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3-08孙洁薇长春市第十中学

文化产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史铁生学科生命

孙洁薇 长春市第十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化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为教育者如何将“学科小语文”转变为“文化大语文”提出了明确标准,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和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作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点学科之一,语文学科通过完成学科核心素养来实现文化素养的渗透,更重要的是只有渗透文化素养的语文才能使学生有思想道德,有文化品味,有爱国情感,有民族文化自豪感。

语文学科中文化素养的渗透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前提条件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准确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含义,精准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并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实现文化素养渗透的前提条件。以《我与地坛》为例,课文位于教育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单元,要求学生注意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并关注到作者的人生思考,留意作者观察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视角,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赏析写景抒情散文,诵读是关键,可以采取朗读、齐读、默读多种诵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吟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文章内涵。通过对文章陌生化、重复化语句的理顺、整合与赏析,学习整理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言语经验。例如赏析“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时,让学生思考“这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这时候”的地坛是怎样的,和“这时候”相对的过去的地坛又是什么样的,“这时候”的我是怎样的,和“这时候”相对的过去的“我”又是什么样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落实重复性叙事表达效果,明确“我”与地坛命运上的相似。又如“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引领学生思考地坛究竟为“我”准备好了什么,将这一问题贯穿于景物鉴赏之中,感受地坛之景所蕴含的生命力,从而体会史铁生获得的生死感悟,并寻找作者关于“怎样活”的答案。用关键句带动全篇,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集中,让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具系统性。

语文学科中文化素养的渗透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具体内容

思维发展反映的是个体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是让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课程。语文教师要了解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从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出发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与地坛》中描写地坛与母亲的两个片段也是本文的经典所在。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在作品中展现的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厚重的生活感情,使每一位读者为之动容。初读《我与地坛》,师生们大多会以感悟地坛、感受母爱作为学习的重点,并将母爱作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精读细品后,我们不难发现文章既描写了主人公不幸的遭遇和难以言说的心理感受,也煞费苦心地刻画了母亲、那对夫妻、那个唱歌的小伙儿、那个运气不好的长跑者还有那对兄妹。所以单纯地把文章的主旨理解为地坛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母亲给了作者伟大的爱,而作者因不能及时回报母爱而感到后悔,就显得单薄了。

这些人物看起来似乎缺少内在联系,但其实他们都在地坛中活动过。作者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每一次感悟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的人都被这一次次感悟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时间的流淌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对生和死的感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还比如对于母亲毫不张扬的爱的理解,我们从母亲无奈地目送、忧愁地隐忍和焦灼地寻找中已经感受得很深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分析作者在生命感悟中体会到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应该是母亲艰难的命运和坚忍的意志。再比如作者在母亲的感染下,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应该怎样活。母亲用自己的一生教会儿子不管命运是怎样地艰难、不公、多舛,也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爱自己的同时,学会宽容生命,多给予他人理解、关怀和爱。史铁生用他的作家人生向母亲,也向世人展示了他思考问题后的答案——应该怎样活,并且活得很出彩。

地坛让史铁生想通了生与死的问题,母亲让他顿悟了如何活的问题,其他人也从各自的角度使史铁生获得不同的生活感悟。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大多不太丰富,没有遭遇过太大的挫折,对于生死的体验更是寥寥,通过解读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对挫折、生死等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思考。

语文学科中文化素养的渗透以文化传承和理解为主要任务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此自带传统文化基因。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构建了汉语文化的庞大体系。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古往今来,文人们似乎总会面临着一种困境,那就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当遭遇这种困境时,有些失意文人给了自己—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身外之物强求不得,那便把功名利禄、仕途追求看淡看轻,转向自我修养,陶冶性情,获得内心的丰盈。《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一个正值青春的生命因为腿疾而被永远地禁锢在轮椅之上,他的困境不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而是生命自身的问题,似乎没有了转身的机会。最初史铁生选择对不幸命运痛苦地逃避,其实这是遭遇困厄的人们普遍的心理和行为,逃离喧嚣的世界,逃离拥挤的人群,逃离那些或同情或惋惜或鄙视的灼人目光,也逃离亲人那关切而又焦虑的眼神,直到他来到地坛,看到了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地坛外在变得荒芜不堪,但园中渺小卑微的动物植物,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悠然自足,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高大或渺小并不重要,健全或残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承担起生命的价值。以个人的微末之力撑起时代责任的屈原、杜甫、陆游,以“小我”成就“大我”书写家国情怀的苏武、昭君、岳飞,应该都是史铁生在困境中挣扎时出现过的。中国文化滋养的岂止是中国文人。

语文学科中文化素养的渗透以审美鉴赏和创造为价值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以一种审美态度去学习、生活,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会有独特的发现,有些甚至是创造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结合体,能让学生在体验到文学文化带来的愉悦、情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并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个性创造力,这便是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意义价值。《我与地坛》中提到: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出来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还有当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还有秋风忽至,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些描写带给读者一种苍凉落寞的感觉。但是实际上,落日会把每一处坎坷都照得灿烂,落寞的时间里有雨燕在高歌,冬天雪地里有孩子在玩耍,书写着天真有趣的故事,苍黑的古柏永远镇静但也永远存在,暴雨骤临但带来了灼烈而清纯的气味,纵然有秋风早霜,但如果欣然应对也会无比舒适。这些地坛之景其实是在向我们传达,唯有以昂扬的姿态对待艰难的命运,方可不辜负珍贵的生命。通过对地坛之景的鉴赏分析,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从而让他们深刻理解地坛荒芜中蕴含着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发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品味传统文化韵味的能力,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史铁生学科生命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