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者与再生者
2021-03-08胡泳
胡泳
在《沉重的肉身》里,非常喜欢的一段话是:“经过身心俱悴的震颤的身体灵魂没有改变对美好的幸福的信赖,没有归于虚寂,它仍然是还会受伤的爱,只不过情感的单纯在经历过伤害后成了复杂的单纯。”
威廉·詹姆斯曾经提出过应该把原生者(Once-born)与再生者(Twice-born)加以区分对待。原生者是那些不假思索地天真无邪地接受他们童年信念的人。再生者可能恪守着同样的信念,但他们是经历了长期的怀疑、批判和检验之后才这样做的。
仅就态度而言,原生者和再生者的信念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维定势、认知架构或发展水平是迥然不同的。换言之,我们不仅需要考察人们所持有的信仰,而且需要考察他们持有信仰的方式——他们世界观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结构。
在19世纪之交,詹姆斯是一位领先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一起创立了实用主义哲学学派,认为一个观念的意义要在其实际效果中寻求,思想的功能是指导行动,而真理将由信念的实际后果来检验。虽然这种哲学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渐入沉寂,被语言哲学所取代,然而它在今天却迎来了一场复兴,许多当代哲学家正在回归到詹姆斯那里,把他作为新的感知、意义和信仰理论的主要灵感来源。
詹姆斯提出过许多关于幸福的见解,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幸福是将自己定位于更高的目的,即便那个目的不能被合理地证明其存在。那些遭受“意义危机”的人,终将比那些随大流、走捷径的人显现更强烈的生活热情。
在幸福观方面,可以说原生者是那些似乎先天易感幸福的人:他們对生活有一种孩子般的接受,拒绝受到世界上的强烈痛苦和邪恶的打扰。然而,如果你觉得宇宙存在某种内在的错误,如果你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那些不对的地方必须纠正,那么你就是再生者。
再生者是无可避免的悲观主义者。用詹姆斯的话来讲,“有一些人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系列的之字形,因为他们刚刚产生一种倾向,马上又被另一种倾向占了上风。他们的精神长期与他们的肉体作战,他们希望不相容的东西相容,任性地冲动打断他们最蓄意的计划,他们的生活是一出写满悔改、努力修复小失误和大错误的长剧”。
所以,如果说原生者自出生以来就一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那么,再生者则意味着生活变得不那么轻松,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争取到某种秩序感和意义感。
对于一个原生者来说,用于指导举止和态度的自我意识,源于一种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安适无拘的感觉;而对于再生者,自我意识则源于一种深刻的疏离感。
归根结底,需要问自己,你是一个有归属感的人,还是一个深具疏离感的“局外人”?弄清楚这一点,对你的生活存在众多实际意义。比如,如果你是再生者,那么你会与周围的环境感到分离。你可能在组织中工作,但从不从属于组织。你对自己是谁的感觉并不取决于成员资格、工作角色或其他社会身份指标。而原生者是现有事物秩序的守恒者和调节者,其自我价值可以通过维持和加强现状而得到增强。面对自己遭受的挫折以及世界所遭受的苦难,他们相对不受干扰。
当然,做出任何此类笼统的声称都是有风险的。永远不能通过两分法对复杂的人类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