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性研究

2021-03-09蒋惠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正确率造影

蒋惠宗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都是当前临床血管造影检查的常用方案,在日常的临床应用中,二者都有相对广泛性[1]。在针对当前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诊断上,临床医生常会纠结于采用哪种成像技术更有利对脑血管疾病做出准确诊断。两种检查的成像针对特点也各有不同。针对于此项问题本院特开展了一次无创造影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诊断结果优异性的研究,现将本研究结果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为患者编号,以编号的奇偶性为患者均分为MRA组与CT组(n=100)。MRA组纳入男61例,女39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2.5±2.4)岁;病例包括:脑出血36例,脑血栓27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颅内动脉瘤4例。CT组纳入男48例,女52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8.5±3.1)岁;病例包括:脑出血33例,脑血栓16例,脑梗死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颅内动脉瘤19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对检测中需要使用到的相关制剂无过敏反应的;有自主意识者。排除标准:无法提供完全影像学检查资料的;合并除心脏外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患者所展现的基线数据资料差异并不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有可比性。

1.2 方法

(1)CT组全部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以仰卧位等待扫描。调节64排螺旋CT机的扫描参数,重建层厚设定为0.5 mm、管电流调整至300 mAs、管电压设为120 kV、螺距设定为0.625 mm;在患者的肘前静脉为患者以5 ml/s的速度注射80 ml剂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2],并随后为冲洗血管壁以等速注射50 ml生理盐水;注射60 min后,为患者由颅顶向下至颈动脉颅内段、枕骨大孔进行头部横断扫描与冠状面扫描,最后为患者做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后通过标准算法对容积数据进行重建,以便对图形进行后期处理,再利用多平面重建、 三维重建后进行图像数据处理。

(2)MRA组患者全部接受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患者行仰卧位等待扫描,对常规轴位横断面以及矢状面进行加权成像扫描与动态扫描;设置磁共振机扫描参数:Flip25°、NEX1次、TR25.0 ms、TE7.00 ms,设矩阵为144×258、三维像素大小0.4×0.4×0.6 mm、层厚1.0 mm,常规扫描增加预饱和带[3]。并将扫描模式定为头颅绕圈检查,以SE序列为扫描面序列,由颅顶经OM线分层扫描至颈动脉颅内段、枕骨大孔。行三维横断扫描,对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记录。

(3)对两组患者所扫描结果进行图像成片,请影像科医师读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螺旋CT血管成像与MRA检查的结果进行收集,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师根据造影成片进行诊断,以二者统一意见为诊断结果。将两组造影图像效果进行对比。检查图像清晰度,图像中无任何伪影为优,有少量伪影,但对诊断无影响为良,图像中存有对病情判断有一定影响的伪影则为差。图像清晰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 P S 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正确率对比

经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检查出,诊断正确率达到89%(89/100),而MRA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7%(97/100),大大高于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诊断正确率对比[n(%)]

2.2 两组成像清晰度对比

M R A组图像清晰率为98%;高于对照C T组87%的清晰率,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成像清晰度对比(例)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因血管壁病变、心脏病、血液病与药物等等多种原因而引发,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说话不清、眩晕、呕吐、头痛等表现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因该病具有发病迅速、后遗症多等特点[4],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都有着巨大的威胁。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采用造影成像技术来发现脑血管疾病并对其做出诊断,还能够根据成像资料对血管栓塞的位置与大小进行明确,对患者后期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医疗技术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MRA都能够对脑血管疾病做出诊断,但是二者还有一定区别。在成像范围上:CT血管成像无法确定皮质下的轻微细小型病变,对早期缺血性病变也无法作到准确定性[5,6];而MRA能够在脑缺血发生后的六个小时内将缺血处病灶在成像上明确显示,并且对低密度病灶的检测也有着很高的准确性,可见MRA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作要。在成像角度上:CT只能够对病灶的横断面影像进行表现,而对末梢血管的影像无法做到具体观察;而MRA对扫描位的对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横断面都有成像[7,8]。从检测便易性来看:MRA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都被定性为无创成像技术,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对患者扫描前需要为患者注射造影剂。在进行检查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因为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造影剂虽然对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无害性,但还会有部分无法接受造影的过敏者,且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为对身体孱弱的老年人,对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潜在风险;而MRA则可利用血液流动与静止的血管壁及周围织所形成的对比在图像中可直接显示出血管;但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医疗成本对个人和家庭也是一项不小的压力,对此,CT检查的医疗费用要明显低于MRA,但虽然对于有经济需求的患者可考虑采用CT进行脑血管疾病检查,但是对造影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临床不作推荐。本次研究可见:MRA组诊断正确率97%(97/100)明显较CT组89%(89/100)的诊断正确率要高,符合造影检查的总体特征,研究结果类似于许磊[9]等人的研究结果;而MRA组图像清晰率为98%,高于对照CT组87%的清晰率,与闫凤全[10]等人的研究也相符。

综上所述,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检测准确性要明显高于C T血管成像,同时,MRA成片图像的清晰度也优于CT血管成像,介于其各方面的良好表现,在临床检测中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脑血管正确率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生意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