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建议
2021-03-08马晟超张月月延玥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马晟超 张月月 延玥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进行持续、系统且完备计划的过程,它是职业的准备期。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做准备,大学生准备的好坏程度对未来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大学是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时期做好职业规划尤为重要。对此,文章从高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
(一)针对年级 完善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具备开设早、专业性、针对性等特点。开设早,就是在大一期间开设此类课程。大学生都渴望早日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内容,而目前高校中大三大四的学生普遍感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时间太晚,可见大学生对课程的迫切需要。专业性,就是在职业规划课程中,加入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知识指导,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对本专业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比如考研也是就业,当前大学生考研人数庞大,考研相关咨询是学生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学校内部可以定期举办考研讲座,考研经验交流会,甚至开设考研规划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校要及时更新就业知识,根据不同年级改进授课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开展的学期。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所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空洞化,对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作用不大;大学生普遍对职业规划课程缺乏兴趣。学校要不断更新就业知识,及时了解当下就业环境;同时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而不是将职业规划课当任务完成。在大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在大三时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是最合适的课程时间安排,可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意义,了解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由本学院教师担任任课老师,在学生入学后,尽早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就业知识辅导课程,精准施策,有求必应,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真正起到作用。
(二)搭建平台 校企结合
大学生就业知识来源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带来的直观知识和经验,职业生涯自然也就无从规划了。由于缺乏专业性的职业机会,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普遍缺乏远期目标;即便有目标,也是模糊的一个“大方向”,根本谈不上“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开展需要学校提供平台和实践机会,否则就是一场空谈。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社会,也没有在实践中接触过所学专业,他们需要这样的平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另一方面是现行教育制度造成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3岁进入幼儿园课堂,直到23岁本科毕业,二十年间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千场考试,却没有工作过一天,对于各种专业、职业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他人的告知而非自己的经验。
对此,学校应促进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传授就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专业,获得职业知识,形成直观的就业认识。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大家学者是传承“家学”?因为他们从小在“家学”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深刻了解行业的状况,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这就是学校搭建就业平台的意义所在。以学校为纽带,让学生深入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加深对专业兴趣和职业兴趣,从而早日达成自我未来职业发展的合理规划。
(三)心理辅导 建立信心
坊间流传“一毕业就失业”的说法,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于地方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如同战场一样厮杀惨烈,自己有何长处与名校毕业生竞争?通过调查发现,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兴趣爱好是职业规划最关键的依据,远高于所学专业所占的比例。所以往往学生年级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就越低。调查显示,平均一半的学生曾经想过转专业,而六成的大四学生都动过转专业的念头,当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功”转专业。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想要转专业?他们出于种种原因“曾经想转,现在不想”,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心理斗争?他们又有过怎样的烦恼和迷茫?他们是怎样说服自己的?这些问题无人能答,但这样的数据令人心痛不已。为了改变现状,高校必须建立就业辅导机制,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杰出校友、学长学姐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取充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让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大学生要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力
(一)了解职业 了解自我
“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我学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本领?我将来能做什么?我现在应该往哪方面努力?”这些是每一个高中生在报志愿时就应该想的问题,然而很多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还没想明白。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迷茫混沌了四年,不知不觉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往前走;即便毕业了考上了研究生,也依旧迷茫。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是当代大学生紧缺的知识。
了解职业就是学生能够有明确的职业认知,能够清晰了解职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职业有足够的了解,这就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整体的规划,进而减少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出现迷茫的现象。因此文章建议大学生个人应做到足够了解相关职业和职位内容,包括技术要求、学历要求、薪水、工作强度、发展前景等,这样才能依据现实因素做好取舍。
要想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不仅要了解职业,还要了解自我。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判断个人情况,对自我有着明确、准确且全面的认知。比如自己是否有学科短板?这一短板是否对未来就业影响很大?应怎样改变这一劣势?计划用多长时间提升自我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个规划,并严格去执行。对自我进行正确认知,包括正确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理情况;正确的判断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强弱,例如学习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正确评估自身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判断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工作。
(二)明确职业方向 掌握就业常识
明确职业方向,就是要求大学生在足够了解各职业和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职业兴趣和潜力,找准自己的职业领域,精确定位。在此要强调大学生应权衡好专业和兴趣爱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明确职业方向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精确定位职业,才能够在求职中扬长避短,避免盲目从众。在明确职业方向的同时,仍存在着学生职业规划实施效果达不到预期的问题,因此文章建议应把职业规划的详细化和清晰化。具体的依据职业兴趣和相关职业要求制订一份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收集学长学姐的成功资料;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结交人脉,及时接收信息;制定小目标和可操作性计划,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做好详细的职业规划,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才能让职业规划达到最佳效果。
掌握就业知识,就是要求大学生个人具备必要的就业常识,从而使毕业和就业之间无缝衔接。对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将书本和实践相结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才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在大学期间,建议大学生在专业课上千万不要“放飞自我”,应付了事;应吃透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面,学习相关就业知识,有机整合各层面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科学的思维方式,为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搭建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