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与《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比较
——兼及汉字楷书结字法体系建立

2021-03-09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孙永玉

中国篆刻 2021年2期
关键词:结体楷书笔画

安徽安庆师范大学 孙永玉

结体是中国书法三大要素之一,在笔法掌握之后,如何结体就成为书法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对于几十个笔画来说,数以千计的、结构各不相同的汉字书写起来就繁难得多了,因此,把握汉字结体规律一直是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研究并希望能很好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在古代汉字结体研究中,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阐述的楷书结体方法比较多,流传比较广,影响比较大,因此,认真研究这两篇书论,比较异同,辨析得失,借助现代汉语汉字笔画、结构体系,构建更加科学的汉字楷书结体法体系,对于进一步丰富汉字楷书结体方法,完善书法结体理论,更好地指导书法学习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明代李淳汲取陈绎曾、徐庆祥两家有关书法结体著作的精华,进行增删,添加己见,撰写成《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八十四法依次为:天覆、地载、让左、让右、分疆、三匀、二段、三停、上占地步、下占地步、左占地步、右占地步、左右占地步、上下占地步、中占地步、俯仰勾趯、平四角、开两肩、匀划、错综、疏排、缜密、悬针、中竖、上平、下平、上宽、下宽、减捺、减勾、让横、让直、横勒、均平、纵波、横波、纵戈、横戈、屈脚、承上、曾头、其脚、长方、短方、捺勾、重撇、攒点、排点、勾努、勾裹、中勾、绰勾、伸勾、屈勾、左垂、右垂、盖下、趁下、纵腕、横腕、纵撇、横撇、联撇、散水、肥、瘦、疏、密、堆、积、偏、圆、斜、正、重、并、长、短、大、小、向、背、孤、单。按照八十四法的顺序,这些结字法基本可以分成以下这些类别:

1.天覆、地载、让左、让右:阐述的是上、下、左、右要写得大一些、长一些的字法。

2.分疆、三匀、二段、三停:主要是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汉字的写法。

3.上占地步、下占地步、左占地步、右占地步、左右占地步、上下占地步、中占地步:论述的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中某个部分书写需要注意的比例。

4.俯仰勾趯、平四角、开两肩、匀画、错综、疏排、缜密、悬针、中竖:这些结字法都是关于不同的笔画在字中如何处理。

5.上平、下平:阐述的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部分的上下位置关系。

6.上宽、下宽:主要是上下结构的汉字书写需要注意的方法。

7.减捺、减勾:要求一个字中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捺画、钩画时,多个相同的笔画书写要注意有所变化。

8.让横、让直:论述横画、竖画要写得长一些的汉字。

9.横勒、均平:说明斜长横、多横在字中的运用。

10.纵波、横波:介绍斜捺、平捺两种捺画的用笔。

11.纵戈、横戈、屈脚:阐述斜钩、卧钩、竖折折钩的写法。

12.承上:论述的是一种下部承载上部的上下结构字的书写。

13.曾头、其脚:关于点撇、撇点上下两种部首中笔画的安排方法。

14.长方、短方:介绍长方形半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汉字书写时要注意的笔法。

15.捺勾:指出的是捺画、钩画的写法。

16.重撇:书写中,对于多个撇要注意区别对待。

17.攒点、排点:论述的是爪字头、四点底的书写关键。

18.勾努、勾裹、中勾、绰勾、伸勾、屈勾:阐述的是几种钩画的不同处理。

19.左垂、右垂:要求两类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右边要分别向下垂。

20.盖下、趁下:介绍人字头等撇捺笔画组合出现在不同位置时书写应注意的事项。

21.纵腕、横腕:关于横折斜钩、竖弯钩的写法。

22.纵撇、横撇、联撇:主要是三种撇画书写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23.散水:阐述的是三点水的书写诀窍。

24.肥、瘦、疏、密、堆、积、偏、圆、斜、正、重、并、长、短、大、小、向、背、孤、单:这是从体势上对一些汉字的书写提出的要求。

分析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可以看出这些书写法则对汉字结构的解析比较恰当,对于楷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让书法学习者尽快掌握汉字结构,在书写中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这样自然就会做到胸有成竹,下笔自信果敢。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在总结概括汉字结构规律上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辩证对应的意识很明确。从《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来看,绝大部分是按照天地、左右、长短、大小、上下、横纵、头脚、肥瘦、疏密、斜正、向背等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进行比较说明的,这就把握住了汉字在结构上的重要特征,也便于学习记忆。

二是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八十四法主要是按照笔画、局部与整体关系、整体形态三大类来说明的,其中笔画又是按照横类、捺类、勾类的顺序来阐述的,相较于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的罗列,本文在条理上要清晰明了得多。

三是注意到汉字部件位置关系。分疆、三匀、上占地步、下占地步、右占地步、左右占地步、上平、下平等都是阐述如何处理组成汉字的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汉字合体字要远多于独体字,因此,这也是抓住了汉字中最主要、最丰富、最复杂的结构来分析研究。

四是汉字偏旁部首意识开始显现。在《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中,关于笔画的书写方法虽然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曾头、其脚、攒点、排点、散水等这些在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中没有出现的偏旁部首开始出现了,显示了由偏旁部首来统领汉字的意识。

五是注重从体势上把握汉字结构。特别是在《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中的最后部分,从“肥”到“单”共20个结体法都是从形体字势上来阐述汉字书写法则,相对于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中关于体势的结字法要丰富得多。

总体看来,汉字楷书结体的笔画、部首、字体、体势等主要层面的法则在这里都有体现,论述的结字方法也比较丰富,应该说《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是一篇比较成熟的关于楷书结字的书论,对后代,特别是清代黄自元的结体研究影响很大。

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主要内容为:天覆、地载、让左、让右、横担、直卓、勾拏、勾衂、画短撇长、画长撇短、画短直长、画长直短、横长直短、横短直长、上下有画、左右有直、右撇左直、左直右撇、点复、画重、两平、三合、两段、三联、左边小、右边小、外四叠、内四叠、斜勒、平勒、纵捺、纵戈、横戈、伸勾、承上、屈勾、马齿、上平、下平、重捺、叠趯、上下勾趯、俯仰勾挑、上占地步、下占地步、右占、左占、右左占、中间占、上下占、纵腕、横腕、纵撇、联撇、三撇、三点、卜字、土字、错综、缜密、悬针、垂露、斜、正、瘦(长)、矮、盖下、趁下、肥、瘦、疏、密、堆叠、积累、下画宜微长、末钩宜微拖、之遶、画长撇短、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宝盖、排纂、从卩、从邑、从阜、从癶、从祭字头、从聚字底、从豕、单人、双人、从乚。显然,黄自元结字法和李淳结字法有不少相同之处,下面,我们以李淳八十四法为主对两者进行对比。

李淳八十四法和黄自元九十二法对照表

(本表中李淳在前,黄自元在后,结字法前的数字为该字在整个结字法中的顺序号,黄自元结字法名称后的数字为和李淳结字法例字完全相同的数目)

李 淳1天覆2地载3让左4让右5分疆6三匀7二段8三停9上占地步10下占地步11左占地步12右占地步13左右占地步14上下占地步15中占地步16俯仰勾趯17平四角18开两肩19匀画20错综21疏排22缜密23悬针24中竖25上平26下平27上宽28下宽images/BZ_93_627_1132_2246_3188.png

从上面对照表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黄自元结构九十二法借鉴了李淳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结字法的名称和李淳结字法名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共有56个,超过九十二法中的60%,其中例字完全相同的有12个,超过了1/8,而且,每组结字法虽然在整个结字法中的顺序不同,但是相对独立的内部排序基本一致,比如“盖下、趁下”在两者中分别位于57、58和67、68。

2.黄自元结体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发现。特别是“画短撇长、画长撇短、画短直长、画长直短、横长直短、横短直长”这些结体法,集中阐述了横画和撇画、竖画的关系,很有道理,有助于书写时对这类字的把握。

3.黄自元结体中偏旁部首的意识相对来说更强烈。九十二个结体法的后面10个都是偏旁部首,而且没有做过多的阐述,只是对照例字说“准此”,偏旁部首意识明晰是结字法研究系统性增强的体现。

4.黄自元在阐述体例上采用更加便于阅读的方式。黄自元采用例字下面直接进行阐述的方式,比李淳在全部例字后集中进行简要阐释更加直观,便于学习者对照理解。

总体来说,黄自元结构九十二法继承和丰富了李淳结构八十四法,但是对汉字的体势重视不够,对最后面的10个偏旁部首也没有明确的阐述,然而由于年代距离现在比较近,结字法数量比较多,体例编排更简明,因此,影响也比较大,至今仍是楷书结构学习的重要读物。

李淳和黄自元为汉字结构规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两篇文章代表了中国明清楷书结体研究的最高水平,他们阐述的众多结字方法,对于较快地掌握汉字楷书的书写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从现代学科意义上来说,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标准不够统一。由于结字法选取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在结字法中就出现互相交叉,相互包含的情况,比如,“天覆”、“上占地步”、“宝盖”、“盖下”的关系就含糊不清,天覆显然属于上占地步,宝盖、盖下又可以纳入到天覆,而这些在结字法中都处于同一个层面。

二是条理不够清晰。虽然两篇文章在局部上条理比较清楚,但是总体上的逻辑结构却并不明了,并不严密,为什么天覆、地载要放在最前面,八十四法和九十二法的顺序是按照什么逻辑来安排的,这些结字法的顺序可以前后调动吗?这些两位作者没有说,我们也看不出来内在的脉络。

三是覆盖不够全面。他们在阐述结字规律时,每个结字法仅仅选取4个例字,两者总起来,去掉重复的字,总共才六百多字,这对于常用的3500个汉字来说,才1/6多一点,显然还有大量的汉字没有涉及到,在汉字结体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上没有做到穷尽。

此外,在结字法的用词上也不够严谨,比如,天覆、地载、马齿等是形象比喻的说法,虽然利于理解,但显然不属于规范的法则用语。

现代汉语在汉字笔画、结构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因此,现代意义上、具有学科意义的汉字楷书结字规律研究应该借助现代汉语汉字笔画、结构体系,在外延上按照100个、1000个、3500个常用字的不同范围来构建新的楷书结字法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以下的逻辑来研究和创新。

一、笔画。笔画是汉字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这里所说的笔画不是单独意义上的笔画,而是放在字中的笔画,也就是说,这里的笔画书写要承担结体的作用,要考虑字的整体效果,这时,笔画书写方法,也即第一层面的结字法就开始出现了。笔画的分类按照点、横、竖、撇、捺、提、钩、折这八类的顺序来进行阐述,这样既有顺序可循可依,又因为这八个笔画互相独立周延,因而不会出现交叉、包含的情况。

二、部首。偏旁部首都是由笔画组成的,既然由不同的笔画组成,那么这些笔画就有位置上的相互关系问题,也就是偏旁部首中包含有结字法,这是第二层面的结字法。汉字主要部首总共有201个,这些部首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按照第一笔起笔为点、横、竖、撇、折五大类来划分的,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研究,就不会出现交叉、包含的情况,也能穷尽研究的对象。此外,由于部首有多个笔画组成,这些笔画的书写顺序也是结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字体。汉字字体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不同的偏旁部首之间的位置关系就产生了第三层面的结字法,虽然偏旁部首的组合更加复杂,但是,现代汉语研究成果把汉字的结构分为两大类:独体字,合体字,合体字又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其中,半包围结构又包括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现代汉语这样的分类,层次分明,顺序清楚,结构严密,覆盖全面,按照这样的逻辑体系来阐述楷书结字法,显然更加全面系统,查找和学习也更加便捷。

四、体势。这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汉字的形体和态势,李淳结字法中提到的肥瘦、疏密、斜正、大小、长短等都是对汉字体势的整体把握,这是汉字楷书第四层面的结字法。

按照笔画、部首、字体、体势这样的逻辑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层层推进地来研究归纳汉字楷书的结体规律,汲取前人研究成果,探索新的更多的结体方法,构建起汉字楷书结字法体系,将会把汉字楷书结构规律的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汉字楷书的教和学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结体楷书笔画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找不同
用笔之“易”与“不易”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