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沈阳市公交车站塑造策略研究

2021-03-08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公交车站沈阳市沈阳

梁 莹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通过地域文化特征对公交车站的影响分析,探讨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公交车站的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并结合实际,以沈阳市内公交车站为具体研究对象,制定沈阳市公交车站地域文化推广方案,旨在助推沈阳市公交事业发展,提升沈阳在全国的影响力。

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一定区域中,经过长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劳动创造并不断得以积累和发展的一个地域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价值观的全部成果,是一种自然地理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地域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产生了直接影响。

公交车站作为城市宣传的窗口,除了有承载市民进出的运输作用外,还承担着城市形象宣传的责任。在交通强国政策指引下,公交车站的品质提升和文化塑造成为公交行业的重要内容,公交车站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实用需求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助力城市文化品牌传播。沈阳市公交车站正在改建,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将城市特色融入公交车站建设是文章将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地域文化与公交车站的关系

增强城市的的品牌影响力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的心灵深受感动和震撼,因而,文化元素在公共车站的独特应用,会对旅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2],从而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国内有很多公交车站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优秀案例,以深圳前海公交车站为例,在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典型建筑文化之一,追求神韵意境、与古为新,以布局组合之精妙、人与自然深入共融见长,对环境的整体性及人本空间较为注重,设计过程中延续岭南传统的建筑制式,以门廊、重檐、华纹等作为载体,通过材料演绎以及细节刻画,遵循传统的空间礼序,现代建筑手法、传承文脉精神,彰显前海地区民族文化气节以及与时代呼应的蓬勃气息。

苏州老城的公交车站,从形态来说,公交车站以古典园林建筑作为设计原型,进行模仿与组合,让游客在公交车站可以看到廊、亭、墙等元素组合,将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元素融入公交车站,显现出一种常见的城市建筑形态,车站的屋顶采用上挑的方式和灰瓦顶,显现出江南园林的特色。

推动城市形象建设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国情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不可能具有同一性[3]。公交车站的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公交车站形象与国家、地区形象相连是推进地域形象传播的有效方式。参考国外各大城市,鲜明的公交车站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

杭州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公交系统,运用具有特色元素的公交车站和先进的智慧公交系统为城市树立了科技之城的城市形象。杭州引入电子站牌,使杭州旅游城市和科技城市形象的塑造有了最为直观的展示。西安的曲江新区公交车站是典型的城市形象代表,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作为主导的曲江新区包括著名的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旅游景区,在曲江新区的公交车站设计中,以“唐风”为主要切入点,采用唐木结构建设,结合新型材料,根据通能调整间距,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公交车站。

带动公交行业的经济效益

公交车站植入地域文化元素,可以提升公交行业的经济收益。地域文化“以精神资源的方式存在,在地域文化与经济融合过程中,地域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开发的精神支撑与发展动力。”[4]目前,传统的公交行业受轨道交通、私家车的冲击,正处于转型期,要想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除了探求更高效的公交运营速度外,还需要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众多企业寻求“公交车站+途径”,单纯的无特色的公交站牌对旅客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公交车站融入地域元素后,可以吸引更多人转变出行方式,增加乘坐人数,也可以通过“公交+”促进其他服务。

现在公交车站可以结合数字技术,也可以增加地域特色的产品售卖等,特别是有些城市将公交车站改造成具有旅游功能的交通枢纽。杭州的公交车站以数字科技作为城市发展特色,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多方面融入高科技元素,公交站台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站台,它更是一个详尽的城市便民地图,里面植入了各种周边服务信息,包括最近的厕所、周边旅游景区等更为详尽的信息。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认同空间,发挥文化的直接功能,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有助于公交车站经济的快速发展。

沈阳市公交车站地域文化元素融合现状

2020年,沈阳入选了国家第三批公交示范城市,建设完成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公交车的实时定位、排班调度、轨迹回放、车内外视频监控及运营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为行业监管、企业运营调度以及公众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021年实现了5000余辆公交车扫码乘车,开通了辽沈地区首条精准智能公交示范线。近两年,沈阳市在公交车站融入地域文化方面成绩突出,以北陵公园一站为例,改造后的北陵公园站主体色调为红色和黄色,体现了与北陵公园融为一体的特色;青年大街沿线的公交车站以黑色为主色调,与沈阳金廊的现代特色结合,体现了沈阳文化城市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有多处涉及大型交通枢纽及公共文化空间部分,其中第十一章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枢纽场站布局;第二十九章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建设宜居、人文城市,保护和延续城市风貌等;第三十四章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第三十五章中提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公交车站建设融合智慧与人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城市,在现有环境下,对地域文化的开发还远远不够,推广尚有空间。

公交车站环境中地域文化因素体现不足

沈阳市公交车站以港湾式和站牌式两种为主,港湾式公交车站是指直接式停靠公交站,站牌式是指简易的、只具有指示功能的公交车站牌。与国内同等城市相比,沈阳市在公交车站建设方面较为落后,公交车站中除了进出港功能外,公交地域特色的不足是影响公交车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国内角度看,深圳市已投入建设多个公交车枢纽,众多旅客选择公交枢纽换车的一大原因是公交枢纽软环境有吸引力,国内机场环境尚需开发。沈阳公交车站除了进出港的基本服务功能外,在商业、广告部分地域文化均体现不明显,广告以大众的广告品牌为主,能体现出地域特色的只有宣传文明城市的标语,但由于缺少整体设计,与公交车站周边环境缺少融合,缺少有代表性的公交车站。

以太原街和中街为例,作为沈阳重要的商业街区和旅游景区,公交车站仍处于国内落后的传统式站牌,缺少与周边环境融合的因素,也缺少智慧元素。从公交车站的软环境建设角度考察,公交车站中的沈阳地域元素不足,公交车站难以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

缺乏展示地域文化的整体方案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的过程,地域文化的推广同样需要持久的方案。公交车站作为运营场所,在招商引资的过程必然会以经济利润为目标,而政府缺少统一规划,未将公交车站列入公益展示空间,这是公交车站文化元素不足的主要原因。

参考国内外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地域文化展示需要政府将其作为公益事业的一部分进行投资,无论是北京公交车站还是深圳公交车站,都得到了国家或当地政府支持。公交车站的地域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短期文化展现如昙花一现,只有长期持久的开展公交车站文化建设,才能形成自身特色。

地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

“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等多种要素的作用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发展形成的”,辽宁包括各类古遗址、少数民族文化、东北民俗、老工业基地等多方面文化资源,而对文化的传承仍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文化内涵不断变化,需要文化研究者结合新东北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具有有代表性的资源。

缺少地域设计元素和站名规划

公交车站的设计要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沈阳很多站名是依据站点和所在地区特点所起,因此在标注时需要认真核对,如果不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就会出现很多低级错误,随着网络的发达,错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后会对沈阳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沈阳公交车站地域文化塑造策略

在沈阳市公共车站的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公交车站内的空间,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制定一个长期的推广策略。

公交车站要从地域文化角度挖掘特色

公交行业要打破原有的经营思路,利用大交通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形成与地域结合的运营平台,沈阳公交车系统应以交通为切入点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线下线上结合,宣传沈阳本土文化。公交车站可以成为市民便捷购物的平台,如果能降低销售价位,同时在产品地域特色方面深入挖掘,交通行业的商业将有无限的空间。

可以效仿其他优秀的公交系统运用网络推介、网上下单、线下取货或直接空运的方式购买产品,方便旅客运输。同时产品设计要体现文化创意,在地域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公交车的广告宣传要进一步结合沈阳本土品牌,在广告部分专门开设沈阳本土品牌展示,介绍沈阳地区产品,可以在公交车站内多设置电子展示屏,深入介绍沈阳本土产品,利用媒介进行地域产品的推广和传播,旅客乘坐公交车时,会有明显的地域感受。

政府要加大文化投入,把公交车站打造成宣传沈阳地域文化的公共空间

文化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要形成品牌则需要规律的建设,仅靠公交企业的力量是不足的,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加大文化空间的建设,从而加大对公共机场实体空间的文化建设,以此来增加各地旅客对地域的好感,有利于沈阳城市形象的建构。

沈阳地域可展示的地域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方面,锡伯族文化、剪纸文化、满族刺绣等项目均适合展示。政府可协调各个文化部门,整合文化资源,投入文化宣传,如,在公交车站宣传栏部分可以开辟沈阳民俗博物展览,以丰富空间,可长期以作品展览为主,结合定期的动态展示,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扶植,从公共空间角度赋予公交车站文化意义。

积极推介沈阳旅游资源

沈阳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以古生物遗迹与古历史文化遗迹为代表的古遗址旅游资源新乐遗址;有“清代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一宫两陵;有以沈阳铁西、鞍钢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旅游资源;还有以冬季冰雪为代表的北方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沈阳城市特点,按照地区分类打造,在公交车站中植入景区介绍或文化创意产品。

公交车站设计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譬如:气候因素,东北属于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地区,公交车站设计中可以考虑风向和冬季御寒设计;色彩因素,各个路线选择合适的公交站颜色,现有的公交车站点以钢材类为主,可以选取沈阳有代表性的地区打造不同类型的公交车站,铁西区可以从工业元素中提取色彩,大东区从文物古籍中提取色彩,浑南新区可以结合数字化建设打造具有科技感的色彩。

细节设计,公交车站现在有多种方式,一种是极力打造的公共交通枢纽方式,一种是港湾方式,一种是站牌方式,沈阳的公交站牌要结合三种类型,进行分类打造,公共枢纽式站牌可以引入地域性商业文化和小型展览,港湾式站牌以多媒体活动展示方式推广地域文化,站牌式车站要统一规划站牌样式,使车站具有沈阳特色。

做好公交车站的地名梳理

沈阳市交通部门要与沈阳市文化单位结合,共同梳理沈阳各地区的公交站名,避免出现名称不准的低级错误,也可以将有特色的沈阳地名整理后进行统一推广,推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公交车站推广案例。

可以说,“文化 +”与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能够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进步[5],地域文化是积极生产力,具有独特的魅力,重视公交车站的地域文化融入,不仅能够提升沈阳形象,更是为国内公交车站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猜你喜欢

公交车站沈阳市沈阳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分店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最具善意的公交车站
不落窠臼的公交车站
有意思的公交车站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