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1-03-08许庆林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100

文化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立德高质量现代化

许庆林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关于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崭新概念,是在国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第二个百年飞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本源要求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缘由,以及实现该目标的有效路径,变得十分必要。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在教育领域的内在诉求,也是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做出的必要行动。“十四五”规划,是向和谐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进的第一个五年。面对百年未有之的大变局复杂局势,在被称为“国之重器,国之本源”的教育方面做出调整变得势在必行。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在21世纪的核心话题;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外在表现

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建议》,是新发展观念在新时代的独特意蕴。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彻教育体系发展过程的始终。教育体系的转变还需改变常规思维,另辟蹊径,贯彻十九大由高速向高质转变的方针,不断为教育体系补充新的内容,促成教育体系向高质的转变。

(三)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发展格局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十九届五中全会,党提出我国要建立“国内循环为主,国外循环为辅,国内国外双循环同时作用”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国内需求为主拉动经济。在新型发展格局下,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应补充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创新和改善,建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生成逻辑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国之根本,国之大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始终将教育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位置。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革新与发展的主题。2020年中国圆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目标,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社会各个部分都应按国家政策,齐头并进,相互扶持,相互合作。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必须发挥其关键作用,打好实现伟大复兴的地基。

(二)全体人民的殷切期望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来,党中央重视人民的切实需求,政策方针都以满足人民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人民开始向往高质量的生活。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民开始表现出对于教育质量提高的殷切期望;人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为祖国未来添砖加瓦。中国人民对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殷切期望,也是人民对于祖国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地位不断提高的积极追求。

(三)教育现代化的持续推进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始终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教育要能够培养优秀人才、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者,有幸能见证祖国不断强盛、崛起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经济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可行之法

(一)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基本出发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并多次在会议上做出了“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的指示。这直接确立了立德树人此项根本任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培养”的问题[2]。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就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这项基本点,将其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推动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立德树人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有计划的进行活动。其次,优化教学体制,培养全面的人才。教育应该改变之前过渡追求分数的刻板模式,应更加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以免出现教育的畸形发展。最后,要坚持落实党中央的所作出的政策安排。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团体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而教师团体的素质也决定了教育体系的质量[3]。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知识传播者、思想传播者、道德传播者的角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应该重视高素质教师团体的建设。

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可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点,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考核标准也应改变以前“以分数论英雄”的老旧模式。老师要通过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发挥模范作用。第二点,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素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点。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多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多参与学术论坛;多旁听专家老师讲课;多余其他老师交流分享经验;多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听取建议。第三点,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情感体验,由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成就感等共同构成,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教育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当中发挥着信号灯的作用。它的内涵和实施要求,决定着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取得的成就[1]。因此要遵循十八大以来,国家针对教育所作出的政策部署,颁布的法律条款。在国家体系允许范围内,进行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2020年,党中央对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做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评价体系指挥棒的作用,科学引导形成正确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政策的改革变动都以人民群众、党的要求为指导方向,满足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要求。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创新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专业性、客观性[1]。坚持统筹兼顾,教育评价体系内存在不同评价对象,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特征,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立德高质量现代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