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热点及趋势
2021-03-09陈丽
陈 丽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数据,所有数据来自知网。笔者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等关键词设置为搜索词汇,将文献来源设置为CSSCI。在文献时间的控制上,笔者将检索时间范围设置在2008年到2018年。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共检索到文章210篇。除去无效的5篇,剩余的205篇有效文献即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因此,本文中各种表格、图像中出现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
1.2 研究概况
首先,笔者把搜集到的所有文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处理结果如下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8年,但是早期相关研究并不多。但是在2009年到2014年期间,相关文献的发布总量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这一时期移动图书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2014年,我国4G通信技术区域成熟,也正是在这一年,国内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到2014年之后,发文数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其中仅2017年的发文量相对于前一年有所提升。但是,随着5G技术的问世和发展,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的发表量将会有明显的提升,研究热度会再次攀升。
图1 文献年分布
2 数据处理及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是研究某一领域内核心问题的关键手段。因为文章的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果某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极大,那么说明其反映的内容是该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笔者将关键词按照Donohue的高低词频界分公式进行处理。并按照降序排列的方式得到了下表。
2.2 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笔者绘制了共词矩阵。该矩阵为45*45的矩阵。但是由于矩阵过大,本文篇幅受限因此只列出比分数据。如下表2所示。表中的交叉数值表示两两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次数。表中对角线的数值表示该列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2.3 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
根据表1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图中,每一个圆圈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有连线,则说明这两个关键词在某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过。如果没有连线,则表示在任何一篇文献中这两个关键词都没有同时出现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出现的频率极高,且彼此之间的连线数量较多,表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即为密切。而其他关键词出现较少,说明该领域内的研究尚且处于发展阶段。
图2 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图
表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表2 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部分)
表3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2.4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构造
根据表1构建高频关键词45×45的相异矩阵,表3仅列出部分数据。相异矩阵中的数字越接近0就表示这两个词之间关联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相异矩阵特点是对角线上数字为0,其他表格的数值表示的是该行与该列所对应的关键词的相异系数。
2.5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把N个待聚类的变量也就是关键词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按照选定的方法统计聚类量,使其聚类量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再将其类别按照相似程度分为不同的主题。
3 研究热点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笔者总结出四个研究热点。下面对其分别进行研究:
3.1 移动图书馆APP相关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本主题的研究关键词集中在移动图书馆、APP、创新服务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大趋势就是移动服务终端从PC端朝着个人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等方向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应用APP市场逐渐扩大,各种第三方程序和APP不断涌现。人们在生活中也习惯于使用这些APP来获取资源以及享受其提供的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最关键的特性就是“可移动”,而为了实现这一特性就必须要依靠各种APP,通过APP来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广度和深度进行扩展。在APP中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得知每一个用户的阅读习惯,找到读者最感兴趣的书籍类型,并通过算法实现自动推送,节省用户找书的时间。同时,可以通过这种便捷的服务方式来增加稳定读者的数量。
3.2 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评价体系、服务模式等关键词为这一研究主题中最核心的研究点。首先,我们应该厘清服务模式的内涵。实际上,服务模式指的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图书馆所采取的服务方式。这些服务是针对用户的,要能够尽量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前,对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是领域内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例如:梁欣在短信服务、WAP网站服务以及客户端这三种传统的模式上对其潜能进行了挖掘,试图找到具有创新性的服务模式。曾子明等学者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智慧服务上,通过对用户智慧化服务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智慧服务模式。
3.3 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研究
对于用户信息方向的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用户体验、情景感知和用户接受等。在新媒体时代,用户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变性的特点。可以说用户信息存在着明显的实时性和临时性。因此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同样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在此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想要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用户信息服务就必须要找准用户需求,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学者认为,移动图书馆只是用户信息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因此,研究者的研究方式需要有所调整,将研究重点从图书馆本身向用户转移。
3.4 信息技术与移动图书馆的关联研究
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图书馆的出现成为可能,而且移动图书馆的优化提高都需要对应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可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对他们进行关联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个主题的研究热点是通信技术、wap、等。随着通信技术由3G向4G技术发展,比从4G过渡到当前的5G,移动图书馆也从数字化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改进。研究者在进行这一方向的研究时,需要把握信息-技术-用户这一基本方向来进行研究。找到信息资源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服务。
4 研究进展及研究展望
本文在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获得了较多的数据。通过将这些数据进行不同形式的分析,基本厘清了移动图书馆这一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研究展望。我国已经全面走进了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的实体图书馆难以再满足大部分人的阅读需求。移动图书馆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获取书籍资源,满足阅读的需求。这一改变依托于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这一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研究人员需要找到研究重点,并有创新意识。在5G技术全面普及之前找到下一阶段最适合的服务模式,实现移动图书馆的跨阶段进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满足用户需求。
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同样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我国移动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同样需要借助新型技术的支持,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并采用个性化服务模式。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技术都会和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实现完美的契合,我国有关产业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5 结语
移动图书馆的出现,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的必然产物,它依托于各种先进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对传统形式的图书馆的一次大胆的创新改革,在满足人们日常阅读需求的同时,又契合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能准确地判断出近年来该领域内的发展重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此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利用良好的技术环境,提升自我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