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家庭教育中 父职的缺失及其应对

2021-03-09甘剑梅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育儿陪伴家庭

甘剑梅

现象

前段时间,“妈妈带男童进女厕”事件引发网络热议。除了性别意识教育的缺失、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之外,很多网友都发出这样的质疑,爸爸去哪了?的确,“带男童进女厕”是一些妈妈的无奈之举,背后更多的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大部分家庭中,母亲和祖辈是育儿的主力军,父亲却成了育儿的局外人。父亲的缺场、缺位、缺能,导致了父职的缺失。那么,父职缺失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影响?新时代的父亲如何回归家庭教育?本期,我们一起关注现代家庭中的父职缺失问题。

家庭是一个小宇宙,自有其乾坤。《易经·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万物皆为天地所生养。天,刚健积极,催生万物;地,阴柔厚德,涵养万物。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地,孩子的生命源于父母,健康成长亦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陪伴。然而,我国历年的家庭教育调查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教育分工中通常是母亲唱主角,父亲参与不足。父职缺失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1父职缺失的表现与成因

孙元升在《“父亲缺失”类型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父亲缺失主要表现为父亲角色的物理性缺失与功能性缺失。物理性缺失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具体在场,无法与孩子进行身体与行为互动;功能性缺失是指父亲虽然在家庭中,但没有发挥其角色功能的应有作用。这两类缺失,由于具体原因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父职缺失表现。

父亲缺场导致的父职缺失

父亲缺场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在场,与孩子没有具体的互动,由此导致父职缺失。父亲缺场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如父母离婚,孩子随母亲生活;父亲外出打工,长期离家;父亲工作繁忙无暇陪伴孩子等。主观原因如父亲完全没有角色意识。许多年轻爸爸还没有做好成家及养育子女的准备,却在父母的催促下结婚生子,完全不知道如何履行父亲职责;也有的父亲坚持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是母亲的事,自己只管赚钱养家。

父亲缺位导致的父职缺失

父亲缺位是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由此导致父职缺失。在提倡男女平权的现代社会,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分工受到质疑,女性开始争取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可能走向两个极端,或将成为一个全能的母亲,或将拒绝成为一个母亲。全能的母亲可能会同时占据父亲的位置,完全将孩子揽为己有;拒绝成为母亲的女人,根本不想要孩子。这两种女性意识形态都让父职功能难以发挥。

现代社会中女性和男性同样拥有工作机会,都面临工作与家庭平衡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祖辈参与育儿成为普遍现象。部分祖辈心疼儿女的辛苦,尤其对儿子,直接代劳了养育与教育中的各种事务,也导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插不上手。

父亲缺能导致的父职缺失

父亲缺能是指父亲缺乏陪伴与支持孩子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由此导致父职缺失。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对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父职与母职的实践也没有岗位培训的支持与要求,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基本沿袭自主摸索与家庭经验传递的路径,许多父亲不知如何去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

2父职缺失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职与母职是家庭教育的两个端点,只有父职或只有母职都不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父职缺失对家庭教育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父亲的投入对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性别角色、道德发展、学业成绩、智力发展水平等都有影响。

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这一时期的父职缺失有可能导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困难。父亲角色理论认为,父亲与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调查显示,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起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父职缺失家庭的儿童反社会行为表现更高。

影响父亲的自我成长

父亲参与育儿,不仅是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参与过程中,父亲不仅体验与孩子相处的乐趣,体会为人父的喜悦;也能够更了解自己,变得更有爱心、更成熟、更有责任心;还能促进自己学习新知,提高自身能力。父职缺失让父亲少了一条成长的通道。

影响家庭的幸福感

众多研究表明,丈夫参与育儿可以提升妻子的婚姻满意度,使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更融洽。相反,父职的缺失可能带来母亲的焦虑与孩子的失控。尤其是作为现代女性的母亲普遍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冲突,在家庭养育中需要更丰富的支持。父亲的支持对母亲显得尤其重要。

3应对父职缺失的策略

父亲的缺场、缺位、缺能导致了父职的缺失,我们需要从这三个维度去思考父职回归的引导。

通过父职意识的引导与建构,转变父亲的缺场

父职意识的主观缺场,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引导,改变父亲的角色意识。如长辈与家人有意识的引导,社区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帮助父亲意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明晰自身的角色与职责。

工作繁忙的爸爸,应尽可能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如陪孩子游戏、运动、讲故事,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全心全意的爱和陪伴。早起为孩子做早餐,或周末为家人做美食,都是父职陪伴的好方式。有些爸爸会用物质满足作为陪伴缺失的补偿,给孩子买很多玩具,或是对孩子有求必应,但物质并不能代替父爱,孩子更需要爸爸身心在场的情感满足。也有爸爸左手抱孩子,右手刷手机,这样的陪伴“人在心不在”,孩子感受不到爱和关注。

为父亲正位,转变父亲的缺位

母親和祖辈要有意识地尊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家庭系统理论指出,当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角色功能,家庭功能就会有序运作,家庭生活就会健康和谐。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人们协同建立适宜的家庭养育模式。父母和祖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协商好各自负责的内容和时段。协商确定后,每位家庭成员既要有边界意识,也要有协同意识,不要越权代替,也不要推诿卸责。如父亲工作繁忙,家庭教育责任可以适当减少,但不能没有,可以每周或每月有个父亲日,这一日或是由爸爸陪伴,或是进行与父亲相关的活动,让孩子与父亲建立关系联结。

赋能父亲,支持父职回归

赋能父亲,支持父职回归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区、学校协同进行。

在家里,妈妈和祖辈要多创造机会,鼓励爸爸参与育儿。即便过程中有不完美,也愿意接纳,相信爸爸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在爸爸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给予提醒和策略支持也很有效。

社区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父亲效能培训,支持爸爸们学习陪伴及育儿技巧;或开展父亲参与的亲子活动,支持爸爸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增进父亲的参与感、成就感。

国家也可在儿童福利政策中,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如让父亲享有育儿假等。

猜你喜欢

育儿陪伴家庭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