哪篇让你感受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学短评并在班级进行鉴赏演讲。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风景写生作品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