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3-09陶汝信

人物画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陶汝信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有一些教师的道德素养并不高,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抓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及发展方向,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引言: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有一些教师往往急于把现成的结论传达给学生,较少结合生活案例事件进行引导,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知识点生搬硬套,遇到较灵活的情境题或材料分析题不知从何下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通过生活化的引导,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知识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用于反向推广应用在生活中。初中生的认知还处于由浅及深的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排斥的情绪。教师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才能获取更好的、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讲述自身经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关于“情绪情感”的话题讨论,让学生讲出自己的遭遇和感受,通过同学之间的倾诉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不当的情绪情感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当然好的情绪情感也能促进自身的进步,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种类似生活化的聊天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消除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如鱼得水。

二、将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扭转当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就需要相关学科的教师彻底摒弃以往枯燥且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参与度,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反馈信息或者意见,也要及时做出回应和处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改善教学整体水平,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联系,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德育水平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生活与规则的联系》这节课之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将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的实际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意识到本学科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单一、无实际效用的理论概念,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实际应用的价值实体。这对一些持有知识实用论心态的学生来说,比任何的说教都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在实际生活当中到底有哪些规则?我们的生活是否可以脱离这些规则?脱离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又会变得怎么样?当然在此之前可以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道德与法治教學的生活场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借助生活化场景的创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下面依然以上文提到的《社会生活与规则的联系》为例,我们可以进行情境创设,选取班级中的5~6名同学分别扮演该情境中相应的角色,如售票员、买票的群众、过路人。

具体的教学情境应按照以下形式进行引导。一开始扮演群众的4~5名同学,还在耐心地在售票口排队买票。但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后面的一位买票人员变得非常烦躁和不耐烦,并试图往前面的人群中间进行插队,甚至还有恬不知耻地插在第1个人前面,直接对售票员大声斥责说:“你们工作效率太慢了!赶紧给我两张票!我着急要走!”教学情境发展到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先让表演的学生暂停一下。对观众进行发问:“同学们,刚刚插队的这个人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是违反了哪一项规章制度?如果觉得对,也要阐述具体的理由。”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和总结:“综合来看,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该名插队的乘客,他的行为都是不被认可的,而且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看,他违反了公共场所的规章秩序,并给他人的公共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个时候可以再抛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学生们在公共场合遇到相类似的情况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应对?”在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之后,教师先不要着急评判对与错,而是要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之后再进行总结和引导,并告诫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规章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从而达到回扣本节课的主题的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助于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是促进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面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知识,教师需要走出刻板的思维误区,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重视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在充分分析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需要,整合并利用社会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借助课前与课后的积极实践和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在现实信息的指引下,形成主动调整自身不良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参考文献:

[1]瞿小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24):39-40+43.

[2]许红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8):48-49.

[3]郑勇宏.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73):113-114.

[4]胡婷婷.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博览,2020(24):221-222.

2990500520282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