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业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总费用物流园区降本增效

【物流总额】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32.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外省市商品购进额分别为3340.32亿元、262598.18亿元、17056.2亿元、505.4亿元、1699.51亿元、43635.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0.6%、3%、14.1%、17.1%、16.2%、5.1%。全省物流业增加值614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物流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4%。

【物流总费用】全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运输费用6832.91亿元,增长3.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48.17%;保管费用5825.68亿元,增长3.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41.07%;管理费用1525.81亿元,增长3.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0.76%。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3.8%,与上年基本持平,较“十二五”末下降1个百分点。此外,江苏率先为疫情期间承担重要防控保供任务的159 家物流企业提供近4000万元财政补贴,及时缓解物流企业资金困难。

【物流结构】全年全省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62%,居全国前列。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路集疏港比例由91.9%提升至94.9%,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49.1%、55.2%。内需驱动的民生物流提速发展,无接触配送、统仓共配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仓储结构持续加快升级,高标准仓储设施比例明显上升。

【物流平台主体建设】创建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020年度新认定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4家,全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60家,全省有18 家物流园区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成效显著,全省新认定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分别为7 家、22 家,累计认定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达108 家、388 家。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全省AAAA 级物流企业达274 家,较上年新增23 家,居全国第一位。

11月2日,太仓市一家快递公司自动化分拣线在分发、派送快递。计海新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智慧物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新一代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智慧物流加快发展。全省涌现一批与先进制造、新零售深度融合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截至年底,全省拥有网络货运平台83 家,整合车辆59.8万辆,运输货物达1.7亿吨,交易额达202亿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数字仓库、大数据中心等一批物流新基建投入使用。

【物流国际服务能力】国际航空物流网络加速扩张,全省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52个,相继开通至欧美、日韩和新加坡等地的全货机航线。全省开辟集装箱近远洋航线72条,国际航运能力显著提升。“江苏号”中欧班列综合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共开通25条线路,“连新亚”“苏满欧”“宁新亚”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班列品牌线路。全年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395 列,同比增长24.67%,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货值达123.4亿元,增长54.4%,成为江苏国际物流新的支撑点。

(省发展改革委)

延伸阅读:

“十三五”时期江苏物流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江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物流规模效率全国领先。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2.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1%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4%;实现物流业增加值6145.1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全年全省公铁水空完成货运量27.5亿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6.7%;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物流效率持续提升,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8%,较“十二五”末下降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物流供需结构加快调整。内需驱动的民生物流提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年均增速51.7%,比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高44.3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快递业务量达69.8亿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25%。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全年全省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62%,居全国前列。江苏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4个项目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海安等相继开通海铁联运班列,无接触配送、统仓共配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仓储结构持续加快优化,高标准仓储设施比例明显上升。

平台主体建设成效显著。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创建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6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连云港海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现代物流“金三角”建设加快。持续推进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作,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60 家,其中,6 家入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全省AAAA 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达274 家,居全国第一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物流主体在保障全国防控救援物资运输、生产生活物资流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智慧绿色态势加速形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数字仓库、大数据中心等一批物流新基建投入使用。传统物流业务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物流全程数字化、在线化和可视化渐成趋势。平台经济创新发展,2020年全省网络货运平台达83 家,整合车辆59.8万辆,运输货物达1.7亿吨,交易额达202亿元,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绿色物流取得新进展,全省5个城市入选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居全国第一位;托盘循环共用、挂车交换共享、仓库太阳能屋顶日益普及,快递企业探索使用可回收包装和可循环材料,电子面单普及率达99%以上。

国际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航运、航空能力逐步提升,全省开辟集装箱近远洋航线72条,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52个。“十三五”以来,“江苏号”中欧班列开通25条线路,累计开行5254 列。“连新亚”“苏满欧”“宁新亚”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班列品牌线路。国际物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拥有10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南京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标志性工程取得进展,东西双向开放大通道正递进形成。

行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物流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进国家赋予的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动以智慧物流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围绕物流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冷链物流、物流园区创新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家和省各项降本增效改革措施加速落地,物流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减税降费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优惠公路水路通行费达147亿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和“江苏模式”。

存在问题:一是物流降本增效仍需继续深化。物流全链条效率低、成本高、综合效益不显著问题突出,设施联通不畅、多式联运占比偏低、标准化水平不高亟待解决;物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度还需增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还需推进;以智慧物流为主抓手的降本增效综合改革仍需加大力度。二是服务能级提升还有很大空间。物流枢纽多而不强,集聚辐射效应发挥不充分;高端供给存在结构性短板,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嵌入产业链深度广度不足,本土“链主型”企业较为缺乏;应急物流保障、民生物流品质和绿色物流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创新生态机制亟待充分激活。物流主体创新动力不够强,资金、技术、人才瓶颈依然存在,对新技术新业态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度不够;在技术应用、产学研协同、智慧化改造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技能、高层次物流人才仍有较大缺口。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全面增强。物流行业治理方式仍较为传统,与物流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规则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对滞后;治理合力不足,行业信用体系、统计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行业组织深度参与行业治理的力度不够,完善政府决策、引导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的作用发挥不显著。

(资料来源:《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猜你喜欢

总费用物流园区降本增效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河北高速公路机电养护管理降本增效举措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物流园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可发展潜力评价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