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逻辑理路
2021-03-08李效洲李芗霓
李效洲,李芗霓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13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绩。特别是作为文化上层建筑核心的意识形态领域,党始终将其作为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的重要环节;从历史发展逻辑、理论创新逻辑和实践建设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时代抉择
“群众信奉或不信奉一种意识形态,是对思想方式的合理性和历史性的真正批判性检验。”[1]395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其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从五四运动浪潮中脱颖而出,占据了民族道德和社会正义制高点的历史必然,并在新中国成立后70余年的发展建设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挑战与激变中巩固
新中国成立伊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但根基尚未完全巩固,1950年5月29日,毛泽东在高等教育会议上指出:“现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进步力量还小,马列主义的力量比起资本主义的力量来要小得多。”[2]149意识形态领域反马克思主义风险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非处于绝对主导优势,“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要许多时候”[2]120。特别是针对电影《武训传》引发的文艺界“思想混乱”、胡风“五把刀子”妄论以及党内工作上存在的作风问题,都对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了挑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及时果断进行批判,从而“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中期,虽然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逐渐稳固,但伴随“大跃进”运动、反右倾扩大化,乃至反右过程中“左”的思想再次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多学术讨论被冠以反社会主义的帽子,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反修防修反复辟”的斗争中,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指以特定的意识形态通过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自由竞争而得到的地位,强调产生认同力的非强制性”[3]36背道而驰,以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国性政治批判运动扩展开来。
(二)“文革”时期的艰难前行
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仅体现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行政权、管理权和统治权,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发自内心的认可,从思想深处对党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赞同和支持,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非强制性。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思想观念领域的领导权问题,却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性质和特征异化演变,1966年4月22日毛泽东同志指出:“这是触及灵魂的斗争,意识形态的,触及的很广泛。”[4]580为日后“文化大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泛化、扩大化埋下了伏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样化进步思想不占主导地位,而林彪、“四人帮”集团打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幌子,却极力鼓吹个人崇拜、宣扬精神万能和斗争哲学,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深处产生困惑和迷惘。“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 等口号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树立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外在政治权威,但却在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弱化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性内在权威。
(三)改革开放带来的创新发展
“文革”结束后,全国上下迫切需要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两个凡是”等思想桎梏中摆脱出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拉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序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认识理念被树立起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做了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确保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掌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5]3421982年党的十二大重申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一切文化建设当然也要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进行;1987年党的十三大强调,党领导人民在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此后,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6]160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7]528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得到了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
(四)新时代的战略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也对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当然也包含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而且在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党的坚强领导对于提高意识形态引导能力和扩大主流思想的舆论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能再被打断,面对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异常凸显。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文化的构建途径和奋进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左右和引导,因此,在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借以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征程中,必须建设具有社会凝聚力、思想引领力和内在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掌握在手中。”[8]19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一再强调和不断突出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坚持把党管宣传和党管意识形态的理念和宗旨贯穿于思想建设的全过程,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加强党对群众宣传工作建设和思想工作建设的领导。
二、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力量源泉
“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虽然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1]38问题,但却为无产阶级通过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重大创新。
(一)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做了大量工作,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矛盾论》《实践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论著,构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联合统一战线”等无产阶级领导的理论话语,确保了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掌握了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领导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话语,赢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响应和高度赞赏。回望七十余年乃至近百年的辉煌历程和峥嵘岁月,会发现: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赓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这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造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无不在指引着、主导着和塑造着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在这一进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放松、坚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松懈、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完善不停歇。
(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注重话语理论创新,又注重在党的领导下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论体系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确立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原则,“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9]226;“各级党委,特别是省、市和自治区一级的第一书记,对于了解工厂、学校以及报纸、刊物的思想政治动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这些方面的具体问题等项任务”[10]96,为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奠定了基调、打下了基础。1978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工作重心的转移并没有忽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完善和领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5]365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十分重视和格外强调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辉煌业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义务,认真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职责,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使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科学性和正当性得到进一步战略强化。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实践活动则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来看,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决定着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生产,即决定着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既有独立性又有能动反作用,积极上升、科学进步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腐朽没落、不思进取的社会意识则阻挡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反思苏共垮台的惨痛教训,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片面化、机械化,与苏联实际逐步脱离,最终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绝不是脱离实际和实践的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客观实际。从内在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乎对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的回答,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问题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明晰问题的答案,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理论在植根实践基础上,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脱离了理论的实际,不过是现象的堆积和现状的简单重复”[11]100,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分认识和灵活应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215,正是在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党始终保持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现实基础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注重教育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坚决果断地批驳各种错误思潮,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一)理论武装坚实稳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2]178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艾思奇《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等一批理论教材广泛应用于教学,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重要基础。
1951—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活动,1954年《论十大关系》发表后,掀起了广泛的理论学习热潮,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紧紧融入相关理论学习中。在“文革”期间,虽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存在过“左”的现象,但总体上党和人民的思想理论教育保持了较好水平。改革开放后,党更加注重理论武装广大人民,在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中广泛开展了建设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组织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优秀的作品、正确的舆论、科学的理论筑牢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与价值的认同。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生动深入地开展了多批次理论武装活动,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等,通过这些学习教育活动,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迈向新台阶。
(二)坚决批判错误思潮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攻击是长期的,在特定时期和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以激烈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马列主义思想代替国民党的反动思想”[13]11,还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斗争,1951年2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必须对从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各种唯心主义论和神秘主义反动思潮继续进行革命的批判战斗”,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肩负起推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职责。改革开放使西方先进科技传入中国,但也附带了各种西方腐朽思想和反动思潮,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不良社会思潮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政治风波和思想动乱,基于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5]209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西方反动思潮抛出的“指导思想多元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泛化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各种论调,“特别是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污名化’手法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和隐蔽性”[14]17。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5]725对于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决不能听之任之,绝对不能当“骑墙派”和“看风派”,而是对其进行积极的批判,同时也极力避免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深刻认识错误思潮本质,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三)全面加强阵地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注重通过法规文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准,如《中共中央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1987年)、《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2015年)等。注重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更加积极主动,党的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立下规矩、定好准则,严禁私人创办新闻媒体,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即使是“文化大革命”和1989年政治风波,党的主流媒体也能坚持正确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16]125党始终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政治觉悟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队伍”[17]55,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坚强阵地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泛滥之地和博弈之所,党十分注重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并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深刻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以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借助网络将党的声音、政府的决策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是靠强制灌输和刻意美化,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全体人民自发地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肯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理论应然、又是社会主义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实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发展理论体系、创新话语表达,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和价值日益丰富,成为凝聚国人思想共识和引领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