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结合策略研究

2021-03-08赵树桐刘舒鹏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

赵树桐,刘舒鹏,贺 莉,谢 迅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随着《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我国提出要打造红色经典景区和建成100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不断将“旅游+”和“+旅游”的研究引向深入。国内居民旅游消费观念不断成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休闲、康体、养生、愉悦身心、增加知识的旅游,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康体养生的“休闲旅游”逐渐转化,康体休闲旅游正成为居民消遣出行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国内目前在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旅游产品严重供给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开发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旅游与休闲、体育与红色的旅游元素结合方面路径缺乏,产品单一,水平较低。而六安市有着众多的红色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朴诚勇毅、不死不休”的大别山精神体现出浓厚的红色文化和崇尚体育的民俗民风[1]。一方面,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旅游市场得到提升,六安市旅游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六安市民间体育氛围浓厚,各项体育户外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垂钓、滑草、漂流、攀岩、骑行和极限运动等基地不断涌现。伴随着红色历史、传统和精神的挖掘,六安市正努力打造英雄大别山和红色圣地的形象,未来“红色+体育+旅游”这种综合旅游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和业态[2]。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六安市四县三区的主要红色景点和体育旅游景点,以及访问当地高校、体育部门、旅游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六安市红色文化和体育旅游的结合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1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开发优劣势分析

1.1 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六安市区位条件优越。从地理区位来看,六安市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从经济区位来看,处在武汉城市群、合肥都市圈、江淮经济带中,毗邻江浙沪发达地区;从交通区位来看,沪陕高速、合武高速、济光高速的入境,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从政治区位来看,地处鄂豫皖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从资源区位来看,地处江淮分水岭,南北分界带上,各种各类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与丰厚资源相得益彰,为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结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基础。

六安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类体育旅游资源方面,六安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山体资源和水体资源既能够让旅游者在绿色山水中健身休闲,又可以在乡村旅游中重拾红色革命的历史记忆。比如六安市有着六大水库和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舒城万佛山、霍山佛子岭、霍邱东西湖),可以开展漂流、划船、探险、皮划艇、龙舟、登山、攀岩、定向越野、户外拓展、徒步、滑草、骑行等体育活动。人文类体育旅游资源方面,六安市著名的“皋陶”文化对皖西民众产生了世代影响,许多传统的习俗仍延续到今天,如大别山民歌、柳编工艺、庐剧、竹编、剪纸、锣鼓等,丰富的民俗资源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既增添了体育旅游的魅力,丰富了体育旅游产品,同时也宣扬了六安市的民俗风情与红色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3]。

六安市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高。以“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闻名国内外,金寨县被誉为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有红军广场、红色旅游小镇、红军村旧址等红色景区。另外,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金安区皖西烈士陵园、舒城县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馆、霍山县诸佛庵镇革命遗址等红色景区,都是后人追忆历史、缅怀先烈的纪念地。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巡视金寨大湾村时,指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4]。同时,六安市天堂寨因保存完好、破坏较少,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同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也位于此处,构成了大别山红色经典之旅的必去之处。

六安市旅游市场潜力巨大。2019年相比2018年,六安市接待海外游客156407人次,增长11.0%;接待国内游客5992.92万人次,增长11.1%。旅游总收入475.53亿元,增长11.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149.02万美元,增长0.1%;国内旅游收入469.92亿元,增长12.4%。全市共有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旅游景区24处,3A级旅游景区16处,旅游接待人数增加,经济收入上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优惠政策扶持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在2010年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颁布了《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这些政策在宏观上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大力协同、地方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资金保障、税收减免、人才输入等方面向红色景区的倾斜,为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在此基础上利用体育为切入点,颇具红色革命和地方民俗特色的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业也将得到强劲的发展。

合肥都市圈为六安市带来发展机遇。合肥都市圈是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经济圈,目的是推动产业链融合创新升级,构建高水平、多功能、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平台[5]。目前,圈内城市已经成功举办了游泳锦标赛、冬泳锦标赛、乒乓球邀请赛和登高健身大赛等赛事。依靠六安地理区位优势,不断挖掘特色内涵,有效地利用圈内可提供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体育人文资源,与红色旅游景区交流与合作,积极筹办体育赛事类红色旅游,加强城市之间、景点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开发,打造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品牌。

1.2 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开发劣势分析

六安市总体消费水平较低。2019年,六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0.1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8.4%,人均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3309元,共计33370元。但从总体来看,六安市的经济发展虽呈上升趋势,但位次在安徽省居中,全省排名第9,与周边武汉、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仍有一定差距。游客旅游消费额度较少,体育旅游的消费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与概念。而六安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受限于革命老区落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拘泥于传统的红色观光游形式,缺乏新意,没有发挥出红色品牌特色的优势。

六安市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六安红色旅游产品与国内其他红色景区雷同,又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旧址参观、纪念馆展览、宣传讲解等灌输方式,形式以观光为主,方式单一、内容薄弱,注重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缺乏多途径、多样化的游客体验。六安市红色旅游品牌缺乏包装与宣传,新产品开发不足,忽视游客的多层次需求,难以形成市场规模,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服务基础保障设施不完善,宣传不到位。因此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想要形成优势竞争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六安市旅游资源分布零散。六安市革命老区因地处大别山区,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开发困难。红色景区主要集中在金寨、霍邱、裕安,如两个4A级红色景区,独山苏维埃城和金寨红军广场就相距50km,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同样因不具有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区域间的体育旅游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拓展。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开发的产品更是相互分开,基本是单一的漂流、登山、徒步、划水等体育旅游产品和纪念馆展览、革命旧址参观等红色旅游产品。各类体育赛事也仅仅是利用自然资源去开展,没有发挥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而红色旅游也局限于文化熏陶和增长知识,缺少休闲锻炼与康体养身。人们缺乏对体育旅游的认识和概念,而红色旅游又局限于传统的观光形式,千篇一律,政府部门、景区、旅行社并没有将“红色”和“体育”很好地结合,结合度较低,开发不出新颖的旅游产品,最终导致游客的出行选择缺少多样性,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受到阻碍。

区域间体育旅游的竞争激烈。安徽省黄山市、安庆市、滁州市、池州市等地区有黄山、齐云山、白鹭岛、九华山等著名的自然资源[6],对六安市体育旅游市场的分流竞争激烈。国内井冈山、黄冈、延安、韶山等著名红色景区同样也对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目前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还不够高,在消费者心中没有形成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客源市场涉及面窄。体育旅游客源市场是体育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影响体育旅游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而六安市的红色资源分布在我国中部革命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外市场及经济发达的国内沿海地区等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交通费用较高。总体而言,六安市接待的本省游客较为集中,省外游客人数较少,比重不大,与我国旅游发达的省市区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项目产品单一,参与性和体验性较低,对身心素质不具备特定的要求,且六安市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因此客源市场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学生,今后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应考虑开发特色产品,结合区位优势,塑造红色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迎接挑战。

2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结合策略

以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立足当地特色,充分整合红色与体育的二者优势,通过不同的结合策略,以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推动红色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最终达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状态。

2.1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业态结合策略

2.1.1 红色拓展型体育旅游

红色拓展是将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把红色教育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其特征是具有强烈的体验性和教育性。国内红色拓展型体育旅游的典型是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在2019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旅游示范区,作为绿色宝库、红色摇篮,开发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自然资源为支撑,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红色拓展型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在2013年,修建了16.8公里的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沿途风景如画,拥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六安市也可借鉴井冈山模式,整合红色、体育、乡村、生态等资源,多种旅游业态相结合,形成特色的红色拓展型体育旅游产品,比如大别山中原突围、重温红军路、红军生活体验,让游客追溯历史、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推动“单业态”转型为“全业态”。

2.1.2 红色赛事型体育旅游

红色赛事型体育旅游是将红色文化与体育赛事结合,在游客参加或观赏赛事的同时,既能生动形象地展示革命年代军民的感人事迹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又能加强运动员的身体锻炼,满足游客多层次的体育旅游需求,也可以提高当地赛事的组织能力和举办水平,增加赛事经验,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型红色体育旅游形式。比如在2010年和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分别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红色体育运动会和全国第一届大学生红色运动会;在2012年,甘肃省庆阳市举办了全国第二届红色体育运动会[7]。近年来,六安市虽开展了各类体育赛事,以红色为主题的体育赛事只有2019年在裕安区举办的“红色之旅”六安国际徒步大会。但裕安区并不是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相反霍山、金寨、舒城等革命老区也只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举办了各类自行车赛、武术比赛等,并没有抓住红色文化的核心优势,也没有充分地宣传推广,导致赛事缺乏创新、受众单一。借鉴其他地区举办红色运动会的经验,大力开展以“传承与创新、竞技和梦想”精神为主导的红色赛事型体育旅游,充分彰显大别山的红色元素,以生动的体育比赛为形式,让人们在体育竞技的同时能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比如在未来考虑举办“挺进大别山——六安市自行车比赛”“红色定向越野比赛”等系列赛事。

2.1.3 红色休闲型体育旅游

休闲型体育旅游是一种愉悦身心、减轻疲劳的新方式和新选择。目前国内开展此种旅游的类型多数是在度假村或人工修建的主题中心参与高尔夫、垂钓、划船等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场地设施精良,但缺少精神层次的文化熏陶与满足。六安市可以将此空白点转化为切入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针对青少年目标市场,在相关机构部门的组织合作下,开展“重走长征路”“十万青年重访大别山”“百万青年大别山行”等系列主题活动。针对中老年客源市场,考虑到身体和年龄因素,开展“红色体育旅游健步走”,路线中安插革命故事情节,既让中老年人实现了感情回归,又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红色休闲型体育旅游能在身心上满足游客追求的愉悦与体验,在精神上让参与者重温革命情、牢记历史。

2.1.4 红色探险型体育旅游

探险型体育旅游有刺激性、冒险性、体验性的特点,能满足游客自我挑战、征服自然的需求,主要目标受众是青年群体。六安市山高林密、地势险峻、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40%,人称“天然氧吧”。整合丰富的红色资源,可以打造“勇士漂流”“红军登山路”“搭桥渡河”“支前运粮”“火线担架队”“红军过草地”“扎竹筏”等红色体育旅游产品,改变传统的漂流、登山、划水、徒步等项目,融入大别山历史遗迹与故事情节等革命元素,形成一系列的红色主题探险活动,让游客全方位地参与与体验,具有教育意义和健身功能。

2.1.5 红色民俗型体育旅游

红色旅游必须在保留优势精华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创新与升级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地域体育、民俗、生态、文化等资源整合,形成焕然一新的产品体系。红色民俗型体育旅游则是在保持原有民俗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红色元素,逐渐向大众文化娱乐、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的方向转变。皖西的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有民歌、舞曲、剪纸、剧目和灯会,折射出江淮人民的勤劳与智慧[8]。结合革命时期的红色元素,利用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六安市可以开展唱军歌、跳军舞、红色大别山灯会、红色革命剪纸展览、红军大渡河之龙舟比赛等带有民俗色彩的红色体育旅游活动,是一种结合了红色史迹和民俗文化的创新旅游产品。

2.2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产品结合策略

由于红色文化与体育结合度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区域竞争激烈、宣传力度不足、缺乏与旅行社的沟通合作,六安市可以整合大别山区域内的红色资源与体育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比如同属于大别山的湖北省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将军县”,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安徽省拥有天柱山、黄山、九华山、巢湖、大官湖等山水体育旅游资源。未来,可以同邻近省市构建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共同体,加强各地方旅行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税收、资金上扶持地方旅行社创新发展跨省市的红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目标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如设计红色拓展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休闲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探险型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适当延长旅游线路时长,由原来的1~3天变为3~7天,共同开发无障碍的红色体育旅游线路,创造有形或无形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构建大别山跨地区红色体育旅游经济带,实现旅游市场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

2.3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体制结合策略

政府主导、社会投入、市场参与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红色与体育旅游的结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问题多,需要统筹处理,坚持市场导向、主题特色和综合开发的原则,将其作为一个全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社会力量应利用此契机来满足地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六安市应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和《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等政策的重大机遇,利用合肥都市圈和江淮经济带的优势,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出有利于红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六安市大别山革命老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不仅需要政府的统筹,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政社联合经营与管理,促进红色体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比如在市场开发、产品营销、旅游投资等方面大力培养红色体育旅游市场的主体,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红色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的管理力度,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资金入驻六安革命老区,参与当地旅游开发与管理,建立促进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发展的多元投资体系。

2.4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机制结合策略

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需加强保护红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意识,以红色革命历史和精神为主题,同时注重身心健康,开发适时合理的旅游产品,不能脱离主题盲目开发,不能没有历史去创造历史,更不能为了开发而忽视保护工作。经验证明,过度的商业化只会影响游客体验、减少景区吸引力、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只有政府发挥统筹指挥的作用,合理适当的市场化才能推动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建立合理的开发机制,制定红色体育旅游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实现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联动,保障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5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品牌结合策略

品牌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主要源泉,需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点。对“六安红色体育旅游”的形象进行重塑,主打“红色大别山,绿色六安行”的品牌,将“政治品牌”转换为“旅游品牌”。在具体的开发上,选择吸引力大、参与度高,能够激发游客兴趣的体育旅游产品与红色元素相结合,比如利用六安市丰富的漂流资源,融入红色文化,形成红色主题的漂流线路,区别于国内传统漂流景区。引进国内各项体育赛事,比如骑行比赛、定向越野、军人运动会等,融入大别山红色文化,转换成“挺进大别山·中国自行车比赛”“红色传递·六安市定向越野邀请赛”“大别山红色军人运动会”等一系列特色赛事。同时利用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比如直播、公众号、微博,提高景区曝光度和美誉度,树立红色体育旅游品牌形象,从而拓宽了客源市场,推动六安市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和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6 六安市红色文化与体育旅游的宣传结合策略

在宣传策略上,政府、景区、旅行社三方面联手,明确分工,政府统筹规划、景区资源整合、旅行社宣传推广,建立三方经济共赢的有效机制。首先,明确无障碍红色体育旅游经济带的发展空间,对整体形象进行联合营销与宣传,确定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主题口号、制作旅游地图、拍摄旅游宣传片、绘制旅游海报。同时在宣传渠道上进行完善,在六安市旅游网中建立红色体育旅游的专题模块,方便游客和旅行社浏览,同时完善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的线上宣传,有专人及时更新与维护,改变过去以往“信息停滞落后、新闻从不更新”的局面。同时,在节庆时间充分利用文化内涵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比如举办或参加国内外的红色旅游博览会和体育旅游博览会,将六安市旅游业推向更高的平台,实现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走出去”。另外,相关部门可以积极申请大别山红色体育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红色体育旅游节、将军县红色体育文化论坛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多的学者、专家和游客“请进来”,感受到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的魅力。

3 结语

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的结合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重视红色文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体现。伴随着国家推动红色文化和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文件的出台,六安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红色历史,整合红色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打造“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推动构建大别山红色体育旅游经济带,营造和谐的六安市红色体育旅游生态环境,完善宣传与营销渠道,促进“红色+体育+旅游”的结合开发,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育需求和旅游需求,促进六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
六安六面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又见大别山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艺术天地
《晨曦》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再见了,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