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生态保护

2021-03-09许亚琼

旅游纵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

许亚琼

摘 要:当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人们除了在物质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之外,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有更多的关注,从最开始的努力维持生活,逐渐学会享受生活。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外出旅游,让平常忙于工作及家庭的身心得到放松,让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紧迫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有效舒缓。旅游的持续发展除了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以及舒缓焦虑的情绪之外,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增长做出卓越的贡献。旅游的持续发展在带来利好结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尤为突出的就是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由于毫无节制的去消费旅游资源,造成了旅游生态的不平衡,对于一些主要依靠旅游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地区来说,这种过度消耗会直接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的健康增长,并且对旅游的质量也有负面影响。所以,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生态保护的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旅游才能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增长带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要想旅游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旅游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旅游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可以随性进行的事情,而是有着强烈的系统性特征的工程,只有旅游生态得到保护,整个旅游行业才不会陷入无尽内耗的恶性循环,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可以推动旅游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的永续[1]。对于旅游生态保护,除了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旅游生态进行修复之外,还需要对存在破坏隐患的旅游生态环境加强保护,谨防旅游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首先,在对旅游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单位及旅游企业通力合作;其次,在对旅游生态进行综合性治理及对旅游项目进行开发的时候,要遵守规划、保护以及施工三项同步进行的原则;最后,旅游生态保护必须落实到“人”的身上。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每个人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发动每一位公民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强化全民的旅游生态保护责任感。

一、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生态保护的矛盾对立

旅游行业对环境的依赖性是极其强烈的,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但是,旅游环境又是极其脆弱的,当旅游有所发展之后,环境会因为承受的负荷过重而出现自我修复速度明显慢于被破坏速度的情况,最终致使旅游环境受到破坏。所以,如果旅游环境得不到妥善的保护以及系统化的管理,那么旅游将难以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状况。

结合目前旅游环境破坏的情况来看,旅游对于环境的破坏集中表现在可供人们观赏游玩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森林以及动植物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其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目前,旅游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旅游之所以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一方面,是因为在短时间内大量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这种行为本身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来说就是一种压力,会让旅游地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其他的生物正常生活受到打扰,再加上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喜欢随意乱扔垃圾或者是乱涂乱画等,都会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旅游开发商、旅游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导致旅游生态环境不仅得不到保护,反而还被过度消耗。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中,旅游发展对于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景区对旅游地没有进行精细管理,而是采用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对于旅游旺季的游客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散管理;第二,游客的素质不高,随意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旅游部门没有立足长远,对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合理,过度消耗了旅游资源,致使旅游生态的平衡遭到破坏[2]。因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生态保护存在突出的矛盾,所以如何做到旅游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以及旅游生态的保护成为当前旅游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生态保护的现实发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不论是旅游主管部门还是相关的实业部门都认识到旅游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并在旅游生态保护的迫切性上达成了共识,相应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已经颁布实施。从旅游相关的政策方面,笔者查阅到,早在1973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开始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等,都对旅游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且使环境行政管制体系的建立获得了政策性文件的支持,让环境行政管制体制得以初步形成[3]。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旅游生态保护工作中,旅游的行政主管单位和实业部门、环保的行政主管单位和实业部门之间也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并且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旅游生态保护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管理粗放

近年来,国家虽然相继颁布了一些与旅游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性纲领文件,但是由于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所以旅游生态保护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我国的旅游业只有相关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法却没有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此两者的区别还是极大的。我国的旅游业与西方国家相比而言,发展较为迟缓。一直到1985年,我国政府才把旅游业划归到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范围中,也就是在那之后,旅游业才被正式纳入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计划之中。根据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国家虽然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一些立法工作,停留在相关法律以及法规的执行监督层面,却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不少旅游景区的基础性建设项目根本没有依照程序去办理符合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手续,即使有些旅游景区办理了生态环境保护手续,但是因为没有任何部门对其保护动作进行有效性的把关,最终让生态环境保护只停留在了形式层面上。目前,国家出台的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概念不够清晰,导致法律的约束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的第三十条其中一项提出“刻划、涂污或者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者责令赔偿损失”的规定,但是这条法规中存在几个模糊的概念,容易引发歧义。如“尚不严重”,究竟什么样的刻划涂污可以被归为严重,什么样的刻划涂污是不算严重的,这个界限没有被明确地给出[4]。另外,关于罚款以及损失赔偿金额都没有被明确规定,这就导致法规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尴尬局面,很多人会在模糊的字眼上做文章,来逃避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处罚。长久以来旅游地区没有一个权威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来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由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管理,当旅游生态环境的问题出现之后,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开始相互推诿责任,这些都会阻碍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重产值,轻保护

虽然国家多次强调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不少地方旅游主管部门与旅游项目投资者仍然会在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摇摆不定,一些地区对旅游地进行旅游资源再开发时,最终会选择向短期利益低头。

(三)生态环保经费不足

各个地方的财政部门划拨的与旅游生态环保项目相关的专项经费以及业务经费不够充足,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及时有效地开展,不少本应该收取的环境保护费用都未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收缴补齐;另一方面,治理生态环境的污染现象还需花费大量的资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欠账。最终导致许多生态环保治理项目的资金得不到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也无法落实到位,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一天天加深。

(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生态意识

旅游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旅游产业中,有非常多具备良好旅游环境资源的地区,都位于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省份。例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居民生活方式较为原始,生活呈半封闭半开放状态。由于生活以及生产方式的原始化,因此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极为良好,有着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先天优势。但是,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因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当地居民通过猎杀动物或者是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去换取经济增长,致使原本风景优美的民族村落聚居地在游客大量涌入之后变得面目全非。当地居民生态意识薄弱,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不注重生态保护,导致随手乱扔垃圾、在建筑物上随意涂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

三、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生态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地区的游客承载量、旅游人数及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游客的数量高于或者与旅游景点的饱和承载量相等的时候,旅游行为对于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程度就会大一些;在游客的数量小于旅游景点的饱和承载量的时候,旅游行为对于环境的生态平衡破坏程度相对而言就会小一些。旅游环境质量发生变异,和游客自身的行为、游客的心理、社会文化的变化以及居民参与程度的大小等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因素中有相当多的不可控制因素。也正因如此,在某一个微观的、具体的时间点上,可能看不出什么规则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会发现游客人数和旅游景点之间隐藏着周期循环规律,这种规律更偏向于内在。

(一)旅游景点的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旅游景点的周期循环演变模式是由Richard W.Butler博士提出,即根据时间的发展以及游客的人数变化,将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发展分为6个具体的步骤,分别是: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与重现活力(衰败)。依据旅游人数的不同、旅游者类型的不同和旅游设备设施发展不同,这6个步骤又可以被归纳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发、参与,在第一阶段中,主要以吸引游客中少量的探索性游客为主,例如旅游打卡先锋和少数的当地人。这一阶段中,旅游的人数总量较少,旅游设备设施也都处于建设之中,旅游发展整体呈现出自由状态,旅游尚未形成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5]。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发展、巩固和萧条时,旅游景点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涌入大批量的游客,旅游景点所吸引的游客的类型也是多样的,其中大众旅游人数较多,游客们可以选择在中高档的酒店休息,而不必再像第一阶段时借宿当地居民家或者是自己搭帐篷野营。在第二阶段,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逐渐齐全,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变大,游客数量的剧增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生态平衡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第三阶段,旅游产品的开发更新阶段,此阶段的旅游者类型仍然是以大众游客为主,但是游客的数量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但是,不论游客数量的多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都已经陈旧老化,旅游景点对人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吸引力,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游客已经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虽然旅游主管部门也采取了补救措施,如暂停营业、治理污染、开发新的旅游项目等,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长线工程,只有合理布局长远规划,才能够收获成效。

四、结语

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旅游生态保护问题,才能够促使旅游的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游客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才能创造出更多有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春琳,唐翀.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會,2008(20):276-277.

[2] 李淑萍.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成才之路,2009(18):76.

[3] 黄娜.加强旅游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J].科教导刊,2013(5):194-195.

[4]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83-86.

[5] 祝光耀.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2(9):3-7.

猜你喜欢

旅游业
2023年春节,旅游业强劲复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增长最快的板块 生态旅游:真绿还是漂绿?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贵州旅游业碳排放估算与碳减排路径研究
转型升级势在必为——湖北旅游业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