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问题研究

2021-03-10李晓红

科技资讯 2021年35期
关键词:会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作者简介:李晓红(1976—),女,硕士,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

摘要: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和会计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关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预算管理,还关乎行政事业单位非日常经济活动。科学合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管理,有助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又好又快发展。该文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的存在问题,研究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存在问题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管理  会计预算  资金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2(b)-0000-0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budge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and budget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non daily economic activities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s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ccounting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s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 accounting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ccoun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budget; Fund accounting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攻坚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呈现出了基本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基本建设周期长以及基本建设资金來源广的特点。但是,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基本建设资金是广大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综合职能发挥的根本保证,更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优化的必然选择。

1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的概念

1.1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的概念

通常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分为两种,即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在我国现行财政机制体系之下,财政拨款运用的是垂直管理体系,即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单位向主管单位进行基本建设资金申请,审批之后由财政基本建设资金部门将基本建设资金拨付到行政事业主管单位,再由主管单位层层划拨下去。其中,基本建设资金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和管理,需要定期向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进行执行情况反馈;单位自筹资金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事业部门、行政部门等按照“结转自筹基建”模式筹集的资金,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本身没有一定的联系。

1.2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的概念

现阶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主要依托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开展。其主要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事业基本建设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并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行政事业单位非日常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记录、反应和监督,以此推动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备了资金不盈利、盈亏核算不开展以及收支项目符合预算管理要求三大特点。

2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的必要性

2.1 基建项目的根本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好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学合理进行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根本。依托于建设会计制度构建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体系,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而存在,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社会基本项目建设和发展中的稳定性,直接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实施的工作效率与社会效益,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的水平,满足了社会发展中基本建设的根本需求。

2.2 基建项目的廉洁性要求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切实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国家基建投资项目中腐败现象进行了预防和干预。这样,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就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监督手段和管理方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推进的基本建设项目工作科学合理开展。

2.3 基建项目的发展性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在我国财政总支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真实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基建项目的规模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以来,我国数量众多、规模不一的基本建设项目涵盖了从民生发展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凸显了基建项目的复杂性与精细化程度,也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提出了越来越多新要求。

2.4 基建项目的风控要求

我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社会基本建设项目具有体量大、复杂度高、历时漫长、耗资巨大等共性,使得社会基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系数较高。依托精密、细致的基建资金核算,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才能基于客观详实的数据信息掌握建设进度、控制项目品质,确保项目任务沿着既定方案有序推进。最为重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资金核算为精密計算、统筹管理、合理控制提供了参考,能够最大范围规避潜在损失、防范未知风险、解决安全隐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工作是基建项目防范风险、避免损失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助基建项目任务顺利完成的必然举措。

3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的存在问题

3.1 核算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单位自筹和财政拨款。其中,财政拨款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部门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申请,主管单位反馈之后由财政进行拨付,最后由具体单位的基本建设资金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和管理。这样,在表面上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和单位本身财务管理没有关系,进而造成财务人员没有意识到基建资金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所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同其他部门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脱节的问题,依托于资金核算的基建项目管理难以发挥成效,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无法实现[1]。

3.2 核算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尽管依托于建设会计制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和模式,但是科学合理、完整规范的核算管理体系尚未构建,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管理存在滞后性,核算过程中一些漏洞很难得到避免。比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基本建设资金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与事业经费核算单独划分开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预算使用和执行情况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2]。

3.3 核算工作量较大

社会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基本建设项目数量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不仅复杂程度和困难度大幅上升,平行记账环节也有递增,核算工作量的增加给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体系尚未构建,传统模式引起的核算过程中的重复问题、遗漏问题依然较多,影响了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核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4 核算水平不足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工作开展多年,且依托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不断进行了优化,但是现阶段依然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基本建设资金核算过程中出现核算问题和核算漏洞,除了核算意识不足以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核算水平和会计能力不足也是重要根源。

4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存在问题的优化路径

4.1 强化核算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意识强化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核算意识直接影响了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进而直接影响了最终的资金核算管理质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以领导为核心,大力开展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意识的培养,将财务部门、基建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协调起来,经常性和长期性开展基建资金核算的责任意识培养,强化基建资金核算的重要性教育,为基建资金核算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3]。

4.2 建立健全核算管理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的科学实施依托于完善成熟的核算管理体制。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依托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相互监督和相互牵连的原则,建立健全基建资金核算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基建资金核算应当构建与业务部门、基建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机制,将风险防控、高效准确作为出发点,摒弃传统基建资金核算中的旧思维和旧办法,制定与自身相符合的基建资金核算流程和方案。其次,搭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考评体系,明确考评的标准,推动基建资金核算的准确性、有效性提升。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系统性工作,还需要优化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实施“预算前优化”“核算后强化”,不断提高核算水平和核算质量[4]。

4.3 强化财务人员基础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水平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水平提升是一条重要路径。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切实加强本单位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会计基础能力提升,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逐步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辅助设备运用到基本资金核算管理过程中,确保基建资金核算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同时,构建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会计岗位轮岗制度,依托会计岗位轮岗制度倒逼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基础水平提升,为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核算工作提升助力[5]。

4.4 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之下,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模式之所以存在各种局限性,与会计管理模式落后、会计操作技术陈旧、过于依赖人工操作有着密切联系。具体来说,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尽快构建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基本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与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数据应采尽采,使其完整汇集于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之中。其次,利用系统预设的资金核算流程、资金核算程序、预算管理系统等进行自动化核算和自动化管理。最后,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预算管理、核算管理开展核算自查以及核算反馈,有效避免基建资金人工核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6]。

5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的开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资金核算的水平得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水平才能上升到最佳层次,进而为社会基建项目和社会基建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因此,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务必认识到基建资金核算的必要性,并在结合当下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资金核算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基建资金核算的必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基建资金核算。

参考文献

[1] 宋丹妮.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核算问题分析[J].纳税,2019,13(27):209.

[2] 叶兴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核算问题及策略[J].财经界,2019(24):33-34.

[3]孟俊菁.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及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78-79.

[4] 纪开芳.企业财政科研资金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21(15):85-92.

[5] 保旭江.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举措[J].纳税,2020,14(36):100-101.

[6]李光春,陈世峰.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款”级核算路径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8(2):64-67.

3831500338297

猜你喜欢

会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探讨县级财政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送变电工程与基层工会会计管理研究
“互联网+”对会计领域影响思考(2)
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思考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