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游客互动行为为导向的旅游创新创业课程文献综述及学术展望

2021-03-09刘金广肖悦

旅游纵览 2021年1期

刘金广 肖悦

摘 要:游客互动交往是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重要的旅游活动之一,这种社会关系质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因此在旅游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有关游客互动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游客互动和旅游创新创业课程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发现:①课程应加强游客互动研究中不同类型的互动形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理研究,更加关注新兴的旅游类型和游客类型;②课程应进一步探究游客互动会对游客产生的价值结果类型和影响机制以及对游客互动价值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③课程内容应当紧贴时代前沿,着力探讨在新时代旅游背景下的游客互动内容;④教学手段亟待多样化,多使用情景化的案例教学方式。

关键词:游客互动;内涵界定;结构维度;结果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文旅融合创新创业项目联动机制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GB392) 。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重视和扶持,高校创业教育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200所示范校要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着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着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部门之一,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出口增长并创造了经济繁荣。旅游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游客(顾客)在享受旅游服务产品的同时也真正参与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旅游行业相对其他服务行业发生人际互动的概率要高得多。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与他人进行互动,并通过这种互动构建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质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因此研究旅游中的“人-人”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以往的旅游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常常忽略了有关游客互動的内容,因此,本文通过梳理游客互动行为、旅游创新创业课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能引起国内外旅游教学者与学者对游客互动行为的重视,推动中国旅游创新创业课程发展。

一、创业教育与游客互动的研究

(一)创业教育的研究

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受美国和西方思潮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创业教育理念开始在我国崭露头角,从1994至今,我国围绕创业教育研究总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的研究。鲍锐等认为城市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创业,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积极传导城市创新发展与大学生创业行为[2]。邴浩通过对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志趣[3]。②有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刘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当构建多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推进产学合作打造实践平台[4]。郝杰等分析了美国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5]。马永斌等提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建议[6]。③关于在创新创业实践研究方面的探讨。何维芳认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有助于积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7]。张英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析,提出我国创新创业应当注重实践教育方面的内容[8]。常青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课程与实践机制相结合,培养具有“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9]。④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及实践教学研究方面,构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应该从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内容。曾尔雷等提出要积极转变专业教师的角色,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功能、感知和长效性融合[10]。

(二)游客互动的研究

从信息传输的角度来看,游客互动是指信息在游客间传递的过程,通过互动、实际的旅游行为以及与其他游客进一步交往的意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11]。黄颖在研究古镇游客间互动时,把游客间互动定义为在一定旅游情境中发生的,陌生游客在相遇时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如询问、交谈、同游等行为等信息交流的过程[12]。Libai等认为,在游客互动的过程中,游客的消费偏好和购买行为将会受到影响[13]。学者们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关键事件技术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口头参与等研究方法对顾客互动内容展开了研究。Huang在总结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互动事件类型把游客间互动分为:基本礼仪、建议和帮助、社交互动[14]。

客户的服务体验会受到其他客户的行为和举动的重大影响[15]。很多学者认为游客间互动会影响游客满意度、旅游体验以及行为意愿。在满意度方面,Levy通过对参加文化遗产之旅的游客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现场实验研究发现,提高游客互动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旅行团成员的满意度和享受度[16]。Wu通过对包价旅游的游客互动进行研究后发现,积极和消极的游客间互动与满意和不满的游客满意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在旅游体验方面,彭丹认为出于社会交往的需求或“人气旺”的原因,游客体验受到他人在场与否的不同程度的影响[17]。Holloway等对澳大利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游客进行的人种志田野调查的分析表明,与其他游客互动是游客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18]。在行为意愿方面,Moore等通过对高人际接触服务业的顾客间互动行为的研究发现,良好的顾客间互动会积极影响顾客忠诚度和口碑传播范围[19]。

二、建议与意见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创业教育课程内涵、就业关系以及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旅游创业教育中人际互动,特别是游客互动的内容涉及较少。游客互动是游客在旅游行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行程的满意度、旅游体验以及行为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利用人际关系、社会互动对旅游产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研究主题,因此,为弥补以上理论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有关游客互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的内容板块

应增加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关游客互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的内容板块,更加关注新兴的旅游类型和游客类型。首先,虽然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对游客的类型、行为等基本概念有了初步涉及,但对于游客不同互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较少,如不同游客互动类型对游客旅游体验和价值感知的作用效果如何?游客对不同的游客互动的态度是什么?这些内容都没有出现在现有的旅游类课程中。其次,未来的课程内容应涉及更多新兴的旅游类型的游客互动情况。通过文献综述可知虽然旅游创业课程包含主题公园、邮轮旅游、背包旅游、博物馆旅游等内容,但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旅游领域,如红色旅游、公益旅游、民宿旅游等旅游形式和游客互动类型却少有涉及。最后,游客的互动研究还可以从自愿和非自愿的游客互动如何影响旅游价值结果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有些游客互动是游客自愿主动发生的,有些互动是游客不自愿发生的。但是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游客互动都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和价值态度有影响,但这两种互动形式的作用效果哪个较大?如何作用?影响机制是什么?都是日后旅游教育可以深入研究的主题。

(二)加入游客互动与价值创造之间联系的内容

旅游创新课程应加入游客互动与价值创造之间联系的内容,以便游客互动更好地创造商业价值。人际互动过程中会创造许多价值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强调客户作为价值创造者的作用[20]。但是,旅游创新教育并不关注游客之间的价值创造,缺乏对游客互动价值创造概念化,并从经验上检验客户如何促进彼此的价值创造。因此,将来的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游客互动会对游客产生的价值结果类型和影响机制展开。例如,游客自身之间的互动,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旅游者和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三者产生的价值结果有何不同?游客互动会对游客产生哪些不同类型价值结果?这些价值影响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影响作用大小如何?二是从对游客互动价值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展开。例如,影响游客互动价值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分别有哪些?哪些因素可以起调节作用?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影响因子的影响机制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

(三)探讨新时代旅游背景下的游客互动内容

游客互动课程内容应紧贴时代前沿,着力探讨在新时代旅游背景下的游客互动内容。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特定的环境背景会对游客(顾客)互动产生影响[20]。根据《2019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局面,多领域融合、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持续建设的发展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游客互动研究应当紧贴时代前沿,着力探讨在新时代旅游背景下的游客互动内容。例如,如何借助游客互动提高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在大数据共享经济下如何将微信、QQ等传统的通讯方式与抖音、快手、火山等新媒体互动方式相结合,以期利用游客互动的影响机制对旅游产品进行营销、管理和评估?在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如何利用游客互动的影响机制对游客的环保理念和环保行为都可以成为日后旅游创新教育的新主题。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亟待多样化,多使用情景化的案例教学方式。如今很多高校的旅游创新创业课程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科研时间严重挤压教学投入时间,缺乏对最新旅游行业案例的收集,缺乏来自学校必要的经费和硬件支持等造成的。旅游教学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易于操作、形式多样的情景教学手段,真实模拟在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游客互动场景,通过正反两种互动行为的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人际互动会对游客心理和行为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课程上所选取的有关游客互动的案例和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社会心理学、游客行为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反复讨论,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点。案例教学应当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在新课启发和知识巩固的阶段灵活使用,以便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旅游情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丹.旅游体验研究新视角:旅游者互動的社会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3(8):89-96.

[2] 鲍锐,刘思思,王睿.城市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行为:基于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数据[J].现代经济探讨,2018(9):105-111.

[3] 邴浩.创业教育究竟激发了谁的创业意愿 :基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9(9):111-118.

[4] 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5] 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12.

[6] 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150.

[7] 何维芳.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运行机制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93-196.

[8] 张英.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教学组织模式探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开设经验为参考[J].高教探索,2018(8):61-66.

[9] 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40-144.

[10] 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70-72.

[11] 魏斐翡.電子商务物流服务中顾客互动对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107.

[12] 黄颖.古镇游客间互动、体验价值及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122.

[13] B Libai,R Bolton,M S Bugel,et al.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s:Broadening the Scope of Word of Mouth Research[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2010(3):267-282.

[14] J Huang,C H C Hsu.The Impact of 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 on Cruise Experience and Vacation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9(1):79-92.

[15] J H Jung, J J Yoo, T J Arnold. Service Climate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s on Customer Support and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17(4): 426-440.

[16] S E Levy,D Getz,S Hudson.A Fiel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anagerially Facilitated Consumer-toConsumer Interaction[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1(6):656-674.

[17] C H J Wu. The influence of 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s and role typology on customer reaction[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8(10):1501-1513.

[18] D Holloway,L Green.The Intratourist Gaze:Grey Nomads and ‘Other Tourists[J].Tourist Studies,2011(3):235-252.

[19] R Moore,M L Moore,M Capella.The impact of 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s in a high personal contact service setting[J].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05(7):482-491.

[20] K Heinonen,T Strandvik.Customer-dominant logic:foundations and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15(6-7):47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