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
2021-03-08吴茂莲建宁县闽江源小学福建三明365000
吴茂莲 建宁县闽江源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00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行为方式和思想态度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涌入,学生的学习、娱乐、生活都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学生更加便利与舒适的享受,但是却也导致学生意志变的薄弱,并且过度迷恋虚拟世界,从而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这样的发展形势,不仅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时下流行的人际交往方式。因此开设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与集体意识,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与融入社会,从而为其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作为一种体能上的训练培养课程,之所以能够在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认可,是因为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与专注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塑造学生坚韧的品质与顽强的精神,还能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增强其整体学习效果。这些内容不光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
最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技能教学那么简单。为了能够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还包括了心理调节、运动急救知识以及生理健康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体育教学可以说是除了文化课程之外学生需要掌握的另一项基本常识。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小学生的运动意识有待提高
据第十五届IMC(国际近视眼大会)统计,中国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数量在国际排名中位列第一,特别是近视度数超过600的群体人数,已经达到了令人不得不采取措施的程度。这一现象不仅仅是由我国的人口基数众多造成的,同时还与学生的运动意识低下有关[2]。
在我国的家长群体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智力启蒙。但是很少会有家长主动为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如此就导致小学生大多都将体育课程当做了一节室外活动课,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运动强度提高,或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预期相反,便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可否认,新生代的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学生运动意识低下的原因之一。例如有的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还有的学生长期饮食不均等,都是造成体育课程效率低下的原因,需要教师从教育方法以及心理干预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二)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内涵,然而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却依旧相对缓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渠道来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水准。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薄弱,因此虽然教师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知识内容,但是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却成为了难点。
因此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是,广大教师群体都充分认识到了完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但是面对这项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却无处下手,只能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并尝试总结有效地教育经验。为此本文认为,想要确保体育学科的进一步改革发展,首先需要先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同时积极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如此才是保证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3]。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思考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并确保一切教学活动都能够有序开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将体育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寻找有效地教学措施,去引导学生逐一将教学目标实现。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分不同层面去思考教学目标的设立:在运动技能层面,该项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跑跳技能,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精确的掌握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难度的体育技能奠定基础;在心理目标方面,跳远的目的则是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亦或者是小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害怕大幅度的运动会把握不好身体平衡而导致摔倒。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为学生讲解运动要领,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分析一些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的有效措施。而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因此教师不妨通过组织学生玩布袋跳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学生游戏期间为学生讲解与保持身体平衡有关的运动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知识内容[4]。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思考
新时期赋予了体育教学更多的内涵,因此体育课程理当拥有更加丰富与完善的教学内容安排,如此才能够促使体育教学将自身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需要什么,其次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考虑,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同时还要照顾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此才能够提供给学生更为契合的的教学内容。
例如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强调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强调学生要形成出色的集体意识与组织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篮球学习,并且在教学篮球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性的运球、投篮技巧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战术配合,如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集体意识的理解、提高在运动场上的应变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传递一些新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原本便弱于他人的学生来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开展强度过大的学习内容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反而还会使学生感受到一定压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需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于一些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当为其准备合理的运动项目,例如花式跳绳、踢毽子、花式篮球等运动强度较小,但趣味性很强的体育活动。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树立自身的运动信心。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当辅以一定的心理教育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运动,才能够有效改变自身现状。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课堂上展开沟通的有效渠道之一,良好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对于教师思想的内化效率,同时也能够促使教师从学生身上收到更加真实的教学反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目标上来思考教学内容,进而在从内容上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理解水平,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准确的把握重要知识信息,如此才能够保证课程教学环环相扣,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5]。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的同时,其教学价值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体育教学投入更多的思考与了解,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来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并充分思考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其不同特质进行分类教学,从而将体育教学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