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借力地方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08徐水群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船政福州育人

徐水群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6)

在我国,新时代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文化育人是提升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以技立身,以文化人”目标导向,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地方文化具有地域特色,蕴含着一个地方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学生置身其中更具有认同感和感染力,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可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独特的“精神之钙”,本文以福建地方文化中的典型代表——闽都文化为例,探索如何挖掘地方文化的育人价值,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通过开辟“行走课堂”、深化实践探究,实现文化育人目标,助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地方文化蕴涵的育人功能

地方文化是一个区域的标志符号,具有多元性和差异化特征,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过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地理、人文、社会环境[1]。地方文化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直观性、亲和力、感召力等特点,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引领作用。笔者从教于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又称闽都),由于有其悠久的历史、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作为省会城市的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都文化,它融合了古闽文化、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合儒雅的精神气质以及丰富的文化育人价值。下面,以闽都文化为例,剖析地方文化蕴涵的育人功能。

(一)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有些学校不够重视思政课教学,有些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照本宣科,导致思政课缺乏时代感,缺乏吸引力,而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可有效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2]。福州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历代的英才,涌现出了严复、林则徐、林觉民、萨镇冰、林祥谦等一批爱国志士,福州的内河文化、三山两塔文化等老少皆知,民间工艺久负盛名,有福州三宝、榕城三绝等,这些都彰显了闽都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思政课程资源的璀璨宝库。在教学中积极拓展、合理应用,寓空洞的说教于生动活泼的人和事之中,讲好地方文化中的乡土故事,让学生感到文化就在身边,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蕴涵强大的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地方文化往往蕴涵丰富的德育题材,闽都文化也是如此,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高度评价三坊七巷文化,盛赞“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闽都文化的首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福州地灵人杰,爱国志士辈出,有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船政之父海防建设奠基人沈葆桢、“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军事外交家陈宝琛等;二是工匠精神,如享誉世界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等民间工艺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是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精神,闽都人深受海洋文化的熏陶,海纳百川,易于接受西洋文化,敢于接受新事物。如福建船政学堂在创办之初聘请优秀外籍教师任教,派学生出国留学,引进西方造船技术等,达到人才培养和科技引进的双重目的。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闽都文化的育人元素,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从内心深处去认同闽都、追随乡贤、涵养道德,树立正确“三观”,使其行稳致远。

(三)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要依靠一代代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文化,使思政课更接地气,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学生对当地的传统美食、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艺术等有较深刻的了解,对地方文化具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因此有更强的说服力。例如,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闽剧、十番音乐、福州评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黛瓦相连庄重含蓄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等,能够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特别是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又如,福州传统“拗九节”,彰显“百善孝为先,拗九送真情”的孝文化主题。其时,每家每户用红枣、花生、糯米等原料,煮成香甜的“拗九粥”孝敬父母,由此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秉承忠孝之道。

二、高职院校地方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闽都文化资源,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开拓“行走课堂”,通过实践探究、校园文化建设等举措,使高职院校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地方文化,激发其对地方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地方文化育人效果。

(一)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强化育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理论性相对较强,内容相对枯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创新,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观看视频、学生宣讲当地红色人物故事、小组辩论、小组合作、问题竞答、小品表演、时政评论、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如在讲解《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通过展示享誉世界的福州脱胎漆器实物,讲解脱胎漆器从制胎模型到成品,需经过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打磨才能制作成功,其工艺独特,具有“三山艺巧、四海独绝”的美誉,因此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同时,通过讲解软木雕、寿山石雕等精湛工艺品,充分体现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此引发学生共鸣,达到地方文化资源育人效果。

(二)注重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落实“三全育人”要求

课程思政强调的是思政课之外的其它课程也应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扩大铸魂育人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铸魂育人的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3]。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了课程思政多元化需求,在教学中结合专业课特点精准选材、有机融入,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4]。比如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授课时,可充分利用船政文化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结合专业讲述左宗棠缔造中国海军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建船厂、造兵舰、引人才等系列“富国强兵”举措,以及严复、詹天佑、邓世昌、沈葆桢等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谱写了民族自强、崇尚科学、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爱国忘我等船政精神,让船政学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这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注入,同时也是对船政文化的弘扬。又如,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授课时,可以通过介绍位于福州长乐区的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在讲解其制冷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公司从一家普通民营企业成长为全球制冷领域知名企业,离不开团队协作、技术创新等企业文化精神,从而让学生植根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创业精神。

(三)开辟“行走课堂”,推进思政课由“课堂课程”向“实践课程”延伸

结合我院实际,利用闽都文化的丰富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福州三坊七巷、船政文化博物馆、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深入福州三宝(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工艺聚集地和生产地调研等方式,从“行走课堂”中真切地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如,通过讲解员的解说、VR技术展示历史画卷,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充分体悟严复的启蒙思想、林则徐的爱国情怀、林觉民的革命精神、陈宝琛的维新变革等崇高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又如,组织交通轨道学院学生到福州地铁集团调研、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开展校企文化交流等方式,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领略企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5]。

(四)“动静结合”,提升闽都文化育人功能

在静态方面,结合办学理念,将船政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公共建筑中。如,船政文化的人物雕塑、人生格言、理想追求、传奇故事,闽都文化的优秀诗词、书法、美术等建成文化墙;还可以从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建筑物的命名,校园路标、宣传栏设计等方面融入船政文化元素,增强宣传实效。学生置身其中,这些元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在动态方面,围绕弘扬优秀闽都文化,通过群团组织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传承优秀文化;依托学院官网、校园管理微信平台、电子屏幕、电子报刊等载体,宣扬闽都文化,并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鲜活内容,增强吸引力;利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庆,福州“八一七”解放纪念日等,增强仪式感,厚植家国情怀[6]。此外,还可通过邀请三坊七巷爱国志士后裔、寿山石雕刻大师、脱胎漆器传承人开讲座等方式,以文化人。

三、高职院校地方文化育人的实践启示

实践证明,充分挖掘闽都文化育人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爱家的深厚感情,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因此,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对于高职院校育人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近年的实践探索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精选地方文化,形成模块化教学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但良莠不齐,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机融入,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精选地方文化,进行梳理和筛选,形成模块化教学资源,是有效利用地方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如我们在实践中,对闽都文化进行合理分类,整理成爱国教育篇、工匠精神篇、改革开放篇、创新创业篇、闽都英烈篇等篇目,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模块化整合,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各科任老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专业特点,各取所需,实现教学过程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二)注重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地方文化作为文化育人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入,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这就要求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手段方面,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等多种环节贯通,打破时空局限,达到多维化、立体化的学习模式。如利用超星学习通信息平台,建立地方文化学习资源库,包括爱国教育篇、工匠精神篇、改革开放篇、创新创业篇、闽都英烈篇等校本教材的文本资料、视频、图片等供学生选择。课前,学生通过资源库了解地方文化;课中,通过教师讲授重难点,并利用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等功能,提高学生兴趣和专注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同地方文化;课后,通过作业库检测学习效果,同时可激励学生开展地方文化研学、做义务讲解员等活动,并将活动的视频、图片上传平台,既分享成果,又激励学生,达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7]。如在过程性评价方面,我们实行课前预习、出勤及课堂表现、作业各占20%,终结性评价(闭卷考试)占40%。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行合一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21年来闽考察时,又再次强调,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凸显了实践的重要性。地方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一个总体认知,同时又要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如讲到“工匠精神”时,安排学生到福州三宝(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工艺生产车间参观学习、现场交流,亲身感受精湛技艺,深刻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民间艺人、开展研学、做义务讲解员等方式深入实践,有效发挥地方文化育人功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行合一育人效果。

四、结语

地方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课程资源、发挥育人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色,精选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融入地方优秀文化元素,有利于学生认知、认同地方优秀文化,并通过组织研学、做义务讲解员、开设讲座、社团活动等载体,挖掘、利用、传承、弘扬地方优秀文化,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促进“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船政福州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