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1-03-08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余 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饱含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加强高校文化传承教育,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学习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之间的联系,然后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文化传承实例对高校文化传承教育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高校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实践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形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培养爱国情怀、价值观、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第二课堂实践教育能够更好地将优秀文化传承融入到入学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获得成长,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向深入。
在高校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思想观念等,学生才能够真正承担起自身应负的责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而宝贵的精神力量,让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正确的精神指引,受到其中正向思想品质与观念的熏陶,学生自身精神及思想等自然会得到提升[1]。
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一个国家影响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文化传承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之更加热爱祖国,最终提升国家整体凝聚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数量向“大数量、高质量”转变的改革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符合我国国情、蕴含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中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建设符合我国国情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效手段。高校文化传承活动能够使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拓展学生眼界,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从而使学生在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的基础上,从应对考试转变为主动学习[2]。
高校第二课堂是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第一课堂的计划性较高,教学目标、内容等较为固定。在第一课堂外,学生学习活动依然存在,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知识涵盖内容更加丰富,且实践程度更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极为丰富,且蕴含着历史悠久的实践经验,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能真正掌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堂可延伸性较高,利于开展文化传承教育
高校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场所,第二课堂的可延伸性使高校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可以吸取更多教学内容、使用更多教学手段。比如,高校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喜好书法,有的则喜欢制陶等工艺。第二课堂的可延伸性,使高校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使文化传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效率在兴趣的帮助下得以提高[3]。
第二课堂注重实践,促进文化传承教育走向实际
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多样,学生通常会以亲身实践的方式参与。文化传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实践,高校想要真正推进文化传承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中。因此,第二课堂注重实践的特征与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具有一致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底蕴深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来,脱离实践就无法真正体会与掌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第二课堂是高校真正推进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的必要途径。
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主要路径
完善第二课堂文化传承实践教育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高校第二课堂文化传承实践教育持续、稳定开展的重要保障,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文化育人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高校第二课堂文化育人需要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只有高校整体文化育人目标实现相对统一,第二课堂文化育人活动在资源协调、人员配合等各个方面才能有序实现,学校整体才能更好地在文化育人方面形成合力[4]。
推进传统文化社团建设
推进高校学生组建传统文化社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课外挖掘自身兴趣爱好、培养特长的重要平台,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社团、创建社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学生在社团内部的自主学习与研究得到快速推广,社团成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持续、深入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研究活动,是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实现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路径。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为宗旨,依托“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宜兴紫砂陶)”的建设,组建“乐陶社”“雕刻时光”等多个陶文化社团,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传承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为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以“传承陶文化,弘扬陶精神”为主线,打造具有“陶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展示等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传承,促进校园形成文化传承氛围。
加强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在文化传承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第二课堂文化育人活动需要以传统文化精神体系为核心,打造主旨突出、特色鲜明的整体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目的。
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与当地政府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本地特色陶文化,依托其历史悠久等优势,为学生提供陶文化实践培训基地,开展陶艺实践学习活动。学院通过陶艺支教、陶文化活动、陶文化比赛等诸多形式引导、激发、促进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精神追求。学生在陶文化支教志愿活动中,不仅宣传传统陶文化,其自身对陶文化、陶精神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提升,学生价值观等也得到升华。在陶作品比赛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对传统技艺的理解与掌握等多个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学院还利用陶文化艺术坊、青年之家、青创空间“三大阵地”,有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形成兴趣,传统文化在学院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实施过程中得到充分弘扬与传承,全面促进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继承、对传统工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强盛需要以文化崛起为基础,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等离不开文化传承教育。我国文化传承教育肩负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等重要责任,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加强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凝聚起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