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产业”这个词是经不起推敲的
2021-03-09赵子龙
赵子龙
“艺术赋能产业”似乎已经成了一句人尽皆知的口号,但现实好像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在经历了一阵自上而下的狂热之后,资本对文化产业日益冷淡,转而投向高科技和下沉市场,政策层面也继续去虚向实,开始回归到制造业。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艺术产业的萧条是因为疫情所迫,我倒是觉得,这是必然的宿命。
其实,“艺术产业”这个词是经不起推敲的,“艺术”并没有成为一个“产业”,顶多算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产业”指的是面对大众市场的行业,手机、瓜子、方便面、榨菜都是“產业”,但“艺术”却不是——因为它是个封闭的圈子,不是百姓的刚需。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拿产业经济学那一套来研究艺术市场,基本上是无效的,艺术市场必须活在它自己的“特殊性”里。这个“特殊性”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艺术的成本迟迟不能降下来。
我们常谈“赋能”,如何赋能?赋能不是简单地叠加、跨界,而是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比方说,机械赋能农业生产,表现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微信赋能通信行业,降低了我们的沟通成本——这也说明,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标志,就是其成本越来越低,进而市场越来越大,这也是今天我们一直说的“下沉”逻辑,手机、汽车、鞋子服装都是如此。
文旅地产、家庭装饰对艺术品的需求一直都很强烈,“艺术”也非常活跃地参与了这些行业,这很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觉:艺术已经给其他行业带来了很多“好处”。其实,今天的艺术参与的主要是其他产业的成本环节:企业文宣、文旅建设以及政府的宣传口等,这些都不是能帮助别人赚钱、增收的环节,是向上负责,而不是向市场负责。这就意味着,艺术并没有为之降低成本,反而以艺术的名义,在很多环节上增加了成本。
究其原因,就是艺术家无法摆脱“特殊性”的死结。特殊性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比如艺术家的身份优越感、艺术品的主观定价,无法以普通身份参与到产业链中。当然,得说明,我从不否认艺术的特殊性,只不过这种特殊性仅仅适用于以画廊、拍卖、艺博会的“专业市场”,无法与“产业市场”对接。一个完整的产业需要很多行业的参与,那么哪个行业没有特殊性呢?如果各个行业都强调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无法共同搭建流畅的产业链,产业也就不存在了。
调整这种身份错位是很难的,大部分的艺术圈人士并不理解“专业市场”与“产业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逻辑。专业市场是一种“价高者得”的逻辑,它面对的是少数专业收藏家;而产业市场是面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本质上是服务业,而不是教育者。在谈论艺术如何赋能产业的时候,艺术行业往往会用专业市场的逻辑去硬套产业市场,这就导致了双方的争执和误解:艺术家认为商业太LOW、不尊重艺术;而商业则认为艺术家不遵从商业规范。
若要破局,起点应该在艺术行业,也就是生产端改革——弱化艺术行业的“特殊性”。毕竟,我们不能因为艺术的特殊性去改变其他已经成熟的行业,艺术再特殊,也不可能特殊到无视经济学的普遍规律。艺术只有参与到其他行业中去,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其他行业的升级,这才是真正的“赋能”。当然,这对艺术行业来说是痛苦的,但话说回来,哪个行业的转型没有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