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细节提升城市文明
2021-03-08杨朝清
杨朝清
“您好,感谢您能排队等候上车,送您一份小礼物,您可以把背包背在胸口。”近日,浙江杭州火车东站地铁站里,一批统一着装、背包向前的站务小哥哥小姐姐,拿着定制礼物,依次送给候车乘客。戴着耳机安静候车的,自主背包向前的,站在候车区排队的,哪些乘客文明乘车了,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
先下后上,安静乘车,排队等候,背包向前,在地鐵这样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空间里,关乎文明的细节有很多。“背包向前”不仅有助于防范财物被盗的风险,也有助于方便他人——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地铁车厢里乘客摩肩接踵,将双肩包置于胸前或者提在手上,既有助于节省空间,也能够避免挤碰到其他乘客。
对城市文明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武汉地铁上,从“老弱病残孕专座”到“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再到“让座给更有需要的人”,让座走出了“道德绑架”的困境,变成了一种权利让渡、体谅他人的“成人之美”。面对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们,一些市民主动让座,让城市变得更有善意、更有温暖。
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见证了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文明也体现在对陌生人悄无声息的关心与呵护。公交司机开车灯护送夜行儿童,商家给陌生人提供免费凉茶,私家车主看见老人过马路不忍心按喇叭,交警延长绿灯时间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房东为受疫情影响的租客减免租金……将陌生人的冷暖、饥饱、劳苦放在心上,通过一些细节来传递爱与善,让城市有了更多的人情味,让陌生人之间即使不见面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与温暖。
背包究竟是背在前面还是后面,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问题;在地铁车厢人满为患这样一个特殊空间和特殊的场景,“背包向前”虽然打破了许多人的习惯,但却利人利己。和让座一样,“背包向前”并非道德义务,而是一种教养的体现。懂得体谅他人,愿意替他人着想,这种难能可贵的“文明自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地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我们要一起参与到这场关于文明的行动中”“虽然说今年可能是最冷的冬天,但内心的温暖却可以驱赶严寒”。通过自律自制的“背包向前”,让陌生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替他人着想有助于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
与人为善,放之于公共场域,最低层次的要求就是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最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善意涌动、温暖萦绕的城市。
适用主题:人文关怀;社会温度;文明城市;国民素质;细节……
文本解读:山东省高密一中 陈晓彤
角度一:细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城市治理亦如是:贵在细节,重在细节,难在细节。杭州市倡导“背包向前”,保障自身安全,间接方便他人。以“绣花工”创文明城,细微举动的改变,能带动整个城市的公共秩序迈入文明新篇章。
角度二: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国民素质的过程。从“背包向前”到主动让座,从无声关怀到陌生善意,从“道德绑架”到“权力让渡”。城市包容影响着每一位居民,高素质居民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成为文明城市的靓丽名片。
角度三:社会温度
社会温度取决于社会给予每一位公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自律自制的“背包向前”,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让整个社会氛围快速升温;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也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安全感和幸福感推动换位思考,涵养文明自觉,涌现暖心善意,打造和谐社会。
学生运用示例
中国自古奉行的处世哲学便是“刚柔相济”。发展速度为刚:两弹一星、天眼墨子、中国高铁、港珠澳大桥……我们以雄厚的实力铸就大国盔甲;社会温度为柔:脱贫攻坚、社会保障、自然生态、城市文明……我们以人文关怀织成温暖内核。抬头仰望,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是未来征途漫漫,俯首温柔,社会角落的细枝末节也投注关怀温暖。刚柔相伴,俯仰相生,发展速度和社会温度相辅相成,如太极阴阳交织平衡,辉映在中国的腾飞之路上!
——山东省高密一中 刘欣泽 《发展速度,社会温度》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