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太和清音的认知与研究
2021-03-08唐忆南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唐忆南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乐曲,而太和清音则是其中非常稀有的曲种。这种起源于寺院和庙堂的曲调经过民间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人声演唱和乐器演奏相配合的表演形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太和清音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艺术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太和清音是一种全国稀有、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形式,当前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起源时间可追溯至明朝初年。对太和清音加以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淮北地区在明清时代的民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并且研究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对中国古乐器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对太和清音的认知
(一)起源
关于太和清音最早的起源来自于《清音筝谱》,其中的说法是在明代和元代交替之际,在今天的安徽阜阳泉河南岸生活着一位对音律具有颇深研究的法师,道号玄坛。他非常擅长古筝、古琴之类的弦乐器,并且每天都要练习和演奏,即便是酷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他的练习都不会停止。这位法师在常年练习的过程中还逐渐吟唱和发展出一种曲调悠扬的曲歌,与自己的琴声形成配合,人们根据这种曲歌的特点将其命名为“清音”。直到清代中期,这种曲调形式逐渐流传到了阜阳地区的太和县,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甚至还自发组建了“清音会”,每逢节日或者家中喜事,当地人民就会一边演奏乐器,一边吟唱“清音”,于是便形成了太和清音。
(二)发展
根据历史研究,清音最早是从寺院庙堂等地经僧人的传唱流传到了民间,等到明朝末年,能够吟唱清音的民间高手已经非常多,关于这一点也有史实加以印证。例如,安徽阜阳某些大家族的家谱中就记载了家族中的清音高手的事迹。清音历经数百年从阜阳逐渐传播到太和县,并且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喜爱和传唱,而太和民间“清音会”的成立更是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清朝的发展,直到民国初年,清音的普及程度更高,太和地区成立的清音表演班底数量众多。太和清音凭借灵活的表演形式和优美唱腔而受到乡村和城市的广泛喜爱,张明俊、章雅林等都是太和地区出现的杰出的清音表演艺人[1]。
各地区的清音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多都解体了,但是民间还有很多人对清音这种艺术形式非常喜爱,甚至可用痴迷来形容,在清音会解散之后仍然有不少民间艺人继续交流其表演艺术。
(三)艺术特点
第一,清音在吟唱是以四句为一个基本唱腔,给人一种柔和、舒适、悠长的感觉,节奏变化分界清晰。其调性具有较大的起伏和明显的抑扬顿挫,即使是同一句唱词,演唱者也能借助音调的变化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并且唱腔的变化非常考究,并非随意发挥。民间小调的唱法对清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典型的如叠断桥、满江红。
第二,清音的主调是结构规整的“四句腔”,这种结构属于单曲体。其在艺术表现方面擅长叙事,整体速度不紧不慢。每一句唱词的长度大多为7个字或者10个字。在处理旋律时为演唱者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其唱腔的变化涵盖了哭板、单煞、双煞等。花八板、八板以及大起板是“四句腔”起腔过门的常见形式。其中大花板起源最早,也最传统。其特点是慢,而八板的速度要比大花板快很多,其简练的结构提升了吟唱时的速度[2]。
第三,太和清音中还经常出现“说白”这种表现手法,从发源地来看,其属于中原语系的范畴,特点为上仄下平。押韵时充分结合了演唱者使用的方言,在表演说白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运用悠长的唱腔,最终形成一种闲适恬淡的姿态。清音中也有变化激烈的场景,此时的说白比较高亢紧急,在表演过程中经常借助这种强弱力度上的变化来给人带来酣畅的感受。
第四,从表演形式来看,早期每次大多为4到8个人各执乐器围坐成一圈,表演者具有角色划分。再到后来就发展出有些人专门负责演奏乐器,而一个人专门负责演唱清音,但是由于清音中往往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多个角色,此时要由演唱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再到后来,乐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只负责演奏的一部分,演唱具有多种角色需求时,由不同的人员各自承担一个角色,所有演唱者都不演奏乐器。其表演形式包括自弹自唱、群口坐唱等。
(四)艺术价值
太和清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长达600年以上的历史,历经几个古代王朝和民国,其表演形式中涵盖了古代乐器和声乐演唱,将淮北人民的审美情趣以及豪爽的性格特点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种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唱腔理论和乐器演奏方法,从传统曲目中还能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意识形态以及美好期望,其对淮北地区的民生信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太和清音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现状
第一,发展资金不足。太和清音作为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由当地政府拨出专门的款项用于保护、发展和传承。但是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当地经济、提升执政业绩等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并且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诸如基础设施、工业产业以及其他关系到当地发展的重点项目上,可用于太和清音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和2009年都曾经出现过资金不能落实到位的情况,这种资金不能有效落实的情况说明地方政府官员对太和清音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当然,不同的时期的保护性观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国家经济的富裕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也为这些发展资金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第二,借助太和清音协会来促进其保护。太和清音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保护和传承的落脚点实际上就是由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地去承接其演奏技法和唱腔方法.太和清音协会具有专业的演员、配备了专业的演奏乐器,并且对自古至今的太和清音曲目进行了整理。虽然协会在过去的管理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协会的成立对太古清音的保护仍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传承方法
第一,稳定发展基金。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促进太和清音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条件,太和清音进入了安徽省非物质遗产名录,因而其也能获得专项资金补贴,但是这些资金的数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限。因此,应该积极广泛地宣传太和清音,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且吸引民间资本向其提供一定的发展资金。
第二,扩大专业研究和民间推广。传承太和清音还要从表演技巧、演唱和乐器的配合、唱腔理论等方面加以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还要利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新的表演形式。这些理论对体系化的推广和发展太和清音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广泛的传承还要从民间推广方面着手,只有让更多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太和清音,发现其艺术价值,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太和清音作为一种发展超过600年的古老曲艺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文化研究价值。其在表演过程中要使用到古筝、古琴等弦乐器,并且利用人声演唱的方式来传达情感,演唱技巧也是自成体系。太和清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存在一定的传承困境,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艺术形式很难获得青年人的喜爱,而且政府相关发展资金也比较有限。扩大理论研究、扩充资金来源以及扩大民间推广对其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