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塑新时代优良家风

2021-03-08轩溯悦中共郓城县委党校山东郓城274700

文化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风弘扬中华民族

轩溯悦 中共郓城县委党校 山东 郓城 274700

关键字:家风;社会;好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风、家教的民族,因为家庭是国家的基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正是由无数个小家庭所组成的,家庭是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家庭风气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家道正,则天下定;家风严,则世风清。重视家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于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又称之为“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作风。它能够以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并且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往往影响着家庭成员做人、做事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优良家风的传承能够培养出贤德之人,不良家风则会影响子孙后代。

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所谓“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所谓“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家风寓于家教之中,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今天,家风是民风、社风的重要组成因素,家风正,则民风淳、社风清。进一步培塑优良家风,让家庭道德观念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社会向积极、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然而家风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其实家里的故事、家庭的记忆以及生活中的某一句话都是家风的载体。比如长辈教育晚辈要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做事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都是家庭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风尚。

在2020年年初,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其父钟世藩和其子钟惟德,都是著名的医生,都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钟南山院士的父亲曾对他说:“一个人,一辈子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东西,那他在世界上就算没白活。”钟南山院士继承了父辈良好的家风,并传承下去,要求自己的后代子孙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办事要严谨、要实实在在。2003年非典爆发,67岁的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不辱使命,17年后新冠肺炎肆虐,84岁的他再次挂帅出征,逆行踏上去武汉的救援路,成为14亿中国人心中的“定海神针”。可见优良的家风塑造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奉献自己。因此,弘扬和培塑新时代优良家风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二、培塑优良家风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

家风对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出生后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养成。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个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家庭成员得以正心养德,从而增强家庭凝聚力,建构和睦家庭[1]。习总书记强调:“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秉性、为人处世以及一言一行对子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应当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古代“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为我们展现的都是伟大母亲的形象,堪称中华家风家教的典范。她们通过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子孙成长成才。这些优秀历史故事的传承,为今天我们提升社会道德素养,弘扬家庭美德,树立文明家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相应的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这不仅是家风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党大力倡导家风建设,反映了国家传承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决心,也体现出了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是深入骨髓的。修身连着齐家,齐家而后方能治国,在个人修行和国家的治理之间有家庭这个重要连接作为纽带,优良家风是最具家国情怀的历史沉淀[2]。然而家风是建立在文化之上,是个人和家庭成长的印记,是家族传承的根本,民族发展的起源。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颜氏家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仅有五百字,但问世以来却被广为流传,被尊为治家之经。纵观这些家训,既是我们对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不仅内容丰富、语言精辟而且意蕴深远,经久不衰,一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家风即如“润物细无声”之春风细雨,可以通过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尚塑造人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对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来说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同时也可以看出弘扬优良家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家风作为家庭精神的内核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和具体体现。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家庭美德文化的积极作用。总书记指出:“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优秀家风文化,还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新形式的家风文化。

家风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有的家风强调修身律己,如:“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有的强调勤俭节约、和睦齐家。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齐家的训言;有的家风则要求子孙后代要忠君爱国,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优良家风、家训都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三个层面的内容是相契合的[3]。家风文化虽然不能完全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能够作为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起点,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所以说,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培塑优良家风 营造社会好风气

习总书记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对今天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意义重大。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小家连着大家、连着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了很多抗疫“最美家庭”、“夫妻档”、“父女兵”、“祖孙三代齐上阵”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护佑一方百姓安危。也正是因为有良好家风的熏陶与传承,才有他们最美的逆行背影。抗疫“最美家庭”彰显的是家国情怀,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这也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所以说,优良家风能够培养出谦谦君子来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良家风有可能招致不肖子孙,甚至会使他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是以每个家庭的优良家风为基础的,只有全社会大力弘扬与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和谐社会。

家风其实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在家风建设过程中,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要让家庭成员明确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4]。当今社会出现的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孩子等家庭责任和道德问题,追根溯源都与家风教育的缺失有关。表面上看,家风只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小事,似乎与社会、与他人无关,其实不然。良好的家风在传播和弘扬的过程中,其影响必然超出了一个家庭的范围,并且能够带动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提高。所以要不断纯正家风、弘扬优良家风,才能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只有每一个家庭都树立并形成优良家风,才能让整个社会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体系与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弘扬优良家风是时代之需,社会之要。习总书记指出只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因此,我们要把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实现家庭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让优良家风的传承真正帮助我们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家风弘扬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勤劳节俭传家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