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节气语文活动,树立儿童文化自信
2021-03-10张姝华
张姝华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认识世界的智慧象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依据,是学校耕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耕读课程实践时引导孩子将耕读中的“二十四节气”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孩子在生活体验中能够提升语文素养,爱上传统文化。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文化;活动
我们发现,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和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也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更是不容忽视,二者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小学生“听说读写思”素养的提升提供动力。于是,我们在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中做了以下准备。
一、回归田园,拥抱自然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在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个人发展的同时,还应带领儿童触摸自然、感受生活。在当前背景下,我们不容易把孩子们带向田野,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将田园搬进校园。于是,我们学校专门开辟了一块地,为孩子们提供感受农作物四季变化的场所,并将其称为“行知园”。在这块小小的田园里,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种植、施肥、除草、收获、处理劳动果实……孩子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劳作的愉悦,在收获果实的瞬间理解了古人所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明白了四季的变化不只是气温的冷热交替,还有这些自然事物的应时而生、应时而灭。
因为有了行知园里农作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学校的节气语文活动也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带领学生们一起认识二十四节气。
“春分”这个节气到来之前,正是油菜花开得最旺盛之时,一片大好景色。针对低段的孩子,我们摒弃了刻板的知识科普方式,而是鼓励他们利用假期走进田野,调动五官观察并将看到的油菜花画下来,再把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写在画面旁边。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让孩子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把自然画在纸上,刻在心田。孩子们对于景色有了理解,自然而然地会吟诵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进而体会到这不只是语文书上要求背诵的一句诗,而是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场景,是正值春分这一节气中所发生的变化,在他们小小的内心里种下了“节气”的最初意象。
二、优化活动,提升能力
语文学习本身是开放的、生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二十四节气是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积累总结出来的内容,拥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认识并感知节气的特殊意义,这样才能让原本枯燥难懂的节气文化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调,更具说服力。比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了解清明时,我们用准备好的原材料,带领孩子们在学校的“美食坊”亲手制作了青团。青团是本地的一种特色小吃,清明前后食用最是美味,孩子按照步骤揉好半成品的糯米粉,将每个大小一致的面团搓圆,颤颤巍巍地把豆沙馅放进,再搓成圆球,最后上锅蒸煮。这样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吃,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孩子有了亲身体验,有了同学之间一起参与的感受,这青团吃着就很不同了,“和买来的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相比,格外香甜”“我还给我自己的青团加上了两个小耳朵,真是可爱,我都不忍心把它吃下去了”。孩子们在参与了制作美食的过程后,写下的文字才有真情实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还需教给孩子生活的技能,让他们产生对生活的认识,感受生活情趣。
在夏至这一节气到来之际,我们也让孩子们体验了相关活动。夏至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标志着夏天的真正到来。孩子们对于这个节气是分外期待的,因为在孩子的心中,夏天意味着长长的暑假和甜甜的冰激凌。于是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提前给學生布置任务,让孩子们自己找一找关于夏至的资料,但要能把自己找到的那个知识点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于是,孩子们在这样的要求下,慢慢摸索着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询问老师,理解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在班上向大家介绍“夏至”。也正是因为这相对拔高的要求,王陈晨同学恍然明白:“查资料并非只是上网搜索那么简单,还需要进行对比、筛选,不明白的还要不停地问老师和家长,以至于妈妈被我的无数个问题难住了,最后跟着我一起学习。”当孩子站在讲台前向大家介绍时,也不纯粹是简单的演讲,而是在无形中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即兴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孩子的语文素养。
三、多元整合,传承文化
大语文时代,我们提倡孩子们多阅读,在阅读中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鉴别能力。实则,大语文的核心应是指向生活的,面对的是各类元素的综合应用,涵盖了各类学科的汇合、四季作物的生长、不同时空的融合等。因此,我们努力地将课堂学习连至课外,从校内实践拓展到社会实践,由点到面,由浅显单一到丰富多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儿童的价值观、生活观、人生观,丰厚其精神世界。
学校的“蒲公英”广播电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小记者们在老师的辅导下,通过查找资料、整合内容、书写感悟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二十四节气。比如部编二下的《节气歌》,节奏轻快,朗朗上口,小播音员们通过打快板的方式诵读,增添了趣味,孩子听得愉悦,听得轻松;在小满到来时,六年级的孩子写下了《小满:将满未满,人生最好》这样抒情写意的文字,不着重于枯燥乏味的科普,而是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的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否则会物极必反,‘满招损,谦受益’,所以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这样娓娓道来的言语,配上动人的低诉,把难以理解的文字送到听众们的耳中,刻下了传统文化的符号;同样的,在芒种时节,老师写下了《芒种:所有惊喜的未来,都有一个努力耕耘的当下》,“芒种之际,收获播种,两面忙碌,一种充实。”真正契合了所有的努力都是会有回报的,鼓励孩子们踏实努力地做好每件事,生活从来都没有得来全不费工夫。
除此之外,我们也联合美术、音乐、数学、劳技等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增强融合,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在节气“夏至”里,除了常见的斗蛋活动,我校劳技老师也上了一节展示课《编网袋》。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教会孩子立刻学会编网袋的技巧似乎并不容易,让孩子享受编织的乐趣才是我们的初衷。就这样,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是一份别样的体验,同时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丰富有趣的各类课程,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还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色的桥,培养学生积极反思与自主建构的学习观,建立自主探求与智慧创生的行为观。这一系列的尝试,是语文教学与节气活动有效融合后的一次次拓展延伸,是孩子们由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一次次生根拔节,是教师与孩子携手徜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次次美的欣赏。
温儒敏教授曾说过: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再以过去的教条束缚课堂,而是一直在努力尝试打破各种规则,让儿童这张白纸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我们时刻把儿童的成长放在首位,把课堂与活动有机融合,努力为孩子们搭建起丰富的平台,创造精彩纷呈的生命体验,塑造宽广愉悦的生命故事,内化热情洋溢的生命情怀!
参考文献
[1]佘娟.耕读课程,让儿童回归生命的田园[J].生活教育,2019(8):95-96.
376350033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