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契合点做好高校宣传工作
2021-03-08范琪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范琪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90
当今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传播的广度更是铺天盖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接收的载体,人们就能轻松获得信息并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传播。新闻传播也是如此,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转载和传播,每个人都有了成为新闻传播者的可能。面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增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创新性显得尤为迫切。不论是常规新闻走实走新,还是深度报道挖细挖深,都应该找准高校宣传工作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契合点,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从思路上、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提升宣传效果、适应时代需求。
一、发挥新闻报道主观能动性
(一)以师生为中心,摆脱官本位思想。
高校作为公益性教育机构,没有盈利目的,更多的是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高校宣传工作担负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传播主流文化思想,引导校园舆论有着特殊使命。从新闻传播规律来看,想要更好的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新闻报道工作应该关注师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关注教师、学生们的典型事迹。
高校新闻报道工作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新闻报道,应该以师生为中心,关注师生身边事,关注师生所思所想所做,摒弃之前将焦点对准管理者的模式,要以受众主动接受为出发点,重点对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喜事、趣事、难事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报道,拉近与师生的距离,要有主题性的导向,以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为出发点,时刻谨记所报道的事件内容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宣传需要。
(二)摒弃空话套话,把语言落在实处。
在新闻写作方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简单明了的将新闻事件写清楚,准确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让受众通俗易懂。因此,要对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摒弃空话套话,对于形容词和渲染性的词汇斟酌慎用,用事实和细节的描写吸引受众,把空洞的说教转变成细腻的情感沟通,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言,通过使用平时生活中的口语化语言,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在政策、文件解读过程中,要善于使用为师生喜闻乐见、便于理解的表述方式和展现方式,真正贴近解决师生心中的疑惑,做好高校媒体宣传的答疑解惑、舆论引导作用。
当前,互联网形式下,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年学子更偏爱于通过网络热点词汇、热点事件进行二次解读和再传播,迅速在校园内掀起“跟风热”。在校园宣传中,可以适当结合时下流行社会热点,把原本普通的事件变得更加具有特色,对广大师生产生吸引力,从而达到在传播中起到广泛自发传播的效果,潜移默化影响校园舆论氛围的形成。
二、突出新闻价值,内容走实。
(一)报道好常规活动,寻找与受众的亲近点。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同时作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机构,高校还有很多行政任务,需要安排布置大量常规性工作。并且很多常规工作具有周期性,例如每年都会有开学、教师节、就业季等重要节日和节点。尽管这些常规工作年年循环往复,但依然是高校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其重要性不会因为出现频率高而降低。
对于常规活动,应该寻找广大师生主体与活动的关联情况,如这些活动与师生有什么关系,会对师生产生哪些影响,广大师生是如何参与的,他们在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等。通过寻找亲近点,引发师生共鸣,从而引起关注和思考,达到宣传效果。例如每年的军训,除了会吸引新生的关注,还会引起其他年级大学生的眼光,可谓是学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军训又是每年一次,常规项目也比较固定。在关注度高和参与度高的情况下,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实事求是,避免过度拔高。
新闻传播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首要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事实,如果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夸大或者歪曲,那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产生的宣传效果也不是新闻事实所产生的,而是人为或者“嫁接”得出的效果。这样的新闻传播不具有真实性,也经不起推敲,更不会长久。
高校新闻报道,承担着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作用,但不能为了宣传而去人为制造“新闻”,或者为了提升效果而对新闻事件“添油加醋”,使新闻人物和新闻事实穿上“高大上”的外衣。这种新闻报道没有实事求是的“土壤”,最终只会引起受众反感,宣传效果更会南辕北辙。
因此,在高校新闻宣传报道中,要以事实为基准,通过不同的视角挖掘新颖、丰富、趣味、感人的新闻事实,通过真实的案例讲清、讲透背后想要表达的真情,而不是过度拔高和语言的过度渲染。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宣传的有效性,起到良好宣传效果。
(三)加强深度报道,呈现丰富、立体、多元信息。
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的传播速度已不再是各媒体竞争的焦点,新闻的即时传播已经成为现实。相比而言,怎样找到宣传的特色,找到与众不同的点才是竞争的关键。《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1]。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进行深度报道,呈现出更加丰富、立体、多元的信息成为媒体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
高校新闻报道更要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师生员工身边,通过深入采访,挖掘师生身边感人、有趣、励志的典型和事迹,与师生员工形成良好互动,真正被他们认可和接受。例如,教师讲课时,会用生动的语言,会引申出博学的知识,教师的敬业、生动、博学等是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可以深入挖掘教师讲课的事例,从多个方面体现教师的专业度和敬业精神。
三、多种形式拓宽渠道
(一)传播载体和渠道日趋多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媒体不断发生变化,通过网络传播,以网站、微信、微博等表现方式的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们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主要目标,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阅读方式并成为习惯。学校师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满足学习和工作需要,关注微信、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相互交流、表达观点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渠道和载体在发生着变化,高校宣传工作也必然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地只依靠传统媒体,要想达到良好宣传效果,就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传播渠道和载体。
(二)加大监管力度,巧用善用新媒体。
新媒体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它是一种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载体更丰富、操作性更便捷的媒体形式。其传播的不间断性和广泛的覆盖度,对于受众个性和诉求表达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正能量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同样,负面、煽动性的信息也可能会瞬间传递给受众。
高校宣传工作者应该尤为重视新媒体,研究其特点,加强监管工作,充分掌握传播主动权。高校中,由于从事专业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人手有限,很多新媒体的工作都由大量的学生参与共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尽职尽责,严格把好审核关口,不能全部放手给学生。在信息传播快速、丰富、多元的新情况下,舆论导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很多时候考虑不够周全,或者只为迎合当下的趣事,传播出的价值观不够正面,或者引起负面舆情,因此,必须要严格把好学校传播平台关口,多方思考,认真审核。
同时,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社会进步的大潮。深入了解并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宣传效果的优势劣势,巧用善用新媒体,搭建丰富多元的宣传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来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力求高校宣传工作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