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1-03-09刘彤李晓敏梁明明霍明艳田伶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戒烟慢性病动机

刘彤 李晓敏* 梁明明 霍明艳 田伶玉

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美国学者Ryan M. Richad 和Deci L. Edward于20 世纪80 年代首次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人类行为自我决定的程度或自愿程度,强调自我决定对行为动机的调节作用,同时注重外界环境因素对个体自我决定的影响[1]。该理论经过40 年的不断研究完善,最终形成了教育、心理、体育、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实践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当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是影响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促进行为主要涉及烟、酒等上瘾行为的戒断、身体锻炼、营养饮食、慢性病控制、遵医行为等[2]。自我决定理论为健康行为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框架,近年来,SDT 在健康行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自我决定理论框架和健康行为的理论基础

1.1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又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自我决定行为的个体。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根据自我决定程度高低的不同把动机分成自主动机(内部动机)和控制动机(外部动机),行为的产生则是从无动机到外部动机再到内部动机。在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项明强等[3]提出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健康行为干预模式(图1)。

图1 基于SDT 的健康行为干预模式

模型的内涵为自主性支持的外在环境、自主定向的人格特征、内在目标的生活追求,会直接促进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满足又会激发个体的自主性动机,由无动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促使个体以更多热情投入,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主动产生和维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如戒烟戒酒、身体锻炼、健康饮食、血糖控制、情绪管理等。身体健康行为和心理健康行为又是互相作用的,最终,促进个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高质量生活方式。

自我决定理论包含5 个分支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因果定向理论和目标内容理论。SDT 健康行为模型主要是以有机整合理论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有机整合理论根据自我决定的程度将动机分为无动机(无调节)、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内在调节),同时又根据程度的不同将外部动机划分为外在调节、内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认为这些动机组成了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两端分别为无动机和内部动机,干预促进无动机转化为有动机,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无调节经过转化成为整合调节,最终成为内在调节。最终行为成为一种自身由内而发的兴趣,而不是外部环境驱使的,这样产生的行为坚持性更高。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主要是探究动机与心理需求的关系,认为促进外部动机内化和增强内部动机的条件是社会环境因素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自主需要即自我决定的需要,个体在从事各种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能力需要即个体的自我效能,个体在从事各种活动时,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判断或信念;归属需要即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等归属感。当外部社会环境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时,可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个体的自我决定程度也会提高,那么人类的动机和天性就会得到积极的发展,人类自身也能健康地成长[4]。若外部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是被控制、被逼迫的感觉,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会表现为无动机或由外部动机所激发的行为,其自我决定程度通常也会降低,此时行为并非是主动产生的,而是被迫的,会伴随产生更多的冲突和分裂,行为表现也是不稳定的,这样的行为是无法长久坚持下去的。

1.2 健康行为的理论基础

健康促进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维持和改善自身健康水平自我发起的、建立在积极行为基础上的、多维度的持久性行为,包括改变健康危险行为(吸烟、酗酒等),采取积极健康行为(经常锻炼、合理饮食等)以及遵医行为[5]。Ryan 认为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动机过程理论,动机促使人们随时间的推移开始并维持健康行为[6]。对于如何做到从内心深处相信维持健康行为有助于健康和幸福感,发展自主和胜任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融入的同伴支持所带来的强烈的归属感的满足。因此,提供社会支持、自主性和维持自信心的治疗环境更有可能促进健康的结果。

2 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

最近二三十年来,各国研究者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验证了自我决定理论从心理方面对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改变有干预作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预测行为改变和维持行为改变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运动锻炼、吸烟、酗酒行为的改变、慢性病管理、健康心理等几个方面。

2.1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由于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问题逐渐严峻,超重和肥胖同时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自我决定理论参与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以期提高肥胖者的生命质量。动机对健康饮食行为起着关键性作用,Trief 等[7]学者自糖尿病肥胖患者的饮食管理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可以通过提高饮食动机来建立健康饮食习惯。自我决定理论也被用于利用运动锻炼来长期控制体重的研究中,Nikos[8]分析出对于成功控制体重的人、坚持运动的程度和运动动机之间存在积极关系;Craig[9]的研究表明更大的自主动机是坚持身体活动和成功控制体重并长期维持的关键。

2.2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自我决定理论在我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锻炼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激发和鼓励人们参加身体锻炼活动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第一篇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讨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活动,而动机是坚持锻炼的保证。2020年 Milena 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更自主的动机和锻炼之间存在积极关系,内在动机更能预测长期坚持锻炼的结果,心理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健康结果的促进。张庆凤等[11]研究表明自主支持的体育环境会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锻炼越处于后阶段的个体,他们的锻炼动机更具有自主性,更能体现出自我决定的成分[12]。

2.3 戒烟戒酒

成瘾行为的预防和戒断是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烟酒、毒瘾、网瘾等方面,其中以戒烟最为常见。有研究指出,提高戒烟动机是烟瘾戒断干预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Ryan 等[13]建构了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改变的做自我决定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在戒烟人群行为改变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刘璐[14]研究了戒烟动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戒烟动机、制订戒烟干预措施提供了借鉴。戒毒的关键在于预防复吸,吕伯霄等[15]对毒瘾戒断的研究中表示,基本心理需要在家庭功能与戒毒动机中起中介作用,建议从满足心理需要的方向来对毒瘾的反复进行干预。甄霜菊等[16]研究显示基本心理需要对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网络成瘾的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了方向。

2.4 慢性病管理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往往是由不健康的行为引起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通过提高人们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陈烨等[17]通过实施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的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 为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张源慧等[18]提高了社区老年COPD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刘胜兰等[19]对糖尿病患者提供自主性支持,倡导由患者自己做决定,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表明,自我决定理论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自我决定动机对于维持健康行为,长期有效的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2.5 健康心理

自我决定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在心理治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刘丽虹[2]的研究中提到,SDT 理论相当于心理治疗者的动机变化过程,由不接受到接受,治疗动机越高(偏向内部动机)者,越相信治疗的重要性,配合治疗,治疗结果越好。王宇昊等[20]通过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来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李茜等[21]利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模式,有效地改善了重症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小结

国外对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仍处于介绍和推广阶段。近年来,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对于慢性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因素。医生应该帮助患者在行为改变和他们的内部动机间建立连接,让患者主动愿意去改善其健康状态。项明强的SDT 健康行为干预模型的提出,为这方面提供了参考。今后,对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这方面的临床应用,我国学者可以将项明强的研究用于临床实践,验证成果。另外,行为改变的自我决定理论模型尚不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也可借鉴项明强的研究方向,探索出更多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

猜你喜欢

戒烟慢性病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戒烟文
戒烟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