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

2021-03-09王国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医用

唐 甜 王国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ICU,重庆 400016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发生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甚至出现了重症与死亡现象[1]。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疫情发生以后,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及进化关系、宿主及感染性扩散方式、致病机制及传播模型等做了大量研究和报道[3]。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此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将新病原体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号(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4]。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病毒所引发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由2019-nCoV 引起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是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可能损害肝脏、肠道和神经系统,并引发相应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主要传播方式为经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模式尚待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房存在人员密集度高、人员接触环节多、医护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病房环境污染等因素,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份回顾性报道显示,医护人员的感染比例达到了29%[6]。因此,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隔离患者和切断传播途径,严控院内感染尤为重要。笔者参与了重庆市组建的第一批支援湖北省孝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市级医疗队,现将孝感市中心医院东南院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的消毒原则及措施等临床经验报告如下,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所涉及的消毒措施及相关流程,以期最大限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安全,为进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1 病房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的消毒隔离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强调消毒隔离的重要性。重视卫生清洁工作,掌握病毒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知识及消毒液配制的浓度及方法。同时帮助患者了解消毒隔离的意义,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提高治疗效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根据新冠肺炎的传播特点,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的防护等级分为三类。一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等;二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手套、护目镜等;三级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两层手套、护目镜、雨靴等[7]。医护工作人员进入病房的防护原则为:手卫生→口罩→戴帽子→穿工作服→戴医用手套。洗手要遵循“两前三后”的原则(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8]。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 属冠状病毒,有包膜,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直径为60~140 m[4]。该病毒对热敏感,在56℃下加热30 min,75%乙醇、乙醚、过氧乙酸、氯仿和含氯消毒剂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9]。根据2019-nCoV的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并按消毒隔离原则执行。开展病房消毒隔离,消毒人员需穿戴好二级个人防护,即穿戴工作圆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医用防护服和乳胶手套进入病区,具体措施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的消毒隔离流程

2 病区的消毒隔离

2.1 空气的消毒

有患者的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 次,每次30 min;或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每天消毒4 次,每次2 h。无病人的房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1 次,每次1小时以上。终末消毒时宜采用0.5%过氧乙酸、1%~3%过氧化氢或者500 mg/L 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按20 mL/m3进行时长为1 h 的气溶胶喷雾。消毒时应该关闭门窗,并严格遵照消毒剂使用浓度、剂量、作用时间及操作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或机械排风30 min[9-10]。

2.2 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房间内的物体表面采用1000~2000 mg/L 含氯消毒剂或含过氧乙酸湿纸巾彻底擦拭消毒(清洁顺序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环境物体表面如有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呕吐物等污染物,应首先用如纸巾等吸湿材料清除可见污染物,再用经浓度为2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的抹布覆盖30 min,最后用该抹布擦拭。

2.3 地面的消毒

房间内的地面有污染物时,应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小心移除再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宜用5000~10 000 mg/L 有效氯溶液地面进行喷洒30 min。再用2000 mg/L 含氯消毒由外向内用喷雾或擦拭1 次,喷药量为200~300 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重复用消毒喷雾由内向外再消毒1 次。每天平均1~2 次,如果出现污染物等情况应随时消毒[11]。

2.4 隔离效果的监测

每3 天进行1 次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检测,<70 W/cm2时应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每周对病室进行空气病毒培养1 次,以检查消毒结果;并随时对消毒液浓度用试纸进行监测,以保证消毒液浓度准确;定期监测隔离的效果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11-12]。

3 人员的消毒隔离

3.1 患者的消毒隔离

患者戴外科口罩,按指定路线进入病房,严禁患者之间相互接触。同时医护人员必须指导患者规范的咳嗽和打喷嚏姿势,即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指导建立患者良好的消毒习惯,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立即用流动水清洗手部;即使手上未发现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也必须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对手部进行卫生消毒。将病情复杂、传染性强且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重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以便抢救与隔离,患者物品和餐具专单独使用,以防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痰杯以2000 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统一处理。

3.2 医护人员的消毒防护

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医护进入隔离病房前,严格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正确穿脱防护用品。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如果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或直接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再用0.5%碘伏消毒液浸泡后的1 次性吸水材料如纸巾等,擦拭消毒3 min 以上,最后用清水冲洗手部并用1 次性纸巾擦干[13-14]。

4 物品的消毒隔离

4.1 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

建议尽量采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器具等物品,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器具及其他物品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应严格进行规范处置。听诊器、输液泵、血压计等常用物品每次使用后采用1000~2000 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使用后采用1000~2000 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清洗干燥后备用。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器具等用品,应在诊疗结束后立即将一般用品在1000~2000 mg/L 的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呼吸机管道等非一般用品则在2000 mg/L 的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 后,采用双层白色塑料袋包装密闭,做好标识,立即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并做好交接记录[15-17]。

4.2 患者接触的其他物品的消毒

可重复使用的医用织物应消毒进行处置。患者使用后的床单、被罩等织物,采用橘红色可溶包装袋密闭包装,做好标识,立即运送至洗涤中心,并做好交接记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变化快,极易造成轻症向危重症转移。病房消毒是切断病原体有可能从空气、飞沫、皮肤接触、血液中传播的途径,因此,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才能确保患者安全和保持医护人员自身不被感染,可以有效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风险,降低院内感染[18-20]。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的消毒多采用含氯制剂等化学消毒剂擦拭环境表面,同时结合紫外线照射消毒,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汽化熏蒸消毒空气[21]。本研究根据病房护士的工作特点制订的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希望能对供全国各级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消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含氯消毒剂医用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75%医用酒精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75%医用酒精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含氯消毒剂中毒的救治和预防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