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展
2021-03-08王璐璐南京艺术学院
王璐璐 南京艺术学院
自步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移动图书馆的变革。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图书馆资源服务己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与移动化信息需求,图书馆用户希望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享受服务。与此同时,移动图书馆对服务模式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概述
移动图书馆的概念
移动图书馆,起源于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最初是以“流动书车”的形式,临时为偏远地区和不能享受到馆服务的群体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低、资金不足等问题,达到图书馆资源知识传递与共享的目的。在后来的研究中,传统的移动图书馆又被赋予新的含义,人们将其定义为“手机图书馆”或者“口袋图书馆”,即依托无线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一系列技术,帮助用户通过手持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等)获取不受时空限制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享受移动图书馆平台提供的馆藏OPAC、数据库导航、个性化定制等服务。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短信息服务:指图书馆通过短小精炼的文本信息发送简单指令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其优点在于用户覆盖率高、信息传递速度快以及操作简便等,但是也存在诸如难以交互操作、形式内容单一等缺点。因此,SMS短信服务一般适用于简单的提醒服务(讲座预约通知、图书到期通知、欠费提醒)与查询服务(馆藏书目查询、借阅信息咨询)。
WAP网站服务:可作为SMS短信服务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主要是指移动设备可以依据无线应用协议随时随地接入并访问互联网,从而实现移动图书馆提供的相关信息服务。WAP网站服务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且功能齐全,在参考咨询和用户交互服务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SMS短信服务的不足,二者形成互为补充的格局。
移动APP应用服务:是一种第三方应用程序——主要由图书馆自主研究开发或者与商业化软件公司合作开发APP,供用户在移动设备终端下载体验。它具有个性化、趣味性等特点,是一种聚合QR码服务、RSS订阅服务、基于位置服务、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移动增值服务。目前,由于智能终端移动APP具有独特的优势,此项应用服务近年来成为国内图书馆个性化与创新服务的新趋势。因此,下文主要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移动APP应用模式来探讨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
服务对象范围狭窄
目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面向科研人员、校内学生,以及办理读书证的相关群体,用户服务范围不能全面覆盖,很多社会人员无法享受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最关键的是,虽然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是与其他热门APP软件的下载量相比,了解并使用移动图书馆APP的用户仍居少数。这样的问题主要与移动图书馆的宣传工作不充分有密切的关联,存在部分高校学生不知道学校己开发了移动图书馆APP的现象,未经认证的社会人员更是存在信息封闭的现象,这就使得原本并不广泛的服务对象范围更为狭窄,对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利用率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服务资源内容多样性不足
大部分移动图书馆服务资源内容只是将数字图书馆或者WAP网站的功能模块简单照搬过来,资源内容趋同化现象明显。其中,公开课、讲座以及多媒体资源内容较少,也没有建立彰显图书馆文化特色的专题资源数据库,无法凸显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此外,各类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纵然多数髙校都使用相同公司开发的移动图书馆APP,但是处于同一系统架构的图书馆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协作,大都自成一体。超星、汇文以及书生等商业性移动图书馆APP之间也缺乏一定的合作。
服务个性化程度不深
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拓展服务以及特色服务功能不能够结合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地设计以及提供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经调研发现,大部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功能都没有设置个性化资源推荐模块,即没有依据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与之匹配的移动信息服务,仅仅提供“个人借阅信息查询”与“我的收藏”这种类型的个人服务,这些服务功能只是在不同用户的界面呈现出不同的信息,但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此外,部分移动图书馆提供了RSS订阅与资源推送服务,其中,RSS订阅服务也仅仅是用户自主定制感兴趣的资源模块,由服务器进行推送。而资源推送服务则仅仅停留在借书到期提醒、预约取书通知、新书推送等基础性的推送服务,无法主动地针对用户的真正需求提供服务。
服务方式缺乏主动性
对于移动图书馆APP而言,界面布局的合理性、页面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功能区域划分的易用性等均反映了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当前,国内移动图书馆APP在服务界面的视觉美观与布局方面存在不足,大多数移动图书馆APP形式单调,页面区域划分不合理,部分高校与其他高校采用统一联合开发的模板,界面较为粗糙。而随着用户对于软件使用体验感的提升,界面的友好性与吸引力逐渐成为用户选择APP软件的一种重要标志。此外,大部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缺乏与用户进行人性化互动的功能,不能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为用户提供反馈平台以获取用户需求。调研应用商店中的这些移动图书馆APP时发现,大部分移动图书馆APP下载的评论区有用户留言提出的系统的不足之处与优化建议,但是很多图书馆缺乏对此进行改善的意识。
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长远规划
首先,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事,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理想信息化建设成效。大部分图书馆虽然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建设成效并不显著。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缘于资金投入不足。通常是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项目只能搁置。由此可见,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已然成为影响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因素。
其次,移动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必须提前做好整体性规划。而大部分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均缺乏整体性长远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比如今天建设一个数字化阅读室,明天又建设一个指纹门禁系统,这一切事先并未提前做好规划,只是临时起意,随意为之。此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今,移动图书馆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移动图书馆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通常并不具备专业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知识与能力,仅凭经验为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成效。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建议
扩大用户范围
对于移动图书馆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终身教育的支持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的义务,移动图书馆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提供给社会群体是必然的趋势。因此,移动图书馆可开放注册访问权限,扩大非本馆用户服务范围,促进其深层次发展。同时,移动图书馆应提高用户情境空间的感知能力,确保用户的地理位置处于移动图书馆感知系统覆盖的范围内,从而增加用户感知系统的精准性,减少用户流失,保证用户粘性。此外,移动图书馆还可与其他各馆共同发展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降低访问门槛,并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增值服务。
细粒度挖掘服务资源
作为信息资源传递的桥梁,移动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移动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与特色化服务资源值得思索。针对上述移动图书馆服务资源内容多样性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可针对性地开拓具有地域、文化、教育、历史以及图书馆自身性质等因素的特色服务资源;另一方面可对移动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细分,将基于知识单元的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与揭示,对图书、电子书、期刊、文献等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主题方向上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领域的再细分,以此来保证资源的精细化重组,为不同群体用户提供多维度、多粒度、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以用户情境需求为中心
由于移动图书馆最初主要以“资源”为关注点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其个性化服务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浅层次的信息需求,但这种围绕馆藏资源开展的服务不具有足够的智能性,只能做到以用户驱动进行服务。所谓以用户情境需求为中心进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想用户所想。例如,为不同职业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资源,针对不同网络状况下的用户分情况推送文本资源或是图片资源,对于不同时间段的用户向其推送的服务资源也应该有所不同,从而满足更深层次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因此,移动图书馆应该将其关注点逐步转移至以“用户情境需求”为中心,一方面,通过对用户服务体验的评价挖掘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将情境感知技术应用于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力求开展与用户情境和特征相匹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引入智能代理
针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可以引入智能代理技术来进行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优化改进。智能代理agent的理念是不需要人为干预,可以依托一定的技术以及用户定义的规则,代替用户完成预期的工作。具体来说,智能代理agent具有深度学习功能与高度感知能力,其代理服务器能够在没有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与外界进行通信并持续、自主地发挥作用,主动追踪用户行为痕迹,收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由此来实现主动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智能代理agent主要由多种类型的agent共同聚合组成,分别为个性化推荐与检索等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搜索、分类、处理、决策等一系列过程来提高服务系统的智能性。
加大资金投入和建立长远规划
首先,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一点毋庸置疑。基于当前大部分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足够资金投入的现实,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专门建立移动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正在进行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单位;二是各图书馆从自身财政资金中拨付一部分款项,用于支持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三是倡导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移动图书馆建设捐款。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移动图书馆建设的资金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从而更好地推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其次,欲让移动图书馆更具系统性,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效,必须对移动图书馆建设提前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目前,很多图书馆在此方面均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图书馆建设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情况,建议图书馆一是要组织专门人员对移动图书馆建设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若本馆人员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也可从在移动图书馆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的兄弟图书馆聘请专业人员,与本馆人员共同完成对移动图书馆建设的规划;二是在初步建立规划后,在后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针对不足之处适时调整规划内容,让规划更符合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实际;三是规划建立起来后应严格执行,保证规划内容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和服务的重要集散中心,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移动化建设。为提升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成效,建议在正式进行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之前,选取一些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并对这些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与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服务。除此之外,也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帮助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另外,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有专门开展移动图书馆建设的业务,所以,也可将任务进行外包,从而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性。
总体来说,通过对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扩大用户范围、细粒度挖掘服务资源、引入智能代理、以用户情境需求为中心以及加大资金投入和建立长远规划的五种改进思路。其中,以用户情境需求为中心是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