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过大年
2021-03-08欧阳军
转眼又到新年了。虽然今年由于疫情的反弹,各地政府都纷纷倡导人们在工作地过年,但春节毕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即便不能和家人团聚,一个人在外也要有一个过年的样子,贴春联、守岁、拜年、吃饺子,一个都不能少。下面我们就看看,要过一个传统、有仪式感的春节,都要遵循哪些习俗。
贴春联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张贴春联,这个习俗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古代诗词中人们常引用的句子,而“新桃”与“旧符”也就是今日的春联。
相传,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有一条名为度朔的山脉,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因为山上长了一棵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大桃树。在这桃树东北处的枝叶中间有一个洞,传说这个洞便是所有鬼怪出入的大门。这些鬼怪归两个神人管辖——神荼、郁垒两兄弟。不论白天、黑夜,他们都守卫在这洞门的上方,专门抓那些出去害人的鬼怪。
当时,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日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到了汉代,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所以后来的春联也都是用红色的纸写成。到了明代,经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倡导,贴春联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春联一词也被广泛叫开。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还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春联总是贴在最醒目的地方,开始贴在农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和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还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为“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
贴剪纸和窗花
窗花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民间剪纸艺术品,始于中国农村,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民间的剪纸,尤其是窗花剪纸,充满民间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风味,有“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的图案,表现了农民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就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于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唐代大诗人杜甫以《人日》为题作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作有《人日》诗,诗中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此时,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关系,诗中的“荆俗”、“晋风”就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国人的风俗。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所以窗花中大部分的内容都表现的是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此外,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当然,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想象,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贴民间年画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房舍之中张贴年画,把房内布置得色彩缤纷,同时又充满情趣。年画,是中国传统的“中国画”形式之一,一般采用工笔画形式,也有兼工带写意,当然也不乏大写意的传统中国画法。
年画早在东汉、六朝时就已存在了。宋代时,年画已很兴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并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年画的作坊日益发展。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畫后来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向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时说:“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可见,“飞帖”在当时很流行。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丰富多样的新年食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逢新春佳节,各民族都会准备独具持色的新年食品,并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
汉族人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以表示团圆。我国很多地区都讲究过年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湖北的百果年糕,均为新年馈赠亲友的糕点佳品。
世代生活在塞北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称春节为“白节”,正月叫“白月”。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屋内火炉边,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鄂伦春族人在除夕夜要给家族及近亲的长辈们斟酒叩头,一般都彻夜不眠。
台湾高山族同胞在春节期间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是一种茎与叶子较长、稍有苦辣味道的植物,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人长年菜里,象征著长生不老。
内蒙古满族的年夜饭尤为讲究,年三十的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广西壮族人习惯在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这叫作吃“压年饭”,以表示来年五谷丰收。春节时他们还要欢歌赛舞,年轻小伙子们会借此机会向自己心爱的姑娘表白。
海南省的黎族同胞在过年时家家户户早晨都要酿新年酒、做年糕、煮年饭,下午封存压年米,傍晚祭拜祖宗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喝年酒、吃年糕。
居住在湖南的侗族过年第一餐的整桌菜以鱼为主。大年初一清早先从水塘里弄几条又大又灵的鲤鱼,煎、炸、烧、炖后摆上餐桌,然后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来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每至除夕,他们还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青年男女,除夕守岁一过子时,就成群结伙地去挑水,然后用新汲的清水沏泡米花糖水,大家争相饮用,以期新的一年里生活如糖似蜜、美满幸福。除夕那一天,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景颇族人们春节期间互相拜访,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有的村寨还组织“木脑纵歌”,纵情欢乐,通宵达旦。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基诺人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将事先做好的野兽、飞禽、蔬菜以及野果等美味佳肴,分别用竹筒装好并插上鲜花,最后再集中到最年长的前辈家聚餐,大家尽情欢呼,并开怀畅饮。在过年的最后一天,前辈家则要杀一条狗和两只鸡以表示谢意。
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的达幹尔族,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祖国西南边陲的佤族人,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土家族过年十分热闹,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节日食品,还要给孩子做新衣,购置鞭炮、灯笼等。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与和合菜,象征来年酒肉丰盛、五谷丰登、家庭幸福。
藏族人民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道“扎西徳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并献哈达,祝愿愉快幸福,他们还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在除夕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油饼、奶饼、血肠和手抓羊肉等。
维吾尔族的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类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作者简介:
欧阳军,生于1963年,四川渠县人,九十年代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副主任中药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秦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致力于中医药理论及药膳食疗研究,倡导回归自然疗法。从事科普创作30余年,至今已在国内外120余家报刊发表科普文章3万余篇,出版科普著作5部。曾获广东省科普创作一等奖、四川省科普创作杰出贡献奖、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个奖项,被《问健康画报》、《新医药周刊》、《博爱》、《开卷有益》等报刊聘为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