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2021-09-14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记者 孙 洁
□ 刘 鑫
曾国藩
近代中国风起云涌,名人贤杰不胜枚举,但是在众多的人杰之中最为人称赞的则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梁启超评价他是“在中国近世,勋名赫赫在人耳目者,莫如曾文正”。而毛主席也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为何一位是近代的革命家,一位是新中国的奠基者都对曾国藩有着如此高的评价?
曾国藩虽然成年之后建功立业,功绩颇丰。但在小的时候却是十分愚钝。据说,曾国藩小时候有一次在夜里背书,正巧赶上有小偷想要偷家里东西,小偷趴在房梁上本想等着曾国藩背完书睡觉之后,再做行动。可未曾想整整一夜,曾国藩连一篇简单的文章都未曾背下来。小偷都听着睡着了。到了黎明,小偷睡醒了,看到曾国藩竟然还没有背完,既无奈又愤怒,跳下房梁,将那篇文章对着曾国藩背了一遍,愤怒说道:“听你一夜,我也背会了。”随后扬长而去。梁启超也评价说:“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顿挫。”儿时的顿挫为什么没有影响他日后的成就?
而且他这一生大体都是上升的。成年之后三次中了进士。日后办团练,组建湘军,击败太平天国之时,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力的汉臣,那个时候,很多人劝谏他起兵抗清,至少也要划江而治。但他最后还是坚持忠君爱国。直到去世,被清朝赐下缢号“文正”,又被追封为太傅,这在有着“满汉之防”的清朝,一个汉臣有如此荣誉实属难得。
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家书中找到答案,毕竟曾国藩家书对其一生的政治、治学、治家之道有最直观的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家训,或许就是我们可以一窥曾文正公何以辉煌一生的途径。
一、自立立人 自达达人
晚清四大名臣中,除了曾国藩之外,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出自湘军。而他们都曾经是曾国藩的手下幕僚。而在他们的上升过程中,曾国藩都给予了不少帮助,哪怕有矛盾都不计较,宽宏得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李鸿章最为明显,李鸿章本是曾国藩最得意的门生,但是和曾国藩之间却有这“两叛”“三进”的过往。
时值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被其大肆破坏,原本的绿营军队毫无战斗力。清朝命各地乡绅,自办团练,以求御敌。李鸿章当时本是曾国藩的门生,但办团练之初,李鸿章自恃才高,野心也不小,便背离了曾国藩回安徽办团练去了。这是一叛。
但是几年之后,曾国藩的湘军风生水起,而李鸿章的团练却是毫无起色,也可说当时全中国的团练,只有曾国藩的团练办了起来。李鸿章便写信希求可以去为老师效力,曾国藩毫不在乎之前的叛离,大度的让他回来了。这是一进。
在之后与太平天国的斗争中,最初曾国藩的老营设在安徽祁门,那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谷,他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徽州,同时也就意味着,徽州一旦贡献,曾国藩的部队就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走。咸丰十年,曾国藩的学生李元度丢掉了徽州,曾国藩的大营成为了绝地。此时曾国藩就要挥泪斩马谡,处罚李元度。但这个时候李鸿章却突然开始为李元度说好话,叫曾国藩莫要处罚。然曾国藩当时挥泪斩马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李鸿章此时却旗帜鲜明地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反对程度出乎所有人意料。他说道:“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后来为此愤然辞职而去。李鸿章与李元度交情并不深,何以这样为他求情呢?其实当时祁门被围,所有人都人心惶惶。李鸿章也不例外,但李鸿章并不想落下一个贪生怕死的恶名。所以便以救同事不得而愤然离职的方式,脱身而去。当然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曾国藩心如明镜,在日后谈起此事便评价李鸿章“此君难与共患难耳”。此为二叛。
但在此之后,曾国藩奇迹般地走出困境,李鸿章看到便又书信一封乞求曾国藩让他回来,曾国藩也没有说什么。便又让他回来了。此为二进。
曾国藩画像
1861年,李秀成率领大军横扫江浙,兵锋直指上海,上海为当时全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但是守卫上海的却是一些毫无战斗力的绿营兵。上海的商人们便筹集十八万两白银派人去曾国藩那里,希望可以得到湘军的支援。曾国藩也认为上海得救,但派谁去救,这可是一个大肥差。曾国藩首先想到其弟曾国荃,但是曾国荃却不愿意。之后谁都想不到,曾国藩最后决定派李鸿章去。曾国藩不仅给钱,甚至给与湘军精锐帮助其组建淮军的框架。谁也想不到,曾国藩会如此卖力地帮助曾经背叛过自己的李鸿章。甚至到了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的地步。这就牵扯到了曾国藩家书中提到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人才观念。而这个观点其实是基于家书中的另一个观点“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大意就是要成事就要培养人才,要别人帮忙成事。但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天赋异禀,大多数人都要培养。所以才有“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要立自己的同时,就要立别人。要发达自己也要发达别人。
二、养得心中一种恬静
曾国藩会试中第之后,就成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算是初入官场有了一个不大的官职。但好歹算是个京官。他便邀请父亲来京城居住一段时间。但是住了几个月之后,父亲便不管不顾地一定要走。走了之后父亲从老家寄回一封信,信上的内容让曾国藩羞愧万分。他在信中针对曾国藩的缺点提出了三节“节欲,节劳,节饮食”。这让曾国藩深感其轻浮躁动的毛病。这时曾国藩就去求助当时的理学大师倭仁。倭仁便给了曾国藩两个方法,一个是记日记,一个则是要慎独,要敬畏。曾国藩也确实做到了。
曾国藩一辈子笔耕不辍地记日记,就连死的前一天都在记。慎独就是要人前人后皆为君子。而敬畏则在讲士人知识分子不能有了知识就不敬畏天地,如若不然,轻浮躁动的毛病便改不了。曾国藩也都照做了。可是这些终究不是具体的做法,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模糊。所以曾国藩又去求教倭仁的老师唐鉴。唐鉴只给他送了一个字“静”。唐鉴说:“你只有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不静一切都是浮云。”曾国藩听完恍然大悟,因此他在日记里写道“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齐,继继续续。”自此曾国藩开始求静。他养成了每日静坐的习惯。他还总结出了“临事淡泊守志,淡定守静”。就是说无事的时候自然要静,但是遇事时更要处变不惊,也要守静,是谓“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三、无一日不读书
在《曾国藩家书》中提到读书,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事。”即一是修德,提升自己建功立业之事。这与普通士人为了科举而读书是很不一样的。这与曾国藩的成长有关。
曾国藩在过了乡试之后,就准备进京参加会试,但是缩衣节食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最后没办法只能回家,回家的路上他专门绕到山东等地游山玩水。最后没钱了,就去当时其父的好友正在做知县的易作梅处借钱。易作梅看他气度不凡、谈妥不俗,便借了他一百两,一百两可是他将近两年的薪水。曾国藩有了这些钱,便去南京,可转眼间看到了一套精刻本的《二十三史》,便将这一百两立刻花完了。
等回到家,其父曾麟书,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说愿意为他偿还巨额债务,但是希望曾国藩可以“持之以恒,细心研读”。这极大出乎曾国藩的预料,也极大震撼了曾国藩的心灵。曾国藩养成了日日坚持读书的习惯,哪怕再忙也要读几页。
而在家书中曾国藩对后代的期许也是“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而且他在教育他的儿子曾纪泽的时候,也是如此,儿子不爱读科举考试的书,那他就和儿子一起读书,帮助儿子养成读书的习惯。
《曾国藩家书》被后世认为是近代家庭教育的精华之作。梁启超说他是:“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闻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这样的评价可谓前无古人。
当然曾国藩家书的价值并不只存在于别人的评价中,如今作为书籍的销量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家书家训,其价值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中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