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2021-03-08冯志英开封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文化圈当代文学文学作品

冯志英 开封大学

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各个国家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化,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交流中也可以得到传播和发展。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还是国内外文化的研究,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具体表现。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并且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人们也开始了一些新的思考。跨文化的传播与普通的传播相比较为复杂,制约因素也较多。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跨文化传播的过程,遵循传播过程中的规律,使当代文学更好地传播出去。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如何向海外传播,如何走出国门,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如何削减传播障碍,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一直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影响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是翻译。我国很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作品的研究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在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国家每年翻译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而自己的文学作品也被翻译成外文,出版发行后所得到的文化效应却较低。因此我国的当代文学作品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广泛的推介,这也是目前学者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动因。

输出传播与引入传播

当代文学作品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其一是输出;其二是引入。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方式承载着不同文化的话语权,因此导致了不同的传播效果。很多外国文学作品被引进到我国,而我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将要走出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期间,我国相关机构组织并培养了一批翻译家来将部分经典作品译成外文。这种由国家组织队伍将我国文化进行输出的行为,表明文化界已经明确地认识到文学是一种可以推动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并且这种力量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从国际层面上来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文化输出。但是从现有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少国家的文化界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认识不足,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而主要原因是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向外的输出其实是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对外传输。

无论我国文学界的学者有多么主动,但是对于外国人员来说,始终都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接受方来说,他们对于外来文化会保持一定的态度或看法,这也会影响文化的传播效果。

从文化输出的译者来说,译者们主要关注怎样译制文学作品,很少会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和阅读兴趣,大部分译者也不会考虑到传播手段与接受方式。由于没有全方位考虑读者的需求和意愿,导致传播效果受到影响。

与输出传播对应的是引入传播。场景的引入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传播研究的角度和视野。引入传播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具有强烈需求基础上进行的传播行为。在这种传播活动中,翻译者或者是读者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特定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传播对象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感染力。

因此,引入传播往往会产生一些出其不意的传播效果。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来说,主要使用的就是这种引入传播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引入传播的接触是视野融合,也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要和文学作品相融合,才能够让读者接受并且理解。例如:一些国外译者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时,正是被我国当代文学中所表达的鲜明的社会性而吸引,因此才有了各种各样不同语言的译本。也有一部分译者是因为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看到了与自己情感共通的人物角色或故事情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共鸣,也使得文学作品被这些译者引入到传播环境中。

由此可见,对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学作品来说,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也能够让读者或者译者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和自己共鸣的地方,建立起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之间的亲密度与认同感,从而真正地将“视野融合”,让文学作品能够在国外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我们发现引入传播中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反馈要远远高于输出传播,所以我国当代文学想要“走出去”,不仅需要主动的推广,也需要加强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吸引更多忠实读者,让他们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引进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传播效果的理想化。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引入必须要兼顾文化的输出,文化的引入也是以文化的输出作为前提,正是由于很多外国人民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具有极大兴趣,才能进一步推动翻译与研究工作。同样文化输出与文化引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

文化引入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输出,在进行文化输出传播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情况。近些年来,很多出版社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向海外出版界进行推介,对于相关当代文学作品的版权输出工作也在有序地进行着。

单一文本翻译和作家作品的整体观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基本处于单一的文本翻译领域。所谓单一的文本翻译是指不涉及对作家作品的介绍,没有对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跟进和配合,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它的影响力极为受限,这也造成了传播信息的接收和反馈严重不足。之所以造成这种单一文本翻译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中的成就不够突出。

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主要选取的文学作品都极具代表性。所以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翻译工作,介绍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然而我们却发现,我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的作品很少,尽管部分已经走出去了,但是国外的汉学研究者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很多走出去的文学作品可能仅仅只是出现在了某些院校之中,或者是在一些研究机构的赞助下出版的,却没有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走进书店。

同质文化圈传播和异质文化圈传播

跨文化传播中有两种不同的场域,针对两种不同场域而言有同质文化圈和异质文化圈的说法,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海外的文化语境和作品自身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尽管同质文化圈传播也是属于跨文化传播领域,但是在传播中这两种文化之间会存在着“同根”或“同源”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更多地被相邻国家的人民所理解,这种就属于同质文化圈传播,因为在同质文化圈中,人们有着相通的文化基础,会产生较高的认同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文化。

异质文化圈的传播主要是指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来自于文化差异较为显著的社会环境。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与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截然不同,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状态,所产生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使传播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关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同质文化圈的接受和反馈要明显高于异质文化圈。我国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让西方人民理解接受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当然,还需要考虑的是中西方人民在阅读习惯方面的差异。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中长篇小说,而西方民众对于篇幅较长的作品关注度没有对短篇文学作品的关注度多。

跨文化传播策略

缩减文化折扣的影响

我国文化在对外传播的时候要选择合理的传输方式。跨文化传播可以向西方国家传播一些符合当地读者需求的题材,在翻译的过程中,也选择西方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例如:白先勇就将我们传统的《牡丹亭》改编得更加现代化,这一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观众的一致喜爱,这也让国外观众对我们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传播内容的多元化

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引导,明确对外传播文化的内容和途径。因此,跨文化传播想要取得成功,首先是要对文化的内容和类型加以筛选。一般来说,可以选取一些与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的内容。其次,现在各个国家都处在信息发展较快的时代,因此,有关部门要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顺应时代的潮流,探寻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加强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度。

在此前提下,国家和政府应首先借鉴曾经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结合信息技术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相融合,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目前新时代所流行的影像,让国外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我国民族文化。

相关部门可以举办文化年会或者文学交流会。同时,政府也可以专门设置基金项目来资助汉学家和翻译家投身于我国文学文化的译制工作。此外,可以使用更加现代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将文学作品和文化进行对外的传播。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要充分运用目前新兴的科技手段,让国外的人们听到中国的声音。

重视翻译队伍,提高翻译水平

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当代文学想要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发展和传播,就必须要借助翻译。因此,作为一名当代文学翻译学者,必须要具备更高的翻译水平,并且专业化程度也要有所提升。只有精通文化和语言才能翻译出更容易被读者和群众所理解的当代文学产品。

我国当代文学跨文化进行传播,需要拥有更高水平的翻译者。国家和政府需要对翻译加大资金投入,并且加大力度去扶持培养和造就一群业务精干的翻译队伍。例如:国家应该首先对高校中的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加强文学翻译人才和实践技能型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其次国家应该从这些人才中,选取一些外语基础较好的学者前往西方国家进行学习,学习当地的语言。例如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在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将莫言的作品传播到了海外,也让莫言的作品在海外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青睐。

完善跨文化传播机构,加强国内外出版机构的合作

我国当代文学想要走出去,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和国外代理机构进行合作。只有在合作中进一步地完善国外传播机构,发挥他们的优势,才能更加了解国外受众群体的兴趣与爱好。我国依靠自身力量翻译当代文学经典,推广自身的文化。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现有的翻译群体,是远远不够的,而合作翻译,同心协力则能更好地让我国当代文学走出去。

总的来说,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种文化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让西方世界能够听到关于东方的声音,让文化能够相互交流,实现合作与共赢。

当代文学作品是我国树立海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域文化传播过程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相关研究还是集中在国内的文化界,对于海外普通民众的影响并不突出,尽管造成这一项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依旧要努力找寻自身的原因,找到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窘况以及作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当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圈当代文学文学作品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圈里事儿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