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 培养数学意识
2021-03-09李佳
摘 要: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学习已经不再是学校里的能一次性完成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这意味着,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学习还在延续。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以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积累数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数学意识、数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意识;数学素质
一、 何谓“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对数学的作用和运用的看法,指对“数学有用”的认识和“用数学”的程度。数学意识是数学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学素质是人们在数学学习与应用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的思维、观察,以及运用“数学意识”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意识包括观察意识、估算意识、问题意识和推理意识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就可以建立“数学有用”的观念,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 “数学意识”提出的背景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学生数学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数学意识的强弱还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虽然很多人并不是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还有很多人把许多学过的数学知识都忘记了。但是,在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学生都会运用到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方法。只不过许多时候我们虽然用了,但自己并没有觉察到。也就是人们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无意识地运用数学思维和思想。而且数学意识好的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那么,他们看问题会更透彻,处理问题也会越高效。因此,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要留给学生的不单是数学知识,更应当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即“数学意识”。
(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两个弊病:首先,很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单纯着眼于数学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这种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代替了培养人的素质教育。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增加了,数学技能也提高了,但是学生的思想品质、思维品质等却得不到合理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有的学生的甚至被培养成了“做题的机器”。
数学学科教育的专门化,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实践时,往往就数学而讲数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往往是一道题目出来,希望学生能马上按照固定模式列式解答,给出正确答案,而不管学生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是否真正理解题中所讲述的内容。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心中萌生出了“数学无用论”。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其他时候一无是处。
针对以上种种弊病,新课改将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点从新课标有关数学的阐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为期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性。
(三)时代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数学已发展成了“数学技术”,未来高科技的核心也将是数学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数学与各行各业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一个人数学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中事物的质量和效率。一个国家的公民数学意识强弱还会影响未来科研水平的高度。
三、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具体措施
处于新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们,又将如何面对呢?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数学意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增强自己的数学意识,真正地理解数学的作用,感悟数学的强大生命力。早在一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凡物皆数”的命题。现在看来,这句话虽然有其片面性,但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了数学与世界万事万物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作为一名數学教师,要学会经常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事情的缘由,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道理,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我们身边的生活事务。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意识,也能给学生做出示范榜样。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 建立“数学有用”的意识
首先,新教材提供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上的刻度、篮球场的测量、人民币的运用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实例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复习,而且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有用”。
其次,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新课的教学,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有用”。如教学《认钟表》时,我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用电脑制作了一段动画,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片中的小主人公豆豆5点要看动画片,可妈妈要出门,让他到时自己开电视。最终他因为不会看钟表而耽误了看动画片,哭得伤心极了,觉得十分懊恼。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意识到学习认识钟表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的《统计》内容时,我就以米老鼠准备送学生一些水果作为“六·一”节的礼品,他想知道学生喜好的水果情况,来让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从而引入统计的教学。
最后,在练习环节也可以加入一些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有用”。比如学了苏教版第一册的《连加连减》后,教师可利用小朋友爱吃肯德基的特点,用多媒体制作肯德基的场景,展示出各种食品图片和单价,如汉堡6元,薯条3元,鸡腿5元、冰激凌4元等,假设每组学生20元,选择三种食品。学生讨论买什么,共用去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对于这些练习设计,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练习之后,学生从中真实地感到数学确实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世界上的事物,用数学知识去说明事物的情况,用数学方式和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数学意识包括观察意识、估算意识、问题意识等。
观察意识: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包括变换观察、有序观察等。低年级的新教材中图特别多,要求学生从中找条件、问题。在一年级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切不可出示图后,就问学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样做,学生可能回答什么的都有,甚至是只看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忽视主要事物。教师应在提问时进行观察的提示,如:“你看到小朋友在干什么?”或“你看到有几个小男孩?”等与重点观察的事物有关的问题。还应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技巧,如从左往右看、从上往下看等,以后再逐步放手。在教学中,还可设计一些训练观察力的题目。如教学苏教版第三册的《认识线段》后,可以补充这一道数“线段条数”的练习。图上有多少线段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先数基本线段有AB、BC、CD共三条,再数中间有一个点的组合线段有AC、BD两条,然后数中间有两个点的组合线段AD一条,最后把三次的数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估算意识:指估计数值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新课标中尤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估计、估算意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方面的目标中就有这方面的阐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等。教师在运用新教材时,也会发现估算的练习明显增多。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量的精确计算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工具方便地完成;另一方面,实际生活中,有时人们并不需要知道问题的精确结果,只需把握结果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自主创新,灵活运用教材。不只是明确要求估算的题目要估算,而要结合具体问题经常性的进行估算练习。如学生计算后,可教他们用估算的知识检查计算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后,可让学生先用手比画一分米和一毫米分别有多长。再选择适当的单位,估计被测量物体大约有多长,最后测量验证。验证对于刚开始的估算教学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为,只有验证才能知道先前估算的合理性,才能根据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偏差寻找原因,改进估算方法。
问题意识:指引导学生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里“用数学的方式”主要是指用推理、建模、假设、计算的方式等。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尤为重视。
数学实践活动,正是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一般以解决单一知识点为主,活动一般在课内完成。而课外实践活动则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组合学习,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等,而且活动时间较长。
教師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1. 竞赛游戏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例如:教学《小小商店》就是一节游戏活动课。在课上,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解决购物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2. 主题研究类。在当今社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发生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主题实践活动。例如:“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这个数学实践活动,就以学生熟悉的春游活动为背景,抽象出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票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立足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运用好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今天的数学学习,将成为指引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盏领航灯。
参考文献:
[1]钟艳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
[2]班基正.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学周刊,2014(26).
作者简介:
李佳,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沧浪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