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艺术已潜入你的生活
2021-03-09GhostNeko
Ghost Neko
“赛博朋克”,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绚丽的霓虹灯、鳞次栉比的摩天楼、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机械义肢以及昏暗雨夜中的贫民窟……是赛博朋克美学最直观的语言,也是大众对赛博朋克的模糊印象。这个看似遥远的话题,已悄悄潜入了我们的生活。
独特的美术风格是当今“赛博朋克”议题广为人知最主要的一个因素,近年来基于“赛博朋克美学”衍生出大量诸如服装设计到艺术作品等相关产物。虽然大家声讨美术风格只是赛博朋克的表面,缺乏内涵,无法代表真正的赛博朋克。但这些表面随着时间渐渐发展为一系列完善的体系。
故障艺术Glitch art
当“错误”变成艺术
Glitch直译为“失灵、短时脉冲波干扰”,可以理解成一种自动或人为的数码错误。但是Glitch at不一定是只限制于数码环境中,机械或人为干扰产生的故障都可以被归为“故障艺术”。
这不止是一种故障的呈现和表现,还应该是一种基于“故障”的审美创作,所以Glitch at也可以是看做是“美化故障”,或者通过“故障”完成审美活动的创作手段。一开始是一种出人意料的错误,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审美偏好,看上去就像闪屏、错位失真、屏幕上的雪花点。
天天和大家见面的抖音图标设计就在这个范畴,这种美术风格被称作“错位失真”,也归类为故障艺术。
从“赛博”到赛博格(Cyborg)
科技与生命连接
赛博朋克音译自英文Cyberpnk,由Cyber和Punk两个词合成。1983年科幻作家布鲁斯贝斯克为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命名时首次提出了这个词,此后Cyberpunk就成为了这类作品的统称。
Cyber:是控制论Cybernetics的缩写,讨论动物与机械如何交流与相互控制,后主要针对人与机械的关系,以及技术发展对社会的控制。
基于控制论的理论,两位NASA科学家于1960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机械改造人类身体机能,让人类能在太空中生存。
当“控制论”和“有机体”两个概念发生碰撞,赛博格(Cyborg)这种通过机械技术改造了身体的强化人符号便诞生了。在后来的科幻作品中赛博格获得了更为人熟知的称号——“义体人”。
建筑与霓虹
“朋克”与“低生活”
朋克(Punk)这个词,主要指一种保持乐观的反叛精神。来源于20世纪中叶,战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诱发底层年轻人大肆宣泄自己对社会不公的反叛情绪,并对悲观黑暗的现实保留了自己向往希望的诉求。
赛博之所以能和朋克聯系起来,主要是因为其作品具体表现为:科技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中,人们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抗争,以及对希望的追求。也就是其核心即高科技,低生活。
高科技社会中怎么会诞生低生活?从赛博朋克的建筑风格就能体现。
谈赛博朋克的建筑,就不得不提到香港20世纪中叶的九龙城寨。这个城寨由无数的违章扩建组成,里面居住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城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万人,里面有着各种犯罪分子,充斥着各种暗黑欲望,这正是“低生活”的体现。
而霓虹的大量运用,是由于科技发展对环境造成污染,赛博朋克世界缺乏自然光,总是一副永夜+酸雨的景象,只能用人造光弥补;同时人造光也用于对科技讯息的传递,全息投影、广告屏、霓虹灯……塑造了未来世界的繁华表象。
时代背景与发展历史
文字到画面的进化
赛博朋克作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新浪潮运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菲里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82年被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电影使用的美术元素成为后世赛博朋克作品参考的标准。
这种由《银翼杀手》定义的赛博朋克美术风格大方向,有两个非常突出的元素:一个是让略微了解赛博朋克的人都有深刻印象的:神秘的东方色彩;另一个元素,是目前生活中随时可见的服装风格。
日本元素
科技都市中的东方色彩
日本艺伎、霓虹、灯笼、陶器、和服等基本是赛博朋克作品中必备的元素。20世纪后半叶,赛博朋克文化井喷的时期,正值日本经济与科技崛起,同时又兼有东亚人口密度过大资源短缺导致内卷的特征,从而日本自然也成为了赛博朋克蓬勃发展的土壤。这个时期诞生了很多赛博朋克动画作品,所以这个东方文化,实质上就是赛博朋克在日本发展的一个附加品。加之东方文化象征着传统,与赛博朋克中的科技发展形成对比,是反映文化与时代冲突的不二之选。
机能风
从科幻风靡到现实的潮流设计
机能风可以说是赛博朋克服装风格的一种延伸,当时《银翼杀手》奠定了赛博朋克的美术风格,其中服装材质选用一些pvc等化工原料,目的是降低成本与凸显质感,谁知道与整个电影阴冷基调不谋而合,随后衍生为一种服装设计的方向。结合日本文化的服饰元素,配合现代化的审美与裁剪,在配色上以黑色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配合时多口袋、口罩、帽子、绑带等,活像一个未来忍者。
ASCII艺术
由代码衍生的符号美学
1984年,斩获“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神经漫游者》问世,作者威廉吉布森设定了一个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赛博空间。著名科幻片《黑客帝国》中,在AI统治下人类精神“生活”着的那个虚拟世界,灵感就是来源于此。而赛博空间里最容易见到的元素,那一串串频繁出现的代码与数字,也演化成了一种艺术元素:ASCII艺术。
该艺术原指只用ASCII字符构成的图像,后出现主要为符号方块构建的EASCII艺术。起源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地下软件组织(业界(The 5cem)),主要是在软件交换时用来宣传自身,表现个性的方式,现在比较常见的使用就是拼出字母、表情等,最复杂的还可以使用多行文字来拼出人物、图像。
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与反思
“高科技,低生活”
看着迅猛发展的科技,20世纪末的人们从期待到担忧:“到底是人类控制科技,还是科技控制人类?”在反乌托邦的赛博朋克世界里,答案格外地残酷悲观。
当人与科技间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便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科技产品,导致资本和武力流向科技型寡头企业,企业实权逐步超过政体,全民被信息技术套牢,社会制度崩坏,贫富差距悬殊。
人们没有追求,精神生活匮乏,陷入“为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升级科技产品,而获得这些产品的目的是之后更方便为企业工作”的死循环中,生活水平与幸福感并未因身边充满高科技产品得到提高。
人均机械义肢却还过着打工仔的生活,高速发展的表象下充斥着肮脏交易的社区,空旷高级的企业大厦比邻脏乱局促的贫民窟,五彩斑斓的霓虹照射出没有温度的阴冷街道,加之企业研发科技对自然资源大肆掠夺,自然灾害和晦暗的阴雨天随处可见。
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仿生人完全替代人类的生产力,底层社会的居民就会变成蝼蚁般无足轻重,不管做什么努力都无法对世界造成一丁点影响。
赛博朋克作品中的角色们试图通过思考与抗争,去衡量科技发展将会在未来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我们已经生活在赛博朋克的时代?
聚焦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我们的工作生活无一不依靠科技产品。越来越冷淡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单一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忽视的精神追求……
在移动支付普及到连乞讨都用二维码的时代,何尝不反问自己:离开这些东西生活还能继续吗?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
赛博朋克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了我们的生活,正如《神经漫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所说:“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平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