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策略创新

2021-03-08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德育院校素养

常 雪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不再将教学重点单一放在技术技能的提升上,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职业意识,以便能使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成为具备崇高人格的新时代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沉淀,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等,对学生德育精神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素养的提升。

高职阶段正处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此时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结合传统文化深化德育教学内涵,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德育教学策略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文就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融合的意义展开探讨,从校园文化制度建立、校园德育活动、德育反馈机制等角度,就目前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创新策略,以供参阅。

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融合的意义

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融合,应该注意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首先传统文化当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和完善的人格思想,只有深度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感受到德育精神的深层内涵,并在校园生活当中学习到更多德育知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其次,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传统文化知识涉及了很多审美概念,将其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可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美学意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感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传统文化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高度认同,使他们在优秀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增进学习意识,体会到掌握专业技能对于他们日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助力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并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促进个人德育素养的提升和完善[1]。

现如今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

要想促进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融合,应该就目前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展开分析。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亟需创新。在以往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并不明显,教师还在沿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将德育知识生硬地灌输和讲解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且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稍弱,导致教学缺乏实效性。其次,教师的教学范围需要拓展。高职院校的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使他们适应多样化的环境,掌握特殊的工作技能。因此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内根本无法满足德育教学需求,只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才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途径,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最后,教师的德育教学开展缺乏个性化。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才能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积极构建德育反馈机制可以有效发掘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出专业的德育思想发展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成长[2]。

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融合的创新策略

在传统文化引导下建立校园文化制度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化德育素养才是教学的关键。采用单一的制度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会起到表面的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实质性的德育素养培养目的。结合传统文化丰富德育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具备良好德育品质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不再产生抗拒、抵触的情绪。

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导地位,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制度,不再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上,而是更注重营建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其明确自身的重要价值,从而学习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感知到德育精神的内涵。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制度能够为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使其对自身行为有章可循,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约束个人思想,摒弃不良习惯,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稳定发展[3]。

比如,学校的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可以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行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成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任务小组,重新完善校园的文化制度,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到德育知识的多样化;各个学校的部门都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宣传委员”岗位,由个体带动集体,保障各项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合理安排到校园的相关文化制度当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完善。

在传统文化引导下开展校园德育活动

高职院校教师在将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只会起到表面的教学效果;因完成教学目标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也会缺乏实践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让他们拥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传统文化当中包含很多趣味性元素。教师应该积极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导校园德育活动顺利开展,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深化德育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用于提升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将这种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校园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

比如,每逢传统节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以“中秋节”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节日的由来、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和故事背景的资料,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与中秋节有关的历史背景、月饼的小故事等展示在课堂当中,这样,学生便能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引导下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认识得更加深刻,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从而更加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相关德育活动,以“清明节”的“祭祀”主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有关革命先烈、红色教育的演讲比赛、有关清明节祭祀扫墓的诗歌大赛等等,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吸引下完成教师预留的活动任务,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内涵,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传统文化引导下构建德育反馈机制

在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和文化素养等情况各不相同,对同一传统文化内容和德育知识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意识到这种差异性对德育素养培养的影响,实施分层计划,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构建德育反馈机制,定期总结并汇报班级德育情况,及时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寻找德育疏忽点,确保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根本上,起到针对性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德育评价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德育成果给出专业的意见,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感受到个人的重要价值[5]。

比如,就依据传统节日开展的德育活动来说,从活动的策划、实施到结束,教师都应该全程参与,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德育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分组分担有关活动策划实施的各项活动,让不同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互帮互助,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施效率。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时,教师可以与他们之前的表现作对比,肯定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指出他们思维发展的不足,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教师要构建完善的德育反馈机制,寻求更多专业的德育方案,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多元化。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融合具有多种实践途径,良好的德育素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对此时的德育品质塑造保持高度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底蕴,与现代教学充分融合,为学生营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和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院校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