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远程交互式援藏教学
2021-03-08谢晓芊
谢晓芊
【摘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基于深度学习的远程交互式援藏教学是对口帮扶西藏的扶贫扶智创新实践路径。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式教学为理论基础,并以《归一问题》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探究建立基于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的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援藏教学同行携手共进。
【关键词】深度学习;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援藏
一、问题的提出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Fernce Marton提出,并详细对比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本着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等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交互式学习”,被Harasim认为是影响深度学习的潜在因素。陈丽提出将交互式深度学习分为: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
在地域限制的条件下实现精准扶贫扶智,需要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以课为载体,远程探讨课堂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实现深度学习。依据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的远程交流,考虑西藏的学生特点、多媒体环境后,确定应用如下交互式援藏教学模式: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远程交互式援藏教学案例
为了更加清晰呈现深度学习的交互式教学在培养数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成效,本文以《归一问题》一课为例,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远程交互式援藏教学模式。
(一)创设多媒体交互环境进行操作交互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交互环境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时,要充分端正多媒体在教学的价值——辅助教学,另外也要保证多种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进行切换时的流畅度。在本课教学中,以希沃白板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三大步骤,并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形成“导航”的模式,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利用多媒体交互环境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生动的教学情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二)组织交互活动充分进行信息交互
1.师生交互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会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使人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本课以买碗的情境为基础,充分阅读和理解题目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寻找中间问题:一个碗要多少钱?教师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分析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需要的条件,发现需要解决一个中间问题,后继续寻找此问题需要的已知条件。在师生交互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析法解题策略的好处。
2.生生交互
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分组交流和学习,一起参加到学习中,因为不同的学生思考结果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模式不同,大家都有着不同的思想以及方法,互动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吗?学生经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整理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同样的碗就是需要同样的三角形或者圆形来表示。马上有学生进行补充,利用画图的策略来理解题意,能够根据图上的完整的数学信息和清晰的数学问题直观理清題目中的数量关系。
(三)提供交互评价准确深化概念交互
深度学习是否发生,体现在概念交互的教学评价中学习者信息的互动是否充分体现。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该让信息互动的三种方式充分结合,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扩宽知识的广度。在本课中,设计三级交互评价,推广数学模型: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要先求什么?(1个)、30元可以买多少个碗,要先求什么?(1个)、7天读多少页,要先求什么?(1天)在交互评价中,学生不仅掌握归一问题模型的特征,也不断渗透、深化乘法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还能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体现概念交互,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式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重点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深度学习重视课堂活动的交互性。这是一种在探究活动中以操作交互为基础、以信息交互为途径、以概念交互为目的实现深度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学习者与多媒体媒介的互动、与教师的互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具体到抽象,自主建构、深刻理解知识,促成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远程交互式援藏教学模式值得继续深入探究、开拓和应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重点课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助力精准扶贫扶智的研究——以中山市实验小学数学科组对口帮扶西藏巴河中心小学的实践研究为例”(课题立项号:19JX0615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段金菊.技术支撑下的团队深度学习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44-48.
[2]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3S):24-28.
[3]王思远.教育援藏发力点:以研强师、以研兴校[J].西藏教育,2019(2):7-8.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2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钟启泉.田园将芜胡不归——“微课”的诱惑与“课堂研究”的主旋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