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9罗霞娟李燕梅黎明惠刘云霞彭蓉许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心率

罗霞娟 李燕梅 黎明惠 刘云霞 彭蓉 许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骼疼痛、贫血、肝肾功能衰退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且大约8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明显的抑郁、焦虑甚至绝望等消极情绪,严重者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1-2]。面对疾病时,因缺乏相应的认知储备表现出的惶恐、担忧是诱发血液内科疾病患者不良情绪、行为的重要原因。只有协助患者塑造全面、系统的认知体系,才能引导其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遵医性、消除负性情绪,为病情整体康复奠定条件。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矫正患者消极的潜在意识、自动式思维以及信念紊乱,进而使患者对特定问题的认知、行为模式发生变化[3-4]。本研究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70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5-6]: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年龄40~60 岁;未合并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初发患者无血液性疾病史;住院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认知能力基本正常;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读写、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条件: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能力较差;病情危重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将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40~59 岁,平均47.98±4.81 岁;Durie-Salmon(DS)分期[7]:Ⅱ期20 例,Ⅲ期15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41~58 岁,平均47.41±4.60 岁; DS 分期:Ⅱ期22 例,Ⅲ期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DS 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给予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知识宣教;介绍治疗方案、预期效果等住院事宜;给予安慰、鼓励等常规心理干预;保证病房干净、整洁、舒适等;饮食方面多摄取高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食物;密切关注患者生理、心理变化。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以同期治疗的10~15 例患者为1 个干预小组,干预时间为期3 周,每周1 次,每次1~2 h。

1.2.1 第1 周 进行“ABC 转换思维练习”,“A”即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 即对事件的信念、看法等(beliefs);C 即对事件诱发的情绪、处理结果(consequence)。各患者的问卷作答由工作人员总结不良情绪的常见诱发事件,错误的信念、看法以及处理结果,并由护士逐条更正、引导,重点关注“B”项内容,帮助患者转换错误思维。结束后要求患者记录住院1 周内开心、欣慰或感恩事件,即书写“感恩日记”,强调愉悦体验,提高患者积极心理,该过程共1~2 h。

1.2.2 第2 周 开展认知重构训练。静坐冥想:配合舒缓音乐进行静坐冥想,期间保持腹式呼吸,想象自己处于既往美好、舒适的家庭、工作环境中,纠正不良思绪;接纳与承诺疗法(ACT):传递“正念”,即通过温暖的团队氛围相互鼓励、打气;接纳当前身体状态,不刻意向内心灌输“我是1 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思想;开展认知解离,通过“ABC转换思维练习”所得结果分析错误认知原因;明确目标,即身心康复,成功出院;基于罗森塔尔效应进行承诺疗法,即护士有意无意地通过表情、态度、体谅、辅导、赞许等方式,将隐含的治疗期望传递给患者,该过程共1~2 h。

1.2.3 第3 周 行为干预。开展任务指向干预,指导患者1 周内独自完成服药、配合检查、PICC 置管监测等任务,并由护士、家属监督,给予适当鼓励提升积极信念。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计算患者基础心率,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健身体操、床上蹬车练习等,佩戴手腕式心率表,运动心率维持在1.5 倍基础心率为宜。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并按爱好进行病房划分,例如象棋、桥牌、太极拳等,进行团体式文体活动。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8]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包括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人际关系、营养、应对压力6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50 分,分值越高相关生活方式、生活质量越高。

(2)心理状态: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9]、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SDS)量表[10]评价,两个量表均含20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 分,将各条目得分相加即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 取整部分即为标准分,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相应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量表中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人际关系、营养、应对压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症状多样,患者病情变化快、心理状态复杂,临床护理有一定的难度。以认知-行为干预为主题的团队式护理干预有望通过纠正其错误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生理行为,最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绪[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量表中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人际关系、营养、应对压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期间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例如团队式干预相较于一对一干预更能够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12];进行自我积极对话能缓解患者的应对压力、完成自我实现;通过记录“感恩日记”能够使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记录相关事件能够强调愉悦体验,提高患者积极心理[13]。

不良情绪是血液内科住院患者遵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化疗效果不及具备积极思维者。因此在认知-行为干预中,重点关注患者不良认知的纠正方面。“ABC 转换思维练习” 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 理论的情绪疗法,认为诱发事件(A)造成的对事件诱发的错误情绪、处理结果(C)是由对事件的信念、看法(B)间接引起,因此针对不良情绪的纠正可针对A、B、C 进行针对性疏导,重点切断B 与A、C 的联系[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BC转换思维练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行为干预中,通过任务指向干预能够让患者自主参与到日常护理及治疗中来,并通过护士、家属的适当鼓励提升积极信念[15]。认知重构训练中的ACT 经验性进行正念、接纳、认知解离、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灵活多样的心理干预技术,帮助患者增强心理灵活性,就诊错误认知,以便获得更有价值、意义的生活。行为干预中,任务指向干预能够在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自我价值;CPET 计算患者基础心率,且以1.5 倍基础心率的室内运动也能舒缓情绪,提高抵抗力与免疫功能;团体式问题活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化疗期间的不良情绪,病友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