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体思想的双重超越

2021-03-08李一鸣裴雨墨

文化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感性

李一鸣 裴雨墨

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潮影响下,近代“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人们开始从主体性原则出发“重新”去认识世界,世界变为了内在于、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世界。虽然“主体意识”觉醒所带来的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客观世界,但它在现实中能发挥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它不能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所有问题,也不能避免主体在发挥能动性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社会中的道德沦丧问题等,这些现代问题都是不能单纯用“主体意识”提供一个普遍的法则就能解决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上,重点阐述了“精神”的发展过程,解释了主体自己也可以通过扬弃环节实现否定和综合,推动自己发展,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观点,建立起了以“绝对精神”为前提和根基的理性“绝对主体”。黑格尔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就在精神,精神是“能思维的”“活的精神”。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中,人作为“绝对精神”的外显具有绝对精神的普遍性,不再是单纯解决个体特殊欲望的主体,主体的行动具有了绝对精神的普遍性作为指导,克服了片面的特殊性。“黑格尔的‘主体’克服了启蒙运动以来与普遍性的原则和上帝相对立的态势。”[1]

费尔巴哈认为不能忽视人是作为一个感性的存在,而单纯把人抽象为一个理性存在。费尔巴哈以“感性直观”为原则,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性。他指出,黑格尔的“绝对主体”是与人本身相分离的,因为黑格尔把人只理解为理性的存在。费尔巴哈从感性出发,对黑格尔哲学抽象理性的“绝对主体”进行了批判性的“颠倒”。

马克思则一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的“人本身”,另一方面以“感性活动”为根基,在“实践”和“现实”的前提下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他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直观的“感性主体”实践变革,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体性思想的双重超越。马克思完成的“主体性”思想的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以往“旧哲学”的超越,更是开辟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重新理解人、发展人的道路,为实现人类现实解放指明了方向。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绝对主体”的变革

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把绝对理念作为普遍的理性存在,而人只是作为特殊的理性存在者,人和“绝对理念”保持一致才能保持客观性。费尔巴哈看到了黑格尔的主体的抽象性,把他的主体树立在感性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虽然在他描述为“在世界之前就有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2]21,但是那依然不能摆脱超出世界之外的“上帝”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物质的感性世界才是真实的:“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绝对明确的;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3]170意识和思维来源于人脑,不存在超出人脑的思维,费尔巴哈的主体性思想是超越了黑格尔理性主体的感性的主体,“新哲学的基础,本身就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提高了的感觉实体”[3]168。

费尔巴哈指出了黑格尔对存在和思维的关系的错误认识,应当是“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3]115。同时,费尔巴哈认为存在和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他的主体性思想是立足于自然界的感性的人:“倘若脑壳和脑髓是出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个产物,那么精神也是这样。”[4]656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费尔巴哈优于“纯粹的唯物主义”的地方就在于“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5]22。费尔巴哈的物不再是没有生命的纯粹的物,而是有生命的个人。人在自然界中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对人的认识上,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改造了黑格尔的抽象唯心论,把人的主体性的基础确立在感性自然界中,克服了黑格尔“理性主体”脱离感性基础的抽象性。

费尔巴哈把人的主体性确立在感性的人身上,这就回到了现实的自然界和人本身,重新阐释了作为感性人的主体现实性的价值。就像陈先达在他的论文《评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指出,费尔巴哈不仅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且通过“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6]来重新确立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费尔巴哈抬高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的本质是更为普遍的,“如果人的本质就是人所认为的至高本质,那么,在实践上,最高的和首要的基则,也必须是人对人的爱”[4]315。每个人都有情感,人与人之间都可以通过普遍的“爱”联系起来,而宗教中神的“爱”没有这种普遍性。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对信徒精神上的奴役和肉体上的压抑,指出宗教信仰的“爱”只是由神派生来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爱”才是没有前提的,可以使人们化解矛盾,人们通过普遍的爱取代对神盲目的“爱”,建立起“爱”的宗教。费尔巴哈在对宗教的批判中,把人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的主体性确立了起来。

然而费尔巴哈在认识方法上是有缺陷的,他的直观的认识方法注定会导致在看待历史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保守性。他不是在感性活动的变化中去认识历史的发展。同样,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是直观的,直观只能看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不能看到事物的内部,这导致他把存在和本质等同,认为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主体性建立在直观上,只能得到“感性主体”。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认识方法,认为主体的本质是内在的,不能通过直观达到,要用对象性活动产生的对象性关系去认识主体的本质,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正是在运用对象性的认识方法下建立起来的。

二、马克思以实践为根基的主体性思想变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就指出主体的能动性是在“感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理解人的主体性就要从感性活动这一基础出发。马克思所提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是理解对象的出发点,也是理解人本质的基础。人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发挥出来,体现在现实中,客观对象不再是单纯的感性客体或思维客体,而是带有了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客体。这一切都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中介才能完成。在实践中把人的本质外化到对象上,再回到人本身,这是一个外化自己本质并且占有自己本质的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把黑格尔的理性主体转为现实的主体,主体从抽象的理性走向现实的个人,人的实践不是精神活动而是本质对象化的现实活动,现实的主体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精神必须诉诸实践才能发挥作用,改变现实的历史。马克思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建立在感性基础上,他改造后的“感性实践”超越了费尔巴哈对感性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为主体性在感性实践中找到了现实的根据。同时,马克思用辩证法改造感性,用辩证法的思辨性、能动性来赋予感性能动性,这就超越了直观,有了思维的抽象。

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改造为“感性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就是指感性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这种活动是自己和他物实现作用的对象化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绝对主体”的第一重超越。

马克思的主体是从事社会性活动的人,他把费尔巴哈的抽象类本质改造为现实的人本身,人作为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谈人的主体性而不谈社会历史是片面的。马克思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变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由本体论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回到实践的思维方式去探讨主体性,进而开启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感性主体”的第二重超越。

首先,马克思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当作他的主体性的理论原则。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1。马克思看到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产生联系,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这种社会属性就把人与自然属性的生物区别开来,因此,社会属性可以看作人的本质属性。费尔巴哈没有批判这种现实的本质,也就是说,他的主体性缺乏一种现实性基础。而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为人的主体性找到了现实根基。

其次,马克思用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改造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克服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体”缺乏能动性的一面。马克思把人描述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有生命力的人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人作为感性存在物是受动的,主体有现实的感性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对象。费尔巴哈只看到了人是受动的,而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不能脱离对象理解人的本质,人在劳动活动中发挥能动性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到产品中,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人和对象的本质融为一体,劳动对象同时就是人本质的一种确证。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不合理的一面——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产品占为己有,剥夺了工人的本质作为自己的财富,这是一种劳动的异化。“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7]这种异化使劳动的实现表现为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失去了主体性,而要重新找回这种主体性,就要把原本属于人的本质还给人。“克服资本主义便是要重新整合个人与个人所造就的社会之间的断裂。”[8]要通过革命改变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才能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解放。

再次,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把人和自然界统一起来,自然界作为现实的存在,要通过实践劳动和人统一起来,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主体的实践的特性。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5]23历史的发展要通过物质因素来推动,人要想生活,首先就要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物质条件和人的生产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同样,只有物质条件的变化才能引起现实的变化。“人有人的内在尺度,对象有对象的内在尺度。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把这两种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的过程。”[9]

马克思强调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批判了费尔巴哈看待历史的方式:“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5]37费尔巴哈用直观的认识方法去看待历史,注定会回到唯心主义。一定程度上,直观可以解释世界,但不能改变世界,如无产阶级为自己生存所劳累的这一社会现象,通过直观只能看到无产阶级贫穷的现状就是无产阶级的本质,要改变就成为一种例外、偶然。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矛盾,他指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消除这种矛盾,只有在革命中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把异化了的主体性重新还给人本身。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最终会在历史过程的发展中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三、马克思变革“主体性”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主体性”思想的双重超越,不仅使得主体回到了感性世界,更使主体具有了社会历史性维度,使“主体性”思想真正确立在实践的根基上,使实现人类的现实解放成为可能,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对现实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的主体思想与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体思想的双重超越。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体性”思想,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克服了黑格尔与现实脱离的主体产生的缺陷,增加了费尔巴哈单纯感性直观的主体所缺乏的革命性。马克思的活动主体不是理性和精神,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可以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没有必要再去抽象出“理念”。马克思的主体真正拥有了自我认识能力,通过认识、实践来自我改变,通过感性活动来改变现实世界。也可以说马克思的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特点下的实践要真实改变世界,就要让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得到确证。

第二,实现了在唯物史观立场上对“主体性”思想的实践变革。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停留在精神上的历史发展,用具体现实的历史运动取代黑格尔超历史的精神主体。同时,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理解事物,把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用感性活动改造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马克思所实现的这一实践变革,将“主体性”思想一方面奠基于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另一方面使得主体具有了社会历史的维度。因此,在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上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思想,是唯物立场与辩证方法的统一,是使主体“返回”了“现实”并“引向”了“历史”。总之,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将“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前提,将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解放确立为理论指向。

第三,对当今时代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在探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双重超越与实践变革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马克思要达到的共产主义绝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对人类世界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后形成的科学看法。共产主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途径是通过人,目的是为了人,达到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在这种条件下,人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的,是人向人自身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当下,对于我国而言,就要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引领下,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后,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推动人的发展水平全面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感性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