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年人”的近忧与远虑
2021-03-08闫肖锋
闫肖锋
年关将至,由于疫情特殊情况,国家号召“原地过年”“非必要不回乡”。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响应。“与其隔离十四天,不如留厂多赚四五千。”“原年人”,疫情下诞生的这个新词专指不返乡在原地过年的人。
张文宏说,要感谢那些就地过年的人,因为他们作出了牺牲。就地过年,无法堂前尽孝、共享天伦,确实是牺牲。也许暂时的牺牲能够换来疫情防控的长效。理解每一份思乡之情,愿每个留在异乡的人都被善待!
所幸,各地政府和各级单位积极作出响应,为“原年人”就地过年提供财物支持和各种便利。比如,有些地方政府送房租补助、送孩子冬令营、送技能培训,有些公司为他们准备了米、油、景区门票、特色美食、过年红包等,有的还特意开放了职工之家的卡拉OK,以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还有的组织人力、物力关怀不能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乡愁。但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也的确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缺憾。将来有没有办法弥补这类缺憾呢?有的!那就是让他们有朝一日成为市民,无须再两头奔波。
但眼下,“原年人”要成为市民尚有近忧与远虑。
近忧是,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将外来务工人员仍称为“民工”或“外来流动人口”,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贬义。所以,首先,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应避免使用这类带有歧视性的称谓。
此外,在对他们的关怀上,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应该长期化,不应只是春节期间“聊表心意”,因为他们也是城市建设者,也对城市作出了贡献。
远虑是,要满足外来务工者成为市民的愿望,还有许多制度硬核需要破解,比如购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必须打破城市既得利益的樊篱。近年来的人才大战、积分入户等入籍办法虽差强人意,但尚有诸多不公之处。
我们要认识到,鼓励不返乡过年只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只有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才是长久之策。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本就有权在城里过年。
如何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由“民工”向“市民”转化?苏州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苏州,从养老、医疗、工伤到生育、失业,再到五险一金,均逐步实现外来人员同城并轨。比如,只要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参加社保以上一年苏州职工平均收入为基数,外来员工缴11%,单位缴34%,与本地职工一视同仁,平等参保,平等享受,不搞两个标准。
再比如,苏州20.3万外来人员子女可在当地就读,其中12.7万人还可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近63%。同时还推行少儿大病医疗保险,在苏州读书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符合条件的也可参保。在苏州,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搬进小区、享受市民生活,例如昆山开发区新建25处集中居住区,22万外来人员中已有17万人入住。
解決“原年人”不返乡过年难题,关键在突破制度樊篱,实打实地解他们的近忧与远虑。须知,在城市人口日益老龄化的未来,外来人员作为新鲜血液是城市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管理对他们的付出不是成本而是投资。而就他们本身的权益而言,岂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