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816号台风“贝碧嘉”过程分析
2021-03-10李新华黄滢
李新华 黄滢
摘 要:1816号台风“贝碧嘉”从加强为热带低压开始在南海回旋摆动,近海两次打转,历时长达一周,其间曾3次登陆我国,路径极为复杂,且强度多变,移动速度慢,给广东、海南及广西沿海一带带来了长时间的风雨影响。从天气形势、数值预报、路径成因以及风雨影响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此次台风过程的成因、数值模拟特点等,并做好经验总结,以期提高此类路径复杂、预报难度大的台风的预报准确度。
关键词:台风“贝碧嘉”;台风路径;数值預报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8-0-03
Abstract: The 1816 typhoon “Bebiuca” began to swing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fter strengthening to a tropical depression,The offshore twice turned, lasted as long as a week, during which three times landed in China, the path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variable intensity, slow moving speed, to Guangdong, Hainan and Guangxi coastal areas bring a long period of wind and rain impact.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the typhoon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weather situation, numerical forecast, path cause, wind and rain influence, etc., and the experience is summar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typhoon with complicated path and difficult forecast.
Keywords: typhoon “Bebiuca”;typhoon path;numerical prediction
1 实况
1.1 台风路径特点
2018年8月9日08:00,南海西北部海面上的扰动加强为热带低压;8月10日09:00,热带低压登陆海南省琼海市沿海;8月11日10:35,热带低压再次登陆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此后再次入海在广东西部沿海回旋摆动;8月12日14:00,加强为2018年第16号台风(未命名,热带风暴级);8月13日08:00,16号台风被命名为“贝碧嘉”;8月15日21:40,台风在广东省雷州市东里镇沿海登陆;8月16日02:00,台风前后进入北部湾,在北部湾东部海面上再次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随后继续西南行,17日07:30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陆[1-2]。
台风“贝碧嘉”在广东西部近海长时间徘徊,近海两次打转,一次急转弯,历史少见,具有以下特点。①路径复杂。登陆海南后折向东北方向移动,登陆阳江后又折向西南方向移动,此后又折向东南方向移入海面,在广东西部海面徘徊摆动,近海回旋超过2圈。②生命史长。自9日08:00加强为热带低压以来,持续8 d,大大超过南海台风一般3~4 d的生命史。③多次登陆。先后在琼海市、阳江市海陵岛和雷州市以及越南北部4次登陆。
1.2 降雨特点
此次台风过程的降水具有以下特点:①12—14日外围有局部强对流天气;②15日台风位于雷州半岛,强降雨区出现在崇左市;③16—17日台风进入北部湾并向西南移动,在防城港市上思县一带,十万大山北侧降水比沿海大,但总体过程中降雨量不大,最大的在上思县西北部,降雨量在100~130 mm。
1.3 大风特点
防城港的极大风力如图1所示。从图1的防城港站的平均风速可以看出,14—16日为2~3级,17—18日为1~2级,台风在防城港造成的平均风力影响很小。
防城港海岛站白须公礁极大风力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防城港海岛站白须公礁14—15日出现的强对流大风天气,在14日极大风为12.8 m/s(6级),15日为22.6 m/s(9级),16日受台风影响达到17.3 m/s(8级),17-18日极大风风力减弱为4~5级。台风造成的大风在16日凌晨刚进入北部湾最大,以后逐渐减小。
此次台风大风出现的特点为:①12—15日外围有局部的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②台风造成的大风在16日凌晨刚进入北部湾后最大,之后逐渐减小(台风往偏西南方向移动);③台风造成的港口站平均风只有2~3级,阵风6级,近海的白须公礁平均风力为5~6级,阵风8级。
2 预报难点分析
2.1 台风降雨异常成因分析
此次台风过程没有造成广西大范围降雨,反而在台风登陆越南北部以后,广西沿海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经分析,其降雨异常原因如下:①台风中心没有超过21°N,位置偏南,距离广西沿海较远;②台风倒槽位置偏东,导致主降雨云系多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影响范围有限;③台风云系及回波偏南,擦过广西沿海;④台风“摩羯”往北移动,带动辐合带北抬,造成后期偏南气流降水。
2.2 台风大风异常原因分析
台风过程进入北部湾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级,而广西近海最大风力仅为8级,属异常偏小。原因如下:①副高位于台风东北面,整体位置偏北,没有形成梯度效应;②台风影响期间没有冷空气影响,地面气压梯度较小,没有形成冷空气叠加效应;③台风中心没有超过21°N,进入北部湾后更是南落到20°N,中心距离广西沿海较远。
2.3 台风路径成因分析
2.3.1 台风前期路径成因。前期,“贝碧嘉”移动缓慢且在广东近海回旋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形成的偏西北引导气流比较弱,不能引导台风西北行。二是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有多个台风活动,台风气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增加了“贝碧嘉”路径的不确定性[3]。三是贝碧嘉和南海低压扰动距离约1 600 km,有双台风互旋作用,使得“贝碧嘉”后期路径偏南[4]。
2.3.2 台风中期路径成因。中期台风偏西转向,究其原因,8月15日1814号台风“摩羯”减弱后副热带高压顺势加强西伸,推动“贝碧嘉”转向偏西方向移动。
2.3.3 台风后期路径成因。后期臺风进入北部湾后南落,受1818号台风“温比亚”北上间接影响,副高形状改变,转为偏北引导气流。但是,由于副高引导气流还是偏弱,因此“贝碧嘉”有短暂偏北移动,后又转偏西行。
2.4 台风强度成因
“贝碧嘉”进入北部湾后,强度有所加强。一是“贝碧嘉”进入北部湾后,高空气流有明显增强的痕迹,使得台风内部上升气流加强,增加了台风动力。二是中低空西南气流输入仍较强盛,为台风加强提供了水汽来源。
3 结语
对2018年1816号台风“贝碧嘉”进行过程分析,需要主要关注4个方面。
①数值模式调整较大。最开始是报低压10日影响,后调整为14日影响,结果第二天推迟了48 h,预报16日影响,而16日正好遇上防城港的大型活动“2018北部湾开海节”。模式调整频繁,正好遇到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服务比较被动[5]。
②气象保障服务效果。根据天气预报,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将开海节从16日推迟到了18日。16日当天港口有大雨,北部湾海上风力较大,开海节气象保障服务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③台风位置对降水的重要性。20°N以南对防城港市基本无影响,20°N以南对的沿海有影响,20°N以北对沿海影响较大。
④台风关注点。台风强度关注点有二,一是近海是加强还是减弱,二是进入北部湾是加强还是减弱。台风路径关注点同样有两个方面,一是移速是加快还是减慢,二是往哪个地方转向。关键节点的调整对气象预报服务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崇军.美国重大气象灾害与服务经济技术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11):13-21.
[2]牛海燕,刘敏,陆敏,等.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J].灾害学,2011(3):61-64.
[3]王作述,傅秀琴.双台风相互作用及对它们移动的影响[J].大气科学,1983(7):269-276.
[4]魏章进,隋广军,唐丹玲.台风灾情评估及方法综述[J].灾害学,2012(4):107-113.
[5]郭卫星,匡方毅,凡安清,等.“圣帕”与“桑美”台风成功决策服务对比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1):30-32.
356750033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