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着力点

2021-03-08白小明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乡村振兴

白小明

摘 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找准着力点,从夯实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推动农业服务在线化、加快农民生活智慧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强化数字培训系统化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数字化基础。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业;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和新任务。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在充分考虑新时代国情农情社情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数字乡村建设提出了“四步走”的战略部署。根据这一战略,2020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展开,必将进一步解放农村数字生产力,强化信息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强大赋能作用,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开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着力夯实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石和保障。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100%的乡镇、98%的行政村实现了4G网络覆盖,89%的乡镇、65%的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宽带覆盖,农村宽带用户达1.35亿户。但是,相较于城市便捷的网络与智能设备的普及程度,广大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需要。例如,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停课不停学”,很多学校采取了线上教学方式进行网络授课。城市学生能够无缝切入线上学习,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却因缺少智能设备与网络,不得不以蹭网的方式艰难求学,有的甚至在网络课堂面前望而却步。因此,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光纤宽带、4G网络、数字电视网等的覆盖面,优化网络服务质量,降低网络服务资费,并支持智能终端企业研发简单实用、成本较低的4G手机智能终端,以满足农村家庭应用高速宽带网络与实用性手机的需求。其次,密切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在具备条件的乡村推广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使广大农民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用上优质、高效的新型通信网络。最后,加快推进农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场、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

二、着力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就是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全产业链进行改造提升,并结合科学的管理制度,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建立农业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的信息采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浇灌系统、可视化的远程诊断系统以及设备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化管理手段,及时掌握农业生产数据,并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适时调整相应指标,营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二是推动农机生产企业不断创新。生产更多优质的智能化农机具,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让农业生产从耕地、播种、植保、收割、秸秆粉碎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智能化和自動化。三是建立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全程信息溯源,使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来龙去脉。

三、着力推动农业服务在线化、精准化、普惠化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贯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综合性、系统性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数字乡村,就要抛弃过去那种碎片化的传统服务模式,代之以集成、规范、功能齐全的智能服务模式。政府或企业可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农业云”平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农民提供一系列在线化、精准化、普惠化的全产业链式服务。产前,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预见性,引导农民根据未来市场前景,主动调整生产品种和规模,并积极推动工业品下行,让农民省时、省力、精准地挑选到生产所需的农药、肥料、农机等生产资料。产中,鼓励农技专家或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在线为农民提供耕种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机作业及维修等服务,甚至可以一对一地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精准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产后,建立稳定高效的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如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广泛传播农产品产销信息,并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使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无阻。有条件的乡村还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延伸,如开发体验农业、定制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业态,为农业增效,使农民增收。

四、着力加快农民生活智慧化、便利化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要实现农业生产智慧化,而且要实现农民生活智慧化,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首先,建立数字化便民服务体系,如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村庄网上服务站点,用数字化手段改进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其次,鼓励信息技术类企业积极开发各类便民应用程序,为农民提供诸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党建、数字社会保障、数字文化娱乐等智慧化生活服务。最后,建立政务公开平台,推进更多涉农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提升在线化办理效率,让数据替农民多跑腿,使广大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全面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

五、着力推进乡村治理透明化、现代化

首先,基层政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目标。以广大村民的需求为导向,借鉴城市电子政务的经验,建设乡村智慧治理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系统统一平台整合和社会管理大数据统一口径汇集。其次,利用好智慧治理平台。设立网上“村民信箱”“村情速递”“村情交流”等版块,引导村民多渠道、多方式参与乡村治理,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乡村治理的“网格员”,促进乡村治理的全民参与和全民监督。最后,搭建“线上+线下”灵活互动的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完整的“信息收集—上报—转办—处理—反馈”高效运作机制,实现村民、村组和政府双向互动,通达村情民意,促进乡村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六、着力强化数字培训系统化、常态化

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农民数字素养的水平与使用数字化产品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效。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仅有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远远低于城镇地区的76.5%。而且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数乡村常住人口以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缺乏精通网络和熟练运用数字资源的中青年人才。因此,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大数据规模化应用,扩建更多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推动数字信息进村入户,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民使用数字资源及數字工具的水平,扩大其数字消费需求,使农民成为合格的现代化网民。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针对各个地区农村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系统的专业性数字化培训,大力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对于缺乏互联网基础应用技能的农民,应组织系统的、常规的线下培训,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的各种功能,使他们了解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其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而对于有一定网络应用基础的农民,可开发一些在线学习平台,让他们随时随地自学各种知识,并结合自身实践,灵活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使手机、电脑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农具。

参考文献:

[1]郭红东,陈潇伟.建设数“数字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J].杭州(周刊),2018(47):11-12.

[2]邢文杰,黄文君.数字经济振兴乡村发展[J].浙江经济,2019(8):63.

[3]吉蕾蕾.数字乡村战略帮助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50):46-4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J].农村工作通讯,2019(11):6-9.

[5]康春鹏.应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N].经济日报,2018-07-26(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8).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7/202004/t20200427_70973.htm.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