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

2021-03-08王开澄四川工商学院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20000

文化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志愿素养

王开澄 四川工商学院教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20000

引 言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志愿服务工作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十分明确,其自身意义非同小可。同时,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与社会进行对接,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相关服务工作中,可以明显提升服务质量,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发展作用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丰富社会经验。可以说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关活动起到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并非是单一影响,而是彼此之间密切联系、互相关联的。故而民办大学学生参与到相应活动中具备着一定的价值性、优势性,是服务社会、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性要点所在。

一、工作内涵

从志愿服务的本质意义上来说,相关工作不建立在任何的物质报酬基础上,以自愿、适宜为原则,贡献志愿者自身的时间、精力,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做出自身贡献,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的工作也是进行社会实践的关键所在[1]。其服务本质上就是在自愿原则下,不受任何外界影响,无偿为他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具备较强的公益性,将重点放在了无偿服务、精神回馈和自我提高方面,在不断服务开展过程中反思自我,进行自我提高。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十分可贵,是学生在校园与社会进行对接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于大众群体,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再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社会知识。

二、现实意义

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志愿服务方面的发展,让其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塑造温暖、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能力、自身素养等方面情况[2]。首选,在志愿服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为志愿服务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作用,为志愿服务注入新鲜血液,让相关社会活动更加具备青春和活力,由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牵头,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人,服务社会,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的特征十分明确,带来的影响较为积极,有助于让有关工作走向多样化,吸纳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引导社会走向健康发展、促进人与人的互动交流。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关工作也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集体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学问和社会经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在校园阶段就步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从而为面向社会提供支持、基础。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激发其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锻炼,取得了更加满意的教育效果,对民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带来更加明确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在大学生心中树立以自己所能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价值观念,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并乐于付出,以自身为他人的付出为自豪。而在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和知识方面,相关活动也会带来更加明确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可以让大学生现有的“社会”的概念更加深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加深,增强生活体会和生活感悟。

三、志愿服务现状

(一)内容形式问题

志愿活动的本质上是不求物质报酬的服务活动,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开展后续工作,其所覆盖面也相对较为广泛,但是对于现阶段来说,有关活动的开展走向了单调化的趋势,体现在于往往服务紧紧围绕着常见的浅层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3]。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民办大学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都与固定的社区等方面建立了联系,开展志愿服务一般都是以劳动为主,其相对较为粗浅、浅表,没有真正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和调整,甚至部分社区以及部分高校也把学生的相关服务当作免费劳动。而且服务缺乏应有的常态化,一般都会挑选像重阳节、禁毒日等各种节日来进行服务,这也就造成了其相关工作缺乏长效化,甚至容易走形式主义道路,无法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也无法较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服务能力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知识储备量比普通群体要更高,但是在社会经验方面有所缺少,这也就意味着很容易出现志愿工作能力不佳的问题,加之没有有效的引导,学生的相关服务工作很容易走向任务化,而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工作内涵精神、积极进行自主提高[4]。这一问题不容小觑,由于很多高校在关注程度和引导程度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学生在认知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问题,影响学生的工作态度。

(三)组织机制问题

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机制保障,这是高校宏观管理方面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关注程度不够、机制制度不够合理,就容易导致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出现[5]。这样的相关性问题体现在,有些民办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看得很重,组织机制没有及时更新,对学生缺乏培训和培养,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也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缺乏在精神方面的鼓舞。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内动力就相对较少,无法取得更加满意的参与效果,最终总体成效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无法顺利地提升最终活动效果,还需要对相关问题充分认识并积极创新发展。

四、创新发展策略

(一)拓展丰富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的拓展是激发大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兴趣的关键所在,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十分明确,也可以通过辅助让原本单调、单一的工作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多元起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6]。这部分内容非同小可,不能单纯地开展较为浅表的服务,还需要契合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准和自身素养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然后根据专业选择相应的服务,比如法学专业可以提供相应的义务咨询,与各种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其他专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措施,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现有的服务内容密切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其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以便于开展后续活动,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契合点,提供更优质服务,让学生志愿服务各尽所能。最后民办大学还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关联,通过这样的方法开展后续活动,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提升最终相关服务的效果,加强民办大学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动性、联系性,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要注重发挥民办大学自身的特点,通过志愿服务的开展,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动,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通过社会服务发掘更多的服务资源,树立、发展民办大学的优势。

(二)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能力的提高必须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服务种类进行引导,开展集中培训,为学生解决实际性问题,引导学生能力的提升[7]。当学生拥有工作能力,工作得更加心应手时,后续工作开展才可以更加顺利,避免出现阻碍,让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积极自主地进行自我提高,将学生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同时,相关工作还存在着自身特异性的精神内涵,其主要体现在,志愿活动可以从实际角度出发团结社会大众群体,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社会凝聚力,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一份子,肩负着相应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精神内涵更加关键和重要,是志愿者进行自我提高的原始动力,也是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内容,还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现有认知方面的引导。只有将知识能力和精神素养双向引导之后,总体的服务质量才可以得到提高,最终效果才可以得到优化、创新发展的前景。

(三)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以目前来看,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方面缺乏全面、多样的机制,这也就容易导致最终工作效果出现问题,那么现阶段为了创新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组织保障机制[8]。这部分内容具备着一定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专业指导下合理地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出现工作方面的差错或者是意外,保障整体工作效果的优化,合理开展实际工作。

五、结 语

如上所述,在现阶段民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内容形式、服务能力和组织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认识其工作价值和内涵,积极采取拓展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志愿工作能力和建立组织保障机制的方法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志愿素养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我志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