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公共艺术嵌入设计研究

2021-03-08陈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京杭运河景观带徐州

陈彦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同步且密不可分。文章将通过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公共空间历史文脉以及对其文化氛围的营造,并结合设计实践从中国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内涵、形式与作用、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如何将公共艺术设计有机地嵌入其中展开论述,以大力提升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段的文化形象。

黄河东决夺泗入淮,而这段一百多里的泗水又被京杭大运河借用,徐州也就成了黄河与运河的交汇口。徐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城市已经六百多年,目前境内仍在使用的运河长达二百多公里。因此,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形象的打造,对于整个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把公共艺术设计有机地嵌入到运河文化景观线路的空间塑造中,充分体现徐州两汉文化、运河文化以及战争文化特征,挖掘徐州城市精神,让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段文化形象的打造与推广融入文化线路的格局中。

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内由社会公众共享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是艺术,形式包括平面的绘画、半立体的浮雕、立体的雕塑和装置以及多维度相融合的艺术表演等,展示的场所是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里的所有艺术作品、构筑物、艺术节庆活动等都属于这个概念范畴,公共艺术的艺术活动、作品创作、项目实施,都应围绕这个概念而开展。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思维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

(一)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形式

公共艺术的形式覆盖性较强,不仅仅是雕塑,还包括壁画、浮雕、灯光,也包括大型公共性表演活动。公共艺术就是供公众享用的艺术形式,传统概念的公共艺术多由硬质材料制作,具有材料的特殊性,可以长时间存在;而当代公共艺术还涉及多媒体、互动影响、装置艺术及新媒体等多重维度,集艺术性、互动性、学术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用以进行各类文化浸染、精神鼓舞与教育引导。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必须反映和体现一个城市的灵魂,代表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基因,能够与大众沟通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首先,公共艺术能够在建筑之外开创一个新的维度,在拥有自身空间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创造更大的空间,包括心理空间和实体空间;其次,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公共艺术最为浪漫的理念,它能够带给一座城市巨大的精神抚慰和方向指引;最后,公共艺术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也是其除情感共鸣和精神抚慰以外,最为重要的一项作用,比如城市中的某件网红雕塑,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去打卡,他们不仅会拍照传播,同时还会在附近进行消费,这直接促进了该区域品牌形象的传播和经济发展。

公共艺术嵌入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一)承载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包括具象的物质文化形态和抽象的精神文化形态。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大众文化的形式载体,发源于城市生活,从属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它以有形的存在作用于无形的文化意识,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改造、环境质量的改善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市民的审美意识,成为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二)突显在地性特征

公共艺术具有场域特定性,能够对公共空间的人文环境做出最直接的呼应。这就要求公共艺术家在计划与创造艺术作品时要把地点的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也可以理解为“不可复制性”,离开了某个场域或背景,该作品就可能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公共艺术作品强调与一个特定地点建立视觉上和空间上的感情纽带,这些作品就像是一座城市或空间的亲密衍生物,通过这样的场域特定公共艺术,公众能够深度地感知他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空间,发掘全新的感官体验。

(三)塑造品牌形象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高水平发展,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以文化论输赢的阶段,开发自身的无形资产并使之品牌化、印象化成为当代城市经营的一种方式。公共艺术以传统文脉为依托,以城市环境为背景,延续了文化的历史传承,建立起了城市的文化认同,成为了国家或城市的视觉形象。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以区域的景观营造方式塑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脉资源和投资环境。

(四)优化景观空间

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极大地优化空间功能,通过提升市民多维度感受而增加空间附加值,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还能提升空间在经济上、文化上甚至政治上的影响力。另外,对于遗留古迹及其所能支配空间的艺术改造,是实现空间新功能的有效方式,不仅避免了资源的荒废,而且传承了空间的历史文脉。

(五)探索新形式

艺术在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更快速的方式发展着。无论是艺术创作的材料、工具,还是空间的展示形式、艺术元素的表达方式,都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当下社会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与时俱进地与现代的审美观念、材料技术的变革相结合,以融入当今时代的文化精神。

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公共艺术嵌入设计

(一)公共艺术嵌入广场空间的设计

城市广场作为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中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徐州市民城市生活中游览与交流最密切的开放性场所。景观带现有两处较大的广场,但从公共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其多以假山、怪石、亭台、水榭装饰景观空间,缺乏系统的规划与创意,同质化现象严重。笔者的改造创意思路是结合徐州楚汉文化和运河文化两大文化传承,重新规划布局其功能:在市区段设计打造汉文化广场和运河文化广场,使其成为徐州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中心;在整体氛围及艺术品的营造上结合徐州楚汉文化特征,使其趋于庄严、典雅、雄伟和壮观;广场与黄河故道间有一个栖居式的挑台,以此将城市的活力延伸至河流的区域。两个广场的规划反映了徐州市民活动的多样性,将活动的多种可能汇聚在一起。在与街道面平齐的花园里,市民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刻,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可以静静地交谈。

(二)公共艺术嵌入公园空间的设计

徐州故黄河公园是京杭运河徐州城区景观带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观之一,贯穿市区9座大桥和7条主干道。公园是城市公共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不仅要能够满足市民日常的休闲需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旅游观光以及举办各类集体活动的场所,更要兼顾美化城市空间、调节局部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笔者在改造设计方案中特意将整个公园的交通动线设计成一个“凤凰”的造型,凤凰是汉代四灵图中一个重要的图腾符号。公园地面公共建筑借鉴汉代建筑的特点,其门窗以方形为主,屋顶采用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瓦饰主要使用角瓦;此外,在公园中心处将凤凰图腾抽象化,设计一座连桥,以实现人车分流。

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许多城市充满魅力不仅是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现代公共艺术不仅要为城市形象建设提供助力或单纯地美化城市公共空间,而且要极力营造更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居住环境,这也是设计师与民众共同努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京杭运河景观带徐州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京杭运河”桥文化发展历史之我见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故黄河迎宾路景观带设计
浅谈高速景观带建设
京杭运河常州段水环境保护成效评价及实施建议
京杭运河徐州段河道生态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