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2021-03-08吴文翰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油画艺术家色彩

吴文翰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我国传统文化是经几千年融合、演变酿造出的文明成果,在多元文化交融与互动的环境下,加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极为重要。油画于十九世纪传入我国后,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审美。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使油画的创作形式与风格得到创新。文章以此来展开研究,探讨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油画于十九世纪引入我国,在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随着中国油画创作体系的不断完善,油画已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思想等融为一体,在当代油画创作时大部分艺术家都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油画作品具备本土特色。当前,从油画创作的实际来看,中国传统符号、文学、习俗等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丰富油画创作素材的同时,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载体。站在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要想推动油画及传统文化的共同进步,还应加快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入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格形式,全面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与油画创作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艺术家的情感相契合

艺术家在创作油画时往往会融入自我情感,在油画传入我国后便衍生出众多优秀的油画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常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具备中国人民特有的逻辑思维和情感意识,他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创作时便与艺术家的自身情感相契合,从而使传统文化与油画作品能够有机结合。油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情感及思维,油画作品可以间接地反映艺术家的认知以及对待各种事物的感受。比如,艺术家在某件事物或某个人身上产生灵感时,便会涌现出强烈的创作想法,从而把真实的情感赋予作品[1]。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无论有形还是无形都能对人的思维、精神起到教育和引领的作用,对于艺术家而言,在得到传统文化影响后会将本土情感融入作品中。例如,段正渠先生创作的《东方红》《北方》等作品,均能体现出作者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才使艺术家们创作出富含传统文化意蕴的油画作品。

传统文化与油画创作审美相符

油画属于艺术审美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颜料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事物,油画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审美性,它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油画创作中对美感的体现有较高的要求。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审美需求,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同样需要审美性。对于油画创作而言,要想展现油画的文化魅力,就必须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需要通过一些风格独特的文化元素来吸引大众。我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中最具审美表现力的便是色彩,且在众多油画作品中也都会引入中国传统色彩元素来凸显本土气息。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对红色、黄色等色彩比较热爱,红色有吉祥、喜庆之意,黄色则有富贵之意。这些色彩本就是审美符号,将其运用在油画创作中不仅可以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理念,也能丰富油画作品的色彩元素,将文化与审美有机糅合。

推动传统文化与油画共同进步

油画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创作体系、风格,但任何一个领域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对于油画创作而言亦如此,创新是油画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结合创作的需求以及审美等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与拓展才能够获得长远的进步。在创作时利用传统文化丰富创作理念、素材及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地表达个人情感,把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这可以有效地推动油画创作领域的创新。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当代社会我国在面临经济发展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发展进入瓶颈期的问题。必须稳固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使人们得到有力的精神支柱。当传统文化与油画创作结合后,人们在观赏油画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站在多种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带领人们认识传统文化的多元化[2]。并且,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艺术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在此情况下,将传统文化融入至艺术领域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符号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瑰宝,如今,将传统文化引入油画创作可以彰显我国独特的民族色彩,在油画创作中运用到的传统符号主要包括京剧符号、色彩符号等。其中,京剧在油画创作中比较常见,京剧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不仅具有叙事作用,还极具审美表现力,也正因如此,京剧在油画创作中比较受欢迎。例如,阎平创作的《北方有佳人》这部作品便能体现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元素,该作品是“小戏班”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展示了农村演艺人在上台前的行为举动,在作品内容上,一名穿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的女性正在整理头发,旁边一名女子正在和一名武生扮相的男子说话,也有正在上妆和排练的女子,整幅作品中的人物丰富且生动,仔细观赏该作品便可发现,虽然创作者通过颜料绘画出了多个艳丽的人物形象,但整部作品却散发着一丝哀愁,仿佛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对戏子的关怀。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色彩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油画的整体美感及效果。比如,赵无极先生的油画作品展现了专业的色彩技巧,作者将色彩和传统文化底蕴二者有机地融于作品中,特别是赵无极先生中年以后创作的油画作品更能体现这一点。例如,《4.4.85》这一油画作品,整幅作品虽然只涉及黑、红、黄等少许色彩,但色彩之间的合理搭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带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3]。在创作过程中赵无极先生专注于光线、空间的描绘,红色与黑色两种色彩层次分明,人们可以在观赏作品时联想到土地和火焰,通过色彩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神秘感与形式感。

传统文学的运用

我国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从一些古代诗歌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描绘出的真实意境以及诗歌蕴含的诗情画意,这些诗歌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给读者。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展示了我国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读后给人一种亲切与真实的感受,而阅读王维的古诗时,则使读者陶醉于诗歌所呈现出的自然美景之中。当代的一些油画作品正是在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被创作出来的。例如,赵无极先生创作的《连理》《山水意向》等作品。作品的名称也极具诗意,可以激发人的想象思维,作品风格含蓄又极具中国传统韵味。另外,也有一些油画作品与中国经典故事有关。例如,刘溢先生创作的《烽火诸侯》便是借鉴“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创作时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体现幽默感的同时,又融合了悲喜剧、荒诞滑稽等艺术色彩。

传统习俗的运用

随着油画在我国的创作时间不断延伸,传统习俗元素也在油画作品中渐渐体现出来。比如,有的油画作品体现农民丰收果实时的场景,有的油画作品则体现人们过传统节日时的场景。有人认为油画属于舶来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习俗文化截然不符,如果将两者生硬的组合起来便会产生巨大的冲突。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合理运用中国的习俗文化元素,便可赋予油画本土色彩,使油画创作形式在我国得到创新。许多国人背井离乡,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十分强烈,而一些艺术家也正是抓住这一点创作出了众多蕴含中国地方习俗元素的油画作品。例如,王沂东先生十分擅长创作婚礼习俗类油画作品,其创作的《花烛夜》《远方的来信》等作品可以体现沂蒙山当地的婚礼习俗,也可以体现出王沂东先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同时,王沂东先生对油画人物表情的刻画十分细腻。例如,在《远方的来信》这一作品中,新娘正专注的查看丈夫寄来的信,从新娘的表情里可以看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尽管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大量红色,但依然掩饰不住新娘内心的忧伤。另外,一些艺术家为了能够创作出贴近当地习俗的油画作品,会与当地人密切接触,甚至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靳尚谊先生在创作《塔吉克新娘》时便采用了这种方法,该作品体现了一位恬静、含蓄的妇女,透露出了创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传统背景元素的运用

背景在油画作品中起到调节氛围的作用,背景会直接影响画面的氛围感,因此,大多数艺术家都比较注重油画背景的创设,在油画中我国传统背景元素比较常见。例如,陈逸飞先生所创作的“海上旧梦”系列油画作品便运用了民国时期的背景,再融入当时的乐器、服饰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使作品整体画面充满了民国气息。又如,钟飚先生以民国时期的上海车站为背景创作出了许多时代感很强的油画作品。这些传统背景均具备艺术语言,与当代油画创作相结合既脱离了时空束缚,又使油画背景充满创意与传统意味。

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发展建议

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单纯引入相关的元素,要想弘扬传统文化并使油画创作得以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创作出的油画作品才具备文化表现力。油画并不属于我国的本土艺术,其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时长远超我国,油画进入我国后虽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油画发展仍然深受文化矛盾的影响。要想推动中国油画发展进步,就必须加强挖掘文化精神内涵,并使其灵活地体现在油画作品中。从油画创作的发展情况来看,油画创作主题、风格与时代变迁有着密切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油画创作领域出现了众多以祖国为主题的作品[5]。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油画创作的核心便逐渐地转移到个人思想情感的抒发上面了。这也充分说明油画创作的主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但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运用传统文化时,都必须体现文化精神内涵的本质,将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密切结合。因此,需将更多可以展现我国本土特色的精神内涵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以此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创新

中国油画发展必须具备独到的本土眼光,这意味着创作时要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创造出自身独有的风格。由于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思维、技艺不同,所以创作出的油画作品也各具特色,每个作品都蕴藏了该作者的创作形式与风格。从这些作品的创作风格中可以看出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性格、修养等,从作品形式中则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创作习惯、想法等。从我国油画的早期发展情况来看,最初的油画作品大部分都使用黑白线条作为表现形式,艺术表现风格也比较单一,更多的是借鉴和引入[6]。但如今,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油画画家,画家们也逐渐意识到不能一味地借鉴别国油画的形式与风格,而要创新出独具本土特色的油画作品。于是,越来越多的可以彰显本土特色的油画作品映入眼帘。与此同时,艺术家也需要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使自己的油画创作与时代的发展密切接轨,了解不同时段油画创作的要求,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促进我国油画与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在油画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影响,油画创作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传统文化不仅与油画艺术家的情感相契合,还与油画创作的审美相符合,两者相融合可以推动传统文化与油画创作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油画艺术家色彩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神奇的色彩(上)
《岁月长又长》(油画)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