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与措施

2021-03-08邵文帅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砖瓦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乡土地规划

田 宇 邵文帅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土地管理问题备受关注,立足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分析土地科学管理方法,以此提高土地开发率和建成率,促进社会经济常态发展。本文针对这一论题重点探究,希望能为同行提供理论借鉴,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1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意义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视角,高度重视土地管理,以期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实现程度,取得小康社会建设的良好效果。2019年土地开发率约88.50%,土地建成率约93.0%,分别比2018 年提高1.31、0.30 个百分点(见表1)。2019 综合地均税收561.65 万元/公顷,与2018年相比,约减少0.78%[1]。

表1 2019年土地开发率及土地建成率

从数据对比中能够看出,土地开发、土地建成工作成效显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管理水平。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变化,应适当调整土地管理方案,以此深化土地管理工作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实现和谐发展。

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常见问题

2.1 规划缺乏合理性

土地开发、管理不能一蹴而就,此项工作具有投资周期长、内容繁杂、情况多变等特征。土地规划中,多数地区为追赶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度,往往忽视区域特殊性,盲目向其他地区借鉴土地管理方案,即便能够获得利益,但仅限于短期利润的获取,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长效增加[2]。之所以土地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因为相关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全局观念较差,土地管理阶段未妥善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即退耕还林、边毁林开荒等环节交叉进行。长此以往,“占补平衡”将流于形式,并且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不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稳定性。从链条运作角度来看,管理规划起到导向作用,一旦指导方向偏颇,那么土地管理成效很难全面显现,最终城乡一体化建设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规划未能科学、合理制定,那么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会成为土地现代化管理阻力,不利于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

2.2 开发投资主体单一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尤其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政府向其倾斜财政资金,以此缓解土地开发、土地管理阶段的资金短缺现象。实际上,土地管理经费缺口较大,单凭政府一方进行补助,难以迎合新时期土地管理需要。基于此,定要打破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的被动局面,适当拓宽筹资渠道,这既能减轻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压力,又能满足资金持续供应需求。

2.3 土地管理较片面

土地管理活动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开展,这项活动具有广泛覆盖特征。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大多停留于表面,管理制度更新速度迟缓,管理实践中经常出现无据可依现象,导致土地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具体来说,农民集体概念尚未统一,所以集体所有权适用范围未具体确定,使得土地管理工作无序开展。久而久之,土地管理有效性难以保证,并不同程度阻碍农村经济建设,制约农村现代化进程。个别农村地区的土地规划制度缺乏实用性,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管理工作低效开展。如果土地管理工作未严格推进,则城乡发展差距会逐渐拉大,并且农民利益会受损,日后城乡发展难以良性循环。除此之外,监管工作不到位,这是违规管理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2.4 管理团队不够专业

城乡一体化建设效果能否优化,重要原因之一即土地管理人员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现今,土地管理团队内部凝聚力涣散,多数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偏低,并且实践经验匮乏,在土地管理活动中,常因自身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而产生多样化问题,进而增加管理难度,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效果。如果相关部门忽视管理人员的培训,或者管理团队低效培育,管理人员从业自信心相应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将遇到重重阻力。

3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解决土地管理问题的措施

3.1 合理制定规划

城乡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事先制定科学规划,以便正向指导土地管理行为,让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其中规划起到全局统领作用,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实现土地的深度开发和合理规划,真正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际上,土地管理规划是城乡规划的一部分,加强二者间联系,促进建设、管理活动稳步进行。在此期间,相关负责人实施“占补平衡”原则,以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全面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需注意的是,尽最大可能维持生态平衡,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完善土地管理规划,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 丰富开发投资主体

土地管理活动涉及多个方面,此项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为逐步完成土地管理任务,势必要增强管理合力,即加强企业、政府、个人等多元主体间联系,为土地管理方案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土地资源闲置现象[3]。与此同时,这能为土地开发与利用提供所需资金,让土地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因为土地管理效果与效益产出有一定联系,为确保参与者利益合理配置,避免出现利益纷争,定要启动多元主体协同管理机制,探索风险共担、利润配置的平衡点。其中,企业有偿投资、政府公益投资、个人有偿投资,在调动各主体积极性的基础上,增进主体间联系,经协商协作优化土地管理效果。

3.3 加大土地管理力度

管理规划制定后,据此进行全过程管理,立足城乡发展需求,制定短期、长期管理策略,让土地管理工作有的放矢,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4]。因为城乡功能不尽相同,基于功能定位制定管理目标,实现特色城镇打造、魅力城市建设,以此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土地管理工作规范化进行。从整体空间管制角度出发,适时完善空间管制体系,根据各区域特色资源及个性化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管制策略,大大提高土地管理制度执行效率,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助力。规范管制行为的过程中,启动适度监管模式,并配备奖惩激励制度,减少违规管控、随意治理等行为,取得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利用的良好效果。此外,参与土地管理的人员,能够以较高热忱度执行土地管理职责,并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布置的活动,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阶段的土地管理献计献策。

3.4 构建专业管理队伍

城乡一体化建设期间,势必要成立高素质、高技能管理队伍,为土地管理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使管理问题逐项解决。培育合格的管理队伍时,从优秀人才聘用、内部人才选拔等工作入手,其中,资格认证、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内容是外聘与内选的必要考察点,也是提升土地管理质量的基本要求。新时期下,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逐渐提高,对于土地管理人员来说,既要提升个人能力,又要借助团队力量,推动土地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使管理行为与管理规划相契合。在专业管理队伍支持下,城乡差距呈缩小化趋势,实现同步发展和共同富裕。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应面向土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适当提供再教育、外出学习机会,这既能增强从业人员含金量,又能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储备优秀人才,推动土地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4 结论

城乡一体化建设已成必然趋势,对于土地管理工作,从业者应通过合理制定规划、丰富开发投资主体、加大土地管理力度、构建专业管理队伍等措施优化土地管理效果。这既能调动城乡人们的参与热情,又能为日后土地常态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城乡土地规划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城乡涌动创业潮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迎接“十三五”规划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