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究

2021-03-08马赫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文化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办高校理念

马赫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产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为导向,是当下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证实。文章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来探讨在OBE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以及课程发展。

OBE理念

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对学生培养进行反向的设计。这就需要学校根据教育规律,首先明确学生培养定位与学校教学主体的内在需求,以及国家的专业标准和社会、岗位的外部需求;再进一步确定学生毕业要求与职业发展目标,分解细化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指标,从而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以上手段,使学生在这个教育模式下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知识、能力,形成专业的素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最终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准确评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将OBE的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很多民办学校都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确定为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转型期的民办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特别是对于OBE理念的进一步抽丝剥茧,细致研究。只有将其根据特点应用于各专业各课程,才能真正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各大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意识。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开设此门课程是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等时代要求的。我们应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根据OBE教学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处于转型期的民办本科高校忙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并未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作深入的探索。比起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有部分学校以公选通识课形式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办本科院校对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处于转型期的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大多围绕着学科、专业的建设,还没有意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说,由于此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加之有些院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仅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体现出来,更无从谈起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了,从而使得教师从思想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学生角度来说,进入民办学校,来自就业的压力和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使学生始终忙于各种考证的学习,这就导致其对就业过程中的人文素质要求了解不多。加上学生本身文学基础知识比较差,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愿意主动深入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因此,在民办本科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滞后

当前,多数高校仅开设一门公共课《大学语文》,或者在汉语言专业仅开设一门史论式的《中国文化概论》或者专题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这样的课程本身缺乏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选择性,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基本是空白,其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情况结合不紧密,这就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有些尴尬。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欠缺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媒体教育资源。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师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板书和多媒体的传统教学阶段,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没有选择翻转课堂、慕课等先进的授课模式。这就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一直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学习资源比较匮乏,同时欠缺互动性。

(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师资不足

当前,在民办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数是跨专业授课,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大都是文科专业,教学资源背景单一,专业性不强。另外,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差,部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欠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势在必行。

OBE先进教育理念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途径

民办高校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当前我国《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运用OBE的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和路径。

(一)建设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和核心能力权重与课程能力指标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一方面需要专业任课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课程的主要理念、目标或重要内涵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多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又要体现学生的课程能力指标,综合起来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将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意识的思想与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精髓做到精准把握,确立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指标体系。

(二)结合OBE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枯燥,通过OBE的先进教育理念,认识到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勿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同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全面的整改和优化,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课堂中应尽量多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使教学过程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帮助民办高校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所能使用的教材形式比较单一,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且现有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因此,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点,又要体现传统文化重要的教育价值,还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得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引起重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和课程研究。

(四)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会影响到课程建设的开展效果,民办本科高校应该努力培养一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专业的师资团队。民办高校更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团队的建设,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学习,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和职称结构。我国的传统文化涉及到的学科范围广、跨度大,包含文、理、史、哲等多个领域。所以,所需的教师知识背景也不应局限于文科,可以考虑将其他专业的优秀教师吸纳进来,满足不同专业特点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科目的学习需要。高校也应该多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类教师培训学习的占比,提升民办高校教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下来的精髓,对我国民办高校人文教育价值观的树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民办高校接触到了OBE的先进教育理念后,更应该积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紧密融入到民办高校课堂教育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民办高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民办高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